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个人理想政治】【一道政治题.青少年应该怎样确立个人理想】_政治_刘忻最棒hL4

编辑: admin           2017-16-06         

    回答:人生理想,就是人生道路上的奋斗目标.科学、崇高的人生理想,揭示出人生奋斗的正确目标和方向,是人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是人生前进的旗帜和力量的源泉.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时候建立了理想,什么时候就开始了真正的人生.迈人中学时代的孩子,开始展开理想的翅膀,对美好的未来憧憬向往;人生价值,通俗地说,就是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这个问题与前面讲到的人生目的、人生理想问题是密切联系着的.享乐主义者认为,人生价值在于获得物质生活的享受和满足;名利主义者认为,出人头第,扬名掌权是活得有意义;实用主义者则认为,个人私欲和利益的获得和满足才是活得有价值.而我们认为,只有具有科学人生目的,追求崇高理想的人,才真正把握了人生价值的真谛.但不少中学生往往对理想、人生价值的认识是肤浅的、模糊的,在中学阶段,对孩子进行人生理想教育,既十分必要,又是最佳时期.

    一、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人生理想教育?

    1.立足现实,引导孩子树立起人生的一个个奋斗目标

    首先,家长要掌握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理想的特点,从这一实际出发来对孩子进行博物教育.初中生理想的特点是:

    (1)形象具体.他们往往以某个英雄、模范人物或生活中接触到的他所崇敬的人,或文艺作品中的某一人物作为自己追求的理想.

    (2)大多与未来的学业、职业相联系.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把将来能考入某所名牌高中,考上大学,成为大学生、研究生作为自己的理想.据有人对某地区七所学校的调查表明,初中生约有66.4%的人,他们的理想属于职业理想,其中女学生占的比例更大.

    (3)大多与兴趣、爱好、特长相联系.如:爱好数理化的学生,往往把将来当一名工程师、科学家作为自已的理想;爱好唱歌跳舞的学生,不少就希望自已将来能成为歌星:歌唱家、舞蹈家;喜欢画画的希望自己成为画家;爱好踢足球的,希望自2将来能成为马拉多纳或者罗纳而多.

    (4)不稳定性.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兴趣爱好广泛Ⅱ多变.今天喜欢画画,明天爱好集邮;今天喜欢唱歌,明天爱好踢球,加上年少思想不够成熟,所以追求的目标往往不够稳定.所谓“少年多志,理想多变’’反映的就是这个特点.

    其次,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从自己孩子的实际出发来引导帮助他们确立起学生时代酌奋斗目标.如:引导孩子争当一名三好学生,争取加入共青团组织.如: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只要是正当的,家长都要给予肯定和支持,并要善于因势利导,利用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理想的火花.当兴趣、爱好、特长与志向趋于一致时,就会形成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理想.世界闻名酌大发明家爱迪生,在他十二‘岁时,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后又对物理学发生了兴趣,并逐渐形成为之奋斗终身的理想.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先后发明了电灯、电话、留声机、发电机---等一千三百多项发明,平均十五天就有一项发明,成为闻名世界的大发明家.2.鼓励孩子脚踏实地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中学生对理想充满美好的憧憬,但对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会出现的困难和曲折,对实现理想需要作出的努力,付出的代价,认识是不足的,思想准备是不充分的.因此家长在这方面应给予引导.

    首先,家长应告诉孩子,理想是高于现实的东西,美好的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经过努力,经过奋斗.奋斗是达到理想天国的阶梯和桥梁.不想努力,不愿奋斗,理想永远只是空想,毫无意义.

    其次,家长要告诉孩子,为实现理想的努力应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肯做小事的人,难以成就大事业.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就是这个道理.教育孩子实现明天的理想要与今天的学习、锻炼结合起来.

    再次,要告诉孩子,理想的实现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有时甚至会牺牲生命,只有以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以顽强的毅力去冲破艰难和险阻,才会达到理想的彼岸.成功,往往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事实上,古今中外的成功者,一是靠胸中远大理想的指引,二是靠顽强、锲而不舍的精神.

    3.教育孩子,胸怀大志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

    理想,按人们奋斗目标所涉及的领域,可以分为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学业理想、职业理想、成才理想和社会理想等等.这些理想按照它们对社会和个人所起的作用来划分,可以分为低层次理想和高层次理想.一般说来,生活理想、学业理想、职业理想、成才理想都属个人理想,属低层次理想.共产主义理想和“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属于社会理想,属高层次理想.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对人生价值意义不尽相同,但密切联系.一般说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是统一的,但有时也会有矛盾.如:个人希望做一名医生,结果去学了理发;自己希望成为一名学者、教授,结果去当兵.……这时,我们·应调整个人理想,使之与社会理想趋于统一.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的经历和做法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李素丽曾想成为一名大学生,她为此而勤奋、努力过,但高考揭晓,她以几分之差,名落孙山.大学的门坎没能跨进,却当上了一名公交车售票员.她没有沉沦,没有消极,及时调整了个人理想,以当一名“为人民服务,受人民欢迎的售票员”作为自己事业的目标.她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售票工作上,在实际工作中注意总结经验;她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娴熟;她微笑服务,礼貌待客;她视乘客为上帝,一心一意为乘客着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二、人生价值教育

    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有一名言:“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雷锋说:“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美好”.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一句话,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创造,而不是获得、索取;一个人生命价值的大小不在于他活多少年,而在于他在生命的历程中为人民为社会作出了多少贡献.

