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什么科学小实验】五年级适合做什么科学小实验要简单一点,最好几分钟就..._物理_fvfdgsdgN24

编辑: admin           2017-15-06         

    1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著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2 瓶子赛跑

    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

    操作:

    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

    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

    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

    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

    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

    3 带电的报纸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

    1. 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 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 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

    4 带电的气球

    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 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

    操作:

    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 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 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 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1 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

    2 两个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创造:你能用其它小实验说明气球带电吗?

    5 分合的水流

    思考:多股的水流用手一抹,竟变成一股水流这是为什么呢?

    材料:铁罐盒一个、锥子、水

    操作:

    1、在空的铁罐盒底部用一根钉子在上面钻5个小孔(小孔间隔只在5毫米左右).

    2、将罐内盛满水,水是分成5股从5个小孔中流出的.

    3、用大拇指和食指将这些水流捻合在一起.

    4、手拿开后,5股水就会合成一股.

    5、如果你用手再擦一下罐上的小孔,水就又会重新变成5股.

    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流进行分、合.

    6 漂浮的针

    思考: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材料:一碗水、针、*子、液体清洁剂

    操作: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用一个*子,小心地把一根针放到水的表面

    2、慢慢地移出*子,针将会浮在水面上

    3、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

    1、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使之不会沉下.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内聚性的连接.这种内聚性的连接是由于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间相互挤压,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被称做表面张力,它可以托住原本应该沉下的物体.

    2、清洁剂降低了表面张力,针就浮不住了.

    说明:针有危险,请家长帮助操作.

    7有孔纸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

    操作:

    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

    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

    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

    4、用手压著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

    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

    8 手绢的秘密

    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

    流程:

    1、 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

    2、 让水冲在手帕上.

    3、 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

    4、 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转过来.

    说明:

    1、 从杯子上面冲水时,水会透过手帕流入杯内.

    2、 杯子倒转过来时,由于大气压力的关系,水不会流出来.

    延伸:

    如果盖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进出情形会怎样呢?

    9 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

    思考:盛水的杯子上覆盖垫板,杯口朝下时,垫板会掉下来吗?

    材料:玻璃杯两个、水、塑料板一块

    操作:

    1. 将玻璃杯里装满水.

    2. 用垫板盖好杯口.

    3. 一只手扶杯子、另一只手按住垫板.

    4. 用手扶住,将杯口翻转过来,使杯口朝下.

    5. 扶著垫板的手轻轻放开,垫板不会掉下来.

    垫板覆盖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为杯外空气压力比较大,垫板就不会掉下来.

    创造:

    如果杯子里的水不满、或没有水塑料板会怎样,请你试一试?

    10能抓住气球的杯子

    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

    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

    流程:

    1、 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

    2、 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

    3、 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

    4、 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

    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

    说明:

    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

    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11瓶子瘪了

    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瘪吗?

    材料:水杯2个、温开水1杯、矿泉水瓶1个

    操作:

    1. 将温开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觉到热.

    2. 把瓶子中的温开水再倒出来,并迅速盖紧瓶子盖.

    3. 观察瓶子慢慢的瘪了.

    1. 加热瓶子里的空气,使它压力降低.

    2. 由于瓶子外的空气比瓶子内的空气压力大,所以把瓶子压瘪了.

    创造:

    如果瓶子里气体的压力比瓶子外空气的压力大,瓶子会变成生么样子?

    12会跳远的乒乓球

    思考:乒乓球放在高脚杯中,你怎样吹气,球才会跳出杯子呢?

    材料:高脚杯2个、乒乓球1个

    操作:

    1 把两个高脚杯并排放置

    2 将乒乓球放在第一个杯子中.

