物品都是用_滕侔谇同学政治作业《物品都是用》复习冲刺_政治_滕侔谇

编辑: admin           2017-27-06         

    物品都是用导读:

    这是一道政治基础题,以问答的方式进行复习冲刺,是滕侔谇同学精心整理分享给大家的政治作业题目。这道政治题涉及到的政治知识点是物品都是用,这是滕侔谇精心归类总结的政治考点——《物品都是用: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指导老师是伍老师,涉及到的政治教科书课本知识为: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主要考察物品都是用: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的相关政治知识考点,用所学的相关政治知识来进行解答,下面是滕侔谇的政治作业的问答方式进行的分享(本道题以问答模式展开)。

    题目: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

    不是.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劳动产品成为商品的二个条件,第一是必须有使用价值,第二是必须用于交换,

    物品都是用:逆火学习站的滕侔谇同学的作业题:《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解题思路

    例如 太阳具有使用价值但是不能用于交换,所以不是商品

    其他同学给出的参考思路:

    不是的

    互助这道作业题的同学还参与了下面的作业题

    题1: 如何理解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未必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政治科目]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也就是说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但是我们的劳动产品不用于出售时它就仅有使用价值,只要当它用于交换时即卖了出去才实现了价值,所以呢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未必有价值,因为必须用于交换才行,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如果没有使用价值的话就不是商品,你的东西就没有用处谁买啊

    题2: 任何商品离开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就转化为劳动产品,[政治科目]

    进入消费领域后,不再用于交换,所以转化为劳动产品

    题3: 【高一政治要背的东西】[政治科目]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一、考点整合: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产生、含义、属性)

    物品都是用:逆火学习站的滕侔谇同学的作业题:《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解题思路

    (1)商品的产生和含义:P2商品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2)物品、劳动产品、商品的区别. (3)商品的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①使用价值概念:P17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理解要注意: A.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决定了商品需要进行交换(为什么要交换) 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反映了人与物的关系 C.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特有的属性,其他物品也有使用价值 ②商品的价值P3: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理解要注意: A.商品的价值决定了商品能够进行交换(为什么能交换) B.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商品以外的其他物品没有价值 C.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体现劳动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即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物品都是用:逆火学习站的滕侔谇同学的作业题:《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解题思路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商品生产者或销售者与消费者对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同时兼得.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例1:(2005年黄冈模拟题)下列对劣质奶粉说法正确的是() A.是商品,因为它有价值 B.是商品,因为它有使用价值 C.不应成为商品,因为它不具有应有的使用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劳动产品 例2:(05年广东,9)不同商品之所以可以按一定的量的比例进行交换,是因为所有商品( ) A都是具体劳动的结果 B.都具有相等的使用价值 C、都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 D.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果 2、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P2: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P3: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职能 ①货币产生时就具有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A.价值尺度P6:含义、原因、特点

    物品都是用:逆火学习站的滕侔谇同学的作业题:《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解题思路

    价值尺度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 B.流通手段P4-5:含义、原因、特点

    物品都是用:逆火学习站的滕侔谇同学的作业题:《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解题思路

    货币出现以后,货币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应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手段的区别.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②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P5. 例3、关于商品和货币两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先有商品,后才有货币 ③商品和货币都是一个历史范畴 ④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例4、 货币与一般等价物质区别是( ) A.货币可以表现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一般等价物不可以 B.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一般等价物则不是 C.货币是固定的,一般等价物是不固定的 D.货币可以直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一般等价物则不可以

    物品都是用:逆火学习站的滕侔谇同学的作业题:《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解题思路

    例5:(2005年北京,26)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E- business)、电子银行(E- banking)、电子政务(E- government)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许多北京人购物和旅行时经常使用信用卡.信用卡作为电子货币的一种,在使用过程中执行的货币职能有( )

    ①一般等价物 ②流通手段 ③贮藏手段 ④支付手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P5.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的价格总额 / 货币流通速度 (商品的价格总额 = 待售商品量 x 价格水平)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4.纸币的产生和发展P6: (1)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的.

    物品都是用:逆火学习站的滕侔谇同学的作业题:《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解题思路

    (2)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一是由国家发行的.如果不是本国国家发行的,就不是法定货币,而是伪币假币,在市场上不能流通.制造假币的行为在各个国家都是犯罪行为.二是国家现在正在强制使用的.国家以前强制使用的而现在不再强制使用的,则不能在市场上流通.这两方面是缺一不可的.

