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I变大B变大】...I变大B、U变小 I变小C、U变大 I变小D、U变小 I变..._物理_小煞爱尔175

编辑: admin           2017-15-06         

    选C

    P向上移动

    ab间电阻增大->de间电阻增大->ce电阻增大

    所以Uce增大->U增大

    故Ude增大->但Rab/Rfg减小->Iab减小

    所以I减小

    (化简后电路,方便理解)

    由此可见电压表测的是路端电压,出题的人总是喜欢把简单的电路复杂化

    注:分析电路要先化简,然后才好判断

    其他同学给出的参考思路:

    选A,电压表测的不是路端电压

    互助这道作业题的同学还参与了下面的作业题

    题1: 【最近发现纳米材料具有很多优越性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已知1nm(纳米)=10-9m,边长为1nm的立方体可容纳的液态氢分子(其直径约为10-10m)的个数最接近下面的哪一个数值()A.10^2】[物理科目]

    此类问题都是估算范围的,不必很精确的计算.

    立方体体积为(1nm)³=10¯27m³ 液态氢分子体积与与直径的立方成正比,所以 数量级为10¯30m³

    二者相除得到10^3

    (主要就是用到体积与半径立方成正比,算出大概的数量级即可,你也可以用分子半径的立方做比较,结果依然是最接近B答案.选择题可直接用直径算其体积数量级,节约时间)

    题2: 一个振动,若回复力与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且方向与位移相反,则它是简谐运动.请据此证明图中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的小球沿斜面拉下一段距离,然后松开,小球的运动是简谐运动.[物理科目]

    静止时,mgsina=k d 拉下一段距离 x,则 合力F=k(x+d)-mgsina= k x, F方向沿斜面向上,位移X方向沿斜面向下,所以 F= - KX.得证、

    题3: 如图所示,MN是一根固定的通电长直导线,电流方向向上.今将一金属线框abcd放在导线上,让线框的位置偏向导线的左边,两者彼此绝缘.当导线中的电流突然增大时,ab段cd段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物理科目]

    首先要用楞次定律判断在abcd线圈中产生的电流的方向,那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线圈中原磁场的方向:自己画画,用通电导线磁场的对称性,可以判断出来,元磁场的方向是垂直纸面向外的,一二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判断元磁场是增大还是减弱,电流增大,元磁场增强.下面就该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了,口诀(增反减同).可以判断出来电流的方向是:adcb.再用左手定则就可以解决问题了.cd:受力向右.ab:也向右 ,cd所在位置的磁场强,力大

    题4: 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放置一个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跟大线圈M相连,导轨上放一根导线ab,磁感线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欲使M所包围的小闭合线圈N产生顺时针方方的感应电流[物理科目]

    A、导线ab匀速向右运动时,导线ab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恒定不变,大线圈M产生的磁场恒定不变,穿过小线圈N中的磁通量不变,没有感应电流产生.故A错误.
    B、导线ab加速向右运动时,导线ab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增加,由右手定则判断出来ab电流方向由a→b,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可知:M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穿过N的磁通量增大,由楞次定律判断得知:线圈N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导线ab减速向右运动时,导线ab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减小,由右手定则判断出来ab电流方向由a→b,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可知:M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穿过N的磁通量减小,由楞次定律判断得知:线圈N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符合题意.故C正确.
    D、导线ab加速向左运动时,导线ab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增加,由右手定则判断出来ab电流方向由b→a,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可知:M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穿过N的磁通量增大,由楞次定律判断得知:线圈N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CD

    题5: 高二物理.帮帮忙.速答.细线下吊着一个质量为M1的沙袋,构成一个单摆,摆长为L.一颗质量为M2的子弹水平射入沙袋并留在沙袋中,随沙袋一起摆动.已知沙袋摆动的时候摆线的最大偏角是θ,求子弹[物理科目]

    M2V0=(M1+M2)V1

    1/2(M1+M2)V1²=(M1+M2)gL(1-cosθ)

  •   4
  • 相关文章

    红外线的应用
    哈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约为
    太阳从西边升起
    音速是多少
    一度电多少瓦
    压强公式
    温度计的使用
    听诊器原理
    密度单位换算
    机械效率公式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