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数量特点_郁凶坛同学的作业《中国人口数量特点》各个击破_其他_郁凶坛

编辑: admin           2017-25-06         

    中国人口数量特点导读:

    本道作业题是郁凶坛同学分享给同学们的课后拓展作业题目。主要是围绕中国人口数量特点知识进行展开问答,目的是各个击破,考核的主要知识点是——《中国人口数量特点: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指导老师是钱老师,可能与教科书相关的知识点为: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主要考察中国人口数量特点: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的相关知识考点,下面是郁凶坛的对这道作业的问答方式进行的分享(本道题以问答模式展开)。

    题目: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中国人口数量特点:逆火学习站的郁凶坛同学的作业题:《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解题思路

    我国人口地区分布的总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温湿地区多,干寒地区少; 开发早的地区多,开发迟的地区少;沿江、海、交通线的地区多,交通不便的地区少.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按各省(区)人口平均密度可分成4类地区:①非常稠密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在400人以上,包括沪、京、津、苏、鲁、豫、粤、浙、皖等6省3市.本区土地面积较少,为89.1万平方公里,仅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9.4%.而人口却达到4.9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8.8%,平均每平方公里高达552人.本区地势平坦,水热资源较丰富,开发历史悠久,工农业较发达,交通方便,城市数量多,故人口最为稠密; ②稠密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在200-400人之间,包括渝、冀、鄂、湘、辽、闽、赣、琼、晋、黔等10省市.本区土地面积为147.5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5%,人口4.1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3%,平均每平方公里283人,高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1.13倍.本区除辽、晋外,大部分处于亚热带、热带丘陵山区,水热资源充沛,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工业有一定基础.故人口密度较大;③较稠密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在100-200人之间,包括桂、陕、川、吉、云、宁等6省(区).本区土地面积为155.3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6.3%,人口2.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94%,平均每平方公里155人,高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本区除吉林外,基本上位于第二阶梯,以山地、高原为主,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经济限制,因而人口较少.但本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四川盆地、汉中盆地、径渭平原农业发达,因而人口密度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稀少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在100人以下,包括黑、甘、蒙、新、青、藏等6个省(区).本区地域辽阔,土地面积为5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9%,人口1.13亿人,只占全国总人口的9%,平均每平方公里20人,远远低于全国平均的人口密度.本区地处边疆和内陆,多高山、高原和荒漠,自然条件差,开发历史较迟,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等,因而人口 很少.此外,在全国各省(区)、各地区内,由于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人口密度仍有较大的差别.例如,四川成都平原,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在800人以上,而川西山区每平方公里却在100人以下.

    互助这道作业题的同学还参与了下面的作业题

    题1: 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原因有哪些?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造成这种分布原因有哪些?

    我国人口分布一般东部沿海地区多,西部内陆地区少,地理上主要以黑龙江漠河与云南腾冲连线为分界线,东南多,西北少,东南国土面积占全国的43%,而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4%左右,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面积的57%,人口却只占全国人口的6%左右,即有由东南到西北方向随海高度的增加人口密度呈阶梯递减的趋势,而这种趋势还正在加强.

    中国人口数量特点:逆火学习站的郁凶坛同学的作业题:《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解题思路

    自然原因: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上东部以平原为主,有漫长的海岸线,西部以山地为主,西部地区大多为高原、荒漠,土地可垦殖率低,而且远离沿海,在经济的全球组织中处于边缘腹地的地位,所以西部地区人口承载力比中东部地区低得多.

    中国人口数量特点:逆火学习站(img1.72589.com)的郁凶坛同学的作业题:《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解题思路

    中国人口数量特点小结:

    通过以上关于郁凶坛同学对中国人口数量特点: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的解题笔记分享,相信同学们已经对中国人口数量特点的相关作业考点会有所突破。只有平时多努力,才会有好的成绩,相信通过郁凶坛同学分享的解答《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的这道作业题不断的各个击破才会突破自我。

  •   4
  • 相关文章

    主要技术指标
    殊途同归是什么意思
    故园无此声
    郊区城市化
    春夏秋冬怎么分
    及物动词是什么
    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因地制宜是什么意思
    我欲乘风归去
    问候语有哪些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