    例6:“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对“使用”应这样理解( ) A.纸币可以作为世界货币在国际上流通 B.纸币可以作为价值尺度 C.纸币可以作为流通手段 D.纸币可以作为贮藏手段

    物品都是用:逆火学习站的滕侔谇同学的作业题:《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解题思路

    5.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P6.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任何数量的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如果不相符,则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经济现象,势必会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物品都是用:逆火学习站的滕侔谇同学的作业题:《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解题思路

    ①通货膨胀指的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定要注意: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很多,不仅仅与纸币的发行量太多有关,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成本上升、总需求太大).

    物品都是用:逆火学习站的滕侔谇同学的作业题:《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解题思路

    ②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流通中货币相对不足会引发通货紧缩现象,导致商品零售价格出现持续负增长,从而导致企业生产能力过剩,生产经营者不敢投资,消费者不敢花钱,银行金融机构不敢贷款等现象,整个经济处于长期萧条的状况.

    例7:(2004年江苏16)判断社会经济生活中是否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是看•() ①货币发行量是否过多 ②物价是否持续攀升 ③社会上是否出现抢购风 ④商品的价值量是否变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 信用工具P7: (1)结算的方式: 结算方式:①现金结算; ②转帐结算. (2)常用信用工具: ①信用卡: A.含义P7: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B.优点P8:信用卡可以集 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C.注意银行信用卡的使用特点P8 例1.信用卡作为新一代的理财工具,具有以下优点( ) A.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方便安全 B.可以任意透支 C.不需要任何条件可以随意申领 D.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消费使用

    物品都是用:逆火学习站的滕侔谇同学的作业题:《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解题思路

    ②支票P9: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例2.下列关于我国支票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支票作为一种信用货币可以在市场上流通转让 B.支票作为一种支付凭证可以随意签发,不受存户存款数量的限制 C.支票是用于办理转帐结算业务的一种信用工具 D.支票是向收款单位或个人签发的票据,可以不用记名 例3.人们越来越多地在经济生活中使用各种各样的信用卡.信用卡与转帐支票的共同点是 A.购买商品或取得服务可直接使用的信用凭证 B.都属于电子货币 C.在转帐结算中使用的信用工具 D.都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受理 例4.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信用卡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信用卡的迅速发展表明( ) A.信用卡是银行发给有稳定收入的个人以便利其购物的信用凭证 B.使用信用卡已日渐成为现代社会流行的一种支付手段 C.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为一体 D.持卡人可以到那些和银行签有合约的商店、饭店等消费场所购物、就餐等. ③汇票P9: 2、 外汇和汇率P10: (1)外汇P10: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注意:外币不一定都是外汇.当前,在国际市场上用于国际结算的主要是美元、英镑、欧元、日元等一些发达国家的货币.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3)如何判断汇率升高和跌落? 判断标准:如果用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跌落.

    物品都是用:逆火学习站的滕侔谇同学的作业题:《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解题思路

    (4)汇率变化与本币币值、外币币值的联系.一般来说,一国汇率(如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降低,表明同量外币所能兑换的本币减少,则通常意味着本币升值或外币贬值;反之同理

    (5)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物品都是用:逆火学习站的滕侔谇同学的作业题:《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解题思路

    A.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①出口减少,进口增加;②外资投资成本增加;③由①②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④本国外汇储备贬值.