    1、培养孩子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高尚品质

    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品质是形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思想基础.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从小具有这种品质.如:当孩子在学校、班级是一名学生干部,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工作,为大家服务时,家长决不能认为是吃了亏,不合算,而应积极支持孩子,并教育他为集体服务应始终如一,勤勤恳恳,当孩子利用业余时间为学习掉队或生病脱课的同学补习功课时,家长决不能责怪孩子是多管闲事,而应赞许肯定孩子的行为,并告诉他同学之间理应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道理.当孩子拿出自己的零花钱,捐助贫困地区、灾区时,家长决不能埋怨孩子是“傻瓜”,而应热情鼓励孩子的行为,并告诉孩子充满爱心,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感…….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种细节和事情,只要我们做一个教育培养孩子的有心人,抓住这一点一滴,日积月累,是一定能够使孩子具有优良高尚的品质的.

    2、育孩子努力学好为人民服务、为社会贡献力量的本领.

    学好本领,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这个本领,对中学生来说,就是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较强的工作能力.这一代中学生正处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建设现代化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既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又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学技能的人才.只有掌握了建设祖国的本领,才能为现代化的实现而作出贡献.这一代中学生又处于竞争的时代,各种竞争归结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到处都有用武之地;而肚内空空,无能之辈必将被时代所淘汰;这一代中学生又处于一个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想适应这个时代,最根本的是在中学阶段打好知识基础的同时,培养较强的学习能力.“知识是最大的财富,获取知识的能力是财富的财富.”

    3、帮助孩子探索一条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

    有的学生认为,只有考上了大学,才谈得上实现人生的价值.有的家长认为,只有把孩子送进一所“好学校”,才是把孩子送上了通向锦绣前程的“人生列车”.这些观点,实际是对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缺乏正确的认识.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关键在于必须正确对待择校、升学和就业的问题,寻求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

    (1)坚信主观努力是成才的关键,不赶“择校”潮流

    近几年,“择校”现象成为城市的一大热点,许多家长千方百计,不惜重金为孩子选择一所心目中的“好学校”,家长的这种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似乎也是无可非议的.孰不知,如果盲目择校,带来弊端种种:如果家庭经济并不宽裕,家长为了择校倾其所有,极可能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在沉重的心理压力下,往往适得其反,搞不好学习;如果孩子的学习能力较差,不能适应“好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环境,学习成绩一直被拉在最后,当他发现无论怎样也赶不上同学的时候,学习的信心就会动摇,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遭到挫伤,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又怎能搞好学习呢?如果孩子对自身努力缺乏认识与自觉性,择校就可能助长孩子的依赖心理,认为进了一所“好学校”,就万事大吉,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过分强调环境等客观因素而忽视主观努力的坏毛病,这对孩子的成才又有什么好处?如果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家长置之不顾,为孩子择校逼其象其他孩子那样拼命读书,极可能造成孩子的反感心理而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可见,盲目择校,既不利于孩子的学习,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家长首先自己应该明确,同时还要教育孩子明确学校是一个人学习知识、成才的客观条件,学习、成才的主观条件,也是最关键的条件是自身的努力.自身不努力,再好的客观条件也是没有用的.我们劝告家长,与其盲目择校,倒不如多花气力去培养孩子自强、自策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去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这才是给了孩子一笔终生受益的财富.

    (2)相信“条条道路通罗马”,不赶“普高”潮流.

    对初中学生来说,读完三年书,面临着升学和就业两种选择,在升学的问题上又面临着升普高升还是升中专、技校职校的选择.近几年,普高升温,许多家长和学生盲目赶潮流,似乎考进高中,就能考人大学,考上大学,才有出息.孰不知,高中——高考不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道路.