    物品都是用:逆火学习站的滕侔谇同学的作业题:《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解题思路

    B.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①出口增加,进口减少;②外资投资成本降低;③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④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6)P10: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P10.即对内保持 稳定,对外保持 稳定,对 ,对 、 ,促进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例5.1997年年末,我国人民币汇率为827.96元人民币兑换100美元,这与同年初的829.84元人民币兑换100美元相比属于 A.人民币汇率降低 B.美元汇率升高 C.人民币汇率升高 D.外汇汇价降低 例6.所谓人民币升值问题,是指一些国家认为人民币的价值被 ,人民币汇率 ,中国应该使人民币升值. A.高估 过高 B.高估 过低 C. 低估 过高 D.低估 过低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 )1、下列是对互联网上下载的信息认识正确的是() A.是商品,因为它有使用价值 B.是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 C.不是商品,因为它是无形的服务 D.不是商品,虽然有价格但不是劳动产品 ( )2、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货币必须是 A.价值不变的特殊商品 B.想像的货币 C.现实的货币 D.一种价值符号 ( )3.马思克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说明 ①金银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②金银不是唯一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③作为一般等价物,金银和贝壳的本质是相同的 ④金银是商品交换历史过程的产物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 )4.(全国卷)金银充当货币后,可以与一切商品交换.这表明 A.金银作为货币,就不再是商品了 B.金银作为货币,代表着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C.金银天然具有作为货币的社会属性 D.金银作为货币,其购买力大小是不变的 ( )5.(2001年春季全国,22,)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①待售商品的数量 ②商品的价格水平 ③货币的流通速度 ④居民货币持有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6.马克思说:“纸币的发行只限于它所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流通数量.”这说明 ①金属货币要由纸币来表现,它本身无实际意义 ②纸币的发行量如果不等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可能发生通货膨胀 ③只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发生变化,纸币的购买力也必然发生变化 ④纸币流通条件下,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仍然是金或银 A. 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 )7.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这就是说

    物品都是用:逆火学习站的滕侔谇同学的作业题:《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解题思路

    ①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 ②纸币的面值(如1元、10元、100元)是由国家决定的 ③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 ④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大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 )8.(2004年江苏,9)在商店里一支钢笔标价为6元,这里,货币执行的是 的职能.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 )9. (05辽宁卷)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时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一般来说,在通货紧缩期间 A.收入上升 B.市场扩张 C.失业增加 D.生产投资增加 ( )10.(2005全国卷)小张在商店里购买了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50元,实际支付40元.在这次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 D.贮藏手段 ( )11.(2005年广东)自从货币产生之后,货币的形式不断发展变化.在货币的各种形式中,更容易发生通货膨胀的是 A.铸币 B.商品货币 C.纸币 D. 黄金 ( )12.货币之所以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 (1)货币具有使用价值 (2)货币具有货币单位 (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4)货币是商品,本身具有价值 A.(1)(2) B.(3)(4) C.(2)(3) D(1)(4)

    物品都是用:逆火学习站的滕侔谇同学的作业题:《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解题思路

    ( )13.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10000亿元,且待售商品的价值都得到实现,若发行纸币5000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流通两次.此时,1元纸币相当于

    A.0.5元货币的购买力 B.1元货币的购买力 C.2元货币的购买力 D.4元货币购买力 ( )14.在下列选项中,对于增加纸币发行量、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三者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A、只要增加纸币量,必然引起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 B、物价上涨总是因为增加纸币发行量引起的,其本质是通货膨胀 C、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可能会引起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 D、物价上涨必然导致增加纸币发行量和通货膨胀 ( )15.信用卡和货币 A.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 B.都能由在任何一个交易场所使用 C.都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D.都能用于国际贸易

    物品都是用:逆火学习站的滕侔谇同学的作业题:《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解题思路

    ( )16.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高新电子技术应用到商品生产和交换领域,在因特网上购物开始走向家庭.网上购物的出现,使货币发展迎来了电子货币时代.对电子货币的作用应该这样认识( )

    A可以节约流通中所需要的纸币量和货币量 B.方便消费者购物,但不利于银行业务的协作 C.电子货币充当货币流通手段的职能 D.改革银行的作用和业务 ( )17.2004年11月5日,100英镑兑换1491.7800元人民币;到2005年1月4日,100英镑兑换1537.54元人民币.材料中描述的变化过程表明: A.外汇汇率下降,人民币升值 B. 外汇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 C. 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 D. 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 ( )18、货币出现以后,人们把货币看得很神秘,使货币成为财富的一般代表,这是因为 A货币是商品发展的产物 B货币是商品,有价值 C货币是由贵金属来制造的 D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 )19、.三星公司特别重视特殊顾客的需要,其根本原因是( ) A.为了生产更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 B.为了更好的实现商品的价值 C.顾客是上帝 D.市场竞争的激烈性 ( )20. 对“假冒”、“伪劣”商品说法正确的是 A.是劳动产品,因为它是人类劳动创造的 B.是商品,因为它用于交换 C.不是商品,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人们不会买它 ( )21.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是 A.1支钢笔标价5元钱 B.用10元钱购买了3千克花生 C.赊买2千克芒果,一周后付款10元钱 D.张先生花3200元预订了一周后飞美国的机票 ( )22. 2006年4月2日,张女士花了230元人民币买了 一件上衣,这230元人民币在本质上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一般等价物 D.价值符号

    物品都是用:逆火学习站的滕侔谇同学的作业题:《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解题思路

    ( )23. 某居民需要买住房却无足够的钱购买,自己在支付给房产商一部分钱的同时,又向银行贷了一部分款,并分期付.该居民支付给房产商的款和还给银行的贷款其职能分别是()

    A.前者是流通手段,后者是支付手段 B.前者是支付手段,后者是流通手段 C.前者是价值尺度,后者是贮藏手段 D.前者是价值尺度,后者是流通手段 ( )24. 8在我国,人民币之所以能够购买各种商品,是因为() A.人民币是一般等价物 B.人民币是一种货币 C.人民币能够衡量出商品价值的大小 D.人民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代替金属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 )25. 在我国,下列关于支票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支票作为一种信用货币可以在市场上流通转让 B.支票作为一种支付凭证可以随意签发,不受存户存款数量的限制 C.支票一般用于办理同城结算业务 D.支票是向收款单位或个人签发的票据,可以不用记名 二.不定项选择题 ( )26.一位顾客在商场花3200元购买了一台电视机,在这里3200元起了 A.价值尺度的职能 B.流通手段的职能 C.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D.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 )27.2005年7月,我国将人民币币值做了调整,人民币适当小幅升值,这意味着 A.每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 B.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下降 C. 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上升 D.同样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币 ( )28.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汇率基本( ) (1)有利于增强国际清偿能力 (2)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3)有利于提高海内外对中国经济和货币的信心 (4)有利于中国经济和金融持续稳定发展 A.(1)(2)(3) B(1)(2)(4) C(2)(3)(4) D(1)(2)(3)(4) ( )29.从“商品—商品”发展到“商品—货币—商品”,后一个公式说明 A .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B.买和卖时间和空间上同时进行 C.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职能 D.货币执行了价值尺度职能 ( )30、“货币没有臭味,无论从哪里来,一方面它代表已经卖掉的商品,另一方面代表可以买到的商品”,上述材料说明 A.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B.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C.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 D.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代表 ( )31、在超市的货架上,一双皮鞋标价250元.这250元是() A.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B.现实的货币 C.商品的价值 D.商品的价格 ( )32. “货币没有臭味,无论从哪里来,一方面它代表已经卖掉的商品,另一方面它代表可以买到的商品.”这说明( ) A.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B.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C.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 D.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代表 ( )33.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两种不同的经济现象,它们的共同点在于( ) A.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 B.都是商品价格持续下跌造成的,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进行 C.都是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D.都对经济发展起刺激作用,导致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 )34. 以下对货币理解正确的是 A.货币也是商品 B.承担了商品交换的媒介 C.人们一旦提到货币,指的就是金银 D.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物品都是用:逆火学习站的滕侔谇同学的作业题:《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解题思路

    ( )35.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5欧元的一件小饰品,那时的汇率为1欧元一10元人民币.一个月后,欧元升值了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小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

    A.多支付人民币0.5元 B.人民币对外汇贬值了 C.少支付人民币2.5元 D.多支付人民币2. 5元 三、非选择题

    物品都是用:逆火学习站的滕侔谇同学的作业题:《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解题思路

    36.甲同学认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资金不足,人民币是我国政府发行,所以只要通过多发行人民币就行了.

    乙同学认为,人民币发行多了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人民币发行越少越好. 请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 37.在看待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三个经济学家作了如下辩论: 第一个经济学家笑说::如果现在人民币升值,咱口袋里的人民币就值钱了,出国也神气多了.” 第二个经济学家反对:“如果现在升值,恐怕你还没出国,就失业了.” 第三个经济学家总结:“如果人民币汇率稳定,随着经济发展,咱口袋里的人民币还会多起来,出国时还能神气起来”. 有学过的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三、非选择题答案:

    物品都是用:逆火学习站的滕侔谇同学的作业题:《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解题思路

    36.人民币属于纸币.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国家发行纸币以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限度.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的生活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因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资金不足问题,不能通过发行纸币来解决.

    物品都是用:逆火学习站的滕侔谇同学的作业题:《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解题思路

    纸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如果纸币发行太少,就会使一部分商品不能售出,同样会影响人民的生活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因此,纸币的发行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甲、乙同学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物品都是用:逆火学习站的滕侔谇同学的作业题:《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解题思路

    37答案:答:(1)汇率是一个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杆杠.一个国家的汇率制度和政策,应当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状况和国际收支状况通盘考虑,慎重决策.