    那么家长及其孩子应该怎样面对选择呢?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切忌盲目.如果升学,家长首先要分析孩子的实际情况,究竟适合升人何类何种学校;其次应考虑孩子本人的爱好与志愿.如果孩子的想法不切实际,家长应在充分尊重孩子意愿的前提下,帮助孩子分析情况,调整志愿;另外,也应考虑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实际能力.如果孩子有可能考入高中,进而考上大学,这是好事,家长应尽力支持,如果没有可能考入高中,那么大可不必硬去赶这个潮流.应教育孩子“条条道路通罗马”,不管在什么学校,只要自己勤奋、刻苦、好学,都可以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都可以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社会真正需要的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而不是一纸文凭.古今中外,没进过高等府而在学术上有建树,对社会,对人类有贡献的人,不乏其例:第一个揭示雷电本质的富兰克林、近代电磁奠基人法提弟、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发明大王爱迪生、我国数学家华罗庚……都是学历甚浅,自学成才的典范.如果就业,家长应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即确立“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行行出状元”,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大潮中,只有没出息的人,没有没出息的职业.长春市有个姑娘,接母亲的班到浴池当服务员和搓澡工,一开始她觉得没考上大学,一切都完了,到浴池工作更觉低人一等,没出息.后来在母亲、单位领导和师傅的帮助下,转变了思想,主动拜师学习修脚技术,成了当时全省唯一的一名女修脚技术工人,在工作中干出了出色的成绩.她说:“每当顾客感谢我的时候,我就感受到自己所从事的劳动的价值,感受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可见,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是行动,是实践.

    一个有正确人生目的、崇高理想、正确价值观的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的人,是一定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愿所有的家长都来帮助孩子探索人生的真谛,帮助孩子选择和开拓一条闪光的人生道路,谱写一曲人生凯歌.

    回答者:zz0351 - 试用期 一级 11-26 11:47

    人生理想,就是人生道路上的奋斗目标.科学、崇高的人生理想,揭示出人生奋斗的正确目标和方向,是人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是人生前进的旗帜和力量的源泉.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时候建立了理想,什么时候就开始了真正的人生.迈人中学时代的孩子,开始展开理想的翅膀,对美好的未来憧憬向往;人生价值,通俗地说,就是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这个问题与前面讲到的人生目的、人生理想问题是密切联系着的.享乐主义者认为,人生价值在于获得物质生活的享受和满足;名利主义者认为,出人头第,扬名掌权是活得有意义;实用主义者则认为,个人私欲和利益的获得和满足才是活得有价值.而我们认为,只有具有科学人生目的,追求崇高理想的人,才真正把握了人生价值的真谛.但不少中学生往往对理想、人生价值的认识是肤浅的、模糊的,在中学阶段,对孩子进行人生理想教育,既十分必要,又是最佳时期.

    互助这道作业题的同学还参与了下面的作业题

    题1: 一道政治题22.某校秋季田径运动会上,八年级(2)班在接力赛中获得冠军,一部分同学就洋洋得意,挖苦、嘲笑没有获得名次的八年级(1)班同学.于是八年级(1)班有一部分同学就说八年级(2)班同学

    (1)这些同学的做法不对.这样做既伤害了他人,也损害了自己的形象;还是班级的良好形象受到损失;同时影响了儿童学之间的团结.

    (2)首先要正确对待比赛的输赢.明白生活中既有竞争,也有合作,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其次,对待这次事件由于双方都有错误,要相互道歉.如果处理不下,由老师出面进行调停.并进行这方面的教育,避免类似的现象发生.

    题2: 【生活中有哪些现代科技成果的应用?各国的现代科技影响精神生活的实例?】[历史科目]

    工厂里每生产一个产品它都有一个条码,知道吗?它就是美国的航天科技应用到民用中的一个最实用的例子

    题3: 关于一道政治题题的大意是这样的:我国根据科学发展观正确制定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从哲学角度看是处理了什么问题?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B:物质和意识的问题C:唯物主义和唯[政治科目]

    ab

    题4: 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中,“村村通”公路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我国有二百二十多个县市已经实现了公路“村村通”.上述材料的“村村通”公路建设①属于公共设施设施的建设②是由县市或由[政治科目]

    A

    题5: (1)作为公民,可以通过行使什么政治权利来督促有关国家机关正确使用抗震救灾基金?怎样正确行使这一权利?[政治科目]

    知情权,监督权

  •   4
  • 相关文章

    权利的意思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人生观的核心
    把缺点变为优点的事例_劳誓统同学政治作业《把缺点变为优点的事例》复习冲刺_政治_劳誓统
    历史和政治哪个好学_柳籽巡同学政治作业《历史和政治哪个好学》复习冲刺_政治_柳籽巡
    用英语口语介绍产品_巫纲晨同学政治作业《用英语口语介绍产品》复习冲刺_政治_巫纲晨
    思想道德素质的内涵_余琶某同学政治作业《思想道德素质的内涵》复习冲刺_政治_余琶某
    初一孩子应该怎么教育_怀破臣同学政治作业《初一孩子应该怎么教育》复习冲刺_政治_怀破臣
    生存现状指的是什么_麻吩巢同学政治作业《生存现状指的是什么》复习冲刺_政治_麻吩巢
    关于开学第一天的作文_郭捉拔同学政治作业《关于开学第一天的作文》复习冲刺_政治_郭捉拔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