    物品都是用:逆火学习站的滕侔谇同学的作业题:《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解题思路

    (2)汇率变化好比一柄“双刃俭”,对经济、金融的影响也有利有弊.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人民币地位的提高,中国老百姓手中的人民币更加值钱.但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序上会抑制出口增长.同时,也会造成出口企业的生产萎缩,加大就业压力.

    物品都是用:逆火学习站的滕侔谇同学的作业题:《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解题思路

    ( 3)①有利于中国经济和金融持续稳定发展.②有利于实现扩大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③有利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金融稳定发展,从根本上说,有利于世界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发展.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一、课标要求 1.识记 ★ (1)影响价格的因素. (2)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含义.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4)劳动生产率的含义. (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6)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 2.理解 ★★ (1)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 (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3)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4)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3.运用 ★★★ (1)联系生活中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分析导致价格变动的原因,并说明价格变动对企业的供给量和消 费者的需求量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2)联系生活实际,分析价值规律在生活中的运用. 二、考点整合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P11-12: (1)供求关系与价格是相互制约 巧记方法:供求影响价格——供大价低,供小价高(相反); 价格影响供求——价高供大,价低供小(一致). (2)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含义P12.★(对谁有利就是谁的市场)

    物品都是用:逆火学习站的滕侔谇同学的作业题:《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解题思路

    卖方市场:是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握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物以稀为贵)

    买方市场:是由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货多不值钱) 2、价值决定价格 P13 从根本上讲,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一般情况下,二者成正比. 巧记方法: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物品都是用:逆火学习站的滕侔谇同学的作业题:《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解题思路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这样形成的价格,既反映商品价值,又反映商品的供求状况,对消费者生活和企业的生产都具有灵敏的引导作用,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例1】(05年冀、豫等,4)最近三四年间,世界市场石油价格暴涨,主要原因在于( ) ①运输成本增加 ②垄断的加强 ③供需关系的改变 ④炼油工业的大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例2】(04全国春季,28)商品价格决定于()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B.供求关系,但受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影响 C.个别劳动时间,但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D.供求关系,但受到使用价值的影响

    物品都是用:逆火学习站的滕侔谇同学的作业题:《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解题思路

    【例3】(2004年广东、广西,35)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部分生产资料(如钢铁等)的价格上涨,但是,今年国内空调生产企业仍然出现了新一轮的降价大战,市场竞争日趋激

    题4: 高一政治什么是商品[政治科目]

    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题5: 劳动产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政治科目]

    1.劳动产品:指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社会产品,包括用于生产消耗和生活消费 的全部物质资料

    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二者区别:商品:1、用于交换;2、有价值;3、属于历史范畴劳动产品:1、不用于交换;2、无价值;3、永恒范畴.3.二者联系:

    物品都是用:逆火学习站(img1.72589.com)的滕侔谇同学的作业题:《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解题思路

    物品都是用小结:

    通过以上关于滕侔谇同学对物品都是用: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的解题复习冲刺分享,相信同学们已经对物品都是用的相关政治作业考点会有所突破。学习政治就是要学会去理解,并仔细思考滕侔谇同学分享的解答《高一政治 是不是所有物品都是商品》这道作业题的解题思路,把政治考试中可能涵盖的考点都在平时得到加强训练,才能让自己的政治科目得到提升。

  •   4
  • 相关文章

    权利的意思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人生观的核心
    把缺点变为优点的事例_劳誓统同学政治作业《把缺点变为优点的事例》复习冲刺_政治_劳誓统
    历史和政治哪个好学_柳籽巡同学政治作业《历史和政治哪个好学》复习冲刺_政治_柳籽巡
    用英语口语介绍产品_巫纲晨同学政治作业《用英语口语介绍产品》复习冲刺_政治_巫纲晨
    思想道德素质的内涵_余琶某同学政治作业《思想道德素质的内涵》复习冲刺_政治_余琶某
    初一孩子应该怎么教育_怀破臣同学政治作业《初一孩子应该怎么教育》复习冲刺_政治_怀破臣
    生存现状指的是什么_麻吩巢同学政治作业《生存现状指的是什么》复习冲刺_政治_麻吩巢
    关于开学第一天的作文_郭捉拔同学政治作业《关于开学第一天的作文》复习冲刺_政治_郭捉拔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