    3 从不同角度吹气,看看乒乓球有什么状况:对著球的侧面吹气;对著球的上方吹气

    1、向球的侧面吹气,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个杯子里去(或跳出来)

    2、向球的上方吹气,上方压力变小,乒乓球会浮起来,继续吹,就跳入第二个杯子去了

    创造:换个新方法也能让乒乓球跳到下一个杯子里

    13自己会走路的杯子

    思考:杯子没有腿,它是怎样从上面走下来的

    材料:杯子一个、蜡烛、火柴、玻璃、两本书、水

    操作:

    1、用一块玻璃板,放在水里浸一下

    2、玻璃一头放在桌子上,另一头用几本书垫起来(高度约5厘米)

    3、拿一个玻璃杯,杯口沾些水,倒扣在玻璃板上.

    4、用点燃的□烛去烧杯子的底部,玻璃杯会自己缓缓地向下走去.

    当烛火烧杯底时,杯内的空气渐渐变热膨胀,要往外挤,但是,杯口是倒扣著的,又有一层水将杯口封闭,热空气跑不出来,只能把杯子顶起一点儿,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就自己下滑了.

    14纸杯旋转灯

    思考:蜡烛纸杯灯为什么会转动?

    材料:纸杯2个、牙签1支、蜡烛1支、胶带1卷、绳子1根、剪刀1把

    操作:

    1、取一纸杯,在杯身对称处各剪开一个方形大口,在杯底固定上蜡烛,作为灯的底座.

    2、另一个纸杯则在杯身约等距离位置剪出三四个长方形的扇叶,在杯底中央处穿上绳子,并用牙签棒固定,作为灯的上座.

    3、将两个纸杯上下对口用胶带贴好固定.

    4、点上蜡烛,拉起绳子,看看有什么现象产生.

    1、蜡烛燃烧的时候,火焰尖端多呈朝上的方向.

    2、空气受热会上升,然后沿著上方纸杯的扇叶口流动,因而造成旋转的现象.

    创造:

    你能让□烛纸杯灯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吗?

    注意:

    注意□烛燃烧时的安全!

    15飞行的塑料袋

    思考:在没有风吹的情况下,塑料袋为什么会在天上飞行?

    材料:塑料袋(轻便的)、吹风机1个

    操作:

    1. 打开塑料袋,倒置.将吹风机伸入塑料袋,并打开热气开关.

    2. 几秒钟后,关闭吹风机并拿开.

    3. 松开手,塑料袋会飘起来.

    1. 热气轻,向上升,使塑料袋也向上升.

    2. 热能使物体飞起来,因为热气是上升的.当空气受热并且上升时,热气便通过“对流”向上运动.从取暖器散发的热温暖整个房间,也是借助于“对流”.

    创造:

    你能试著制作一个简易的热气球吗?

    16光与彩虹

    思考:你用什么办法能制作出与空中彩虹颜色一样的彩虹?

    材料:清水1盆、平面镜1个

    操作:

    把镜子斜插入水盆中,镜面对这阳光,在水盆对面的墙上就能看到美丽的彩虹.

    将镜子插入水中时,在对面的墙上就能看到美丽的彩虹.它是光的折射作用.

    创造:

    小朋友,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制造出美丽的彩虹?

    带电的报纸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

    1. 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 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 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

    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

    创造:

    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

    带电的气球

    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 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

    操作:

    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 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 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 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1 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

    2 两个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创造:你能用其它小实验说明气球带电吗?

    可爱的浮水印

    思考:宣纸上漂亮的图案不是画出来的,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材料:脸盆1个、宣纸1—2张、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约半盆)

    操作:

    1、在脸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轻轻碰触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面上扩展成一个圆形.

    2、拿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二、三下.

    3、然后轻碰墨汁圆形图案的圆心处,看看有什么现象.

    4、把书法用纸轻轻覆盖在水面上,然后缓缓拿起,纸上印出什么图案呢?

    1、棉花棒碰触时,墨汁会被扩展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圈图形.

    2、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所涂上的少量油,就会影响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

    3、水印会呈现不规则的同心圆图形.

    创造:

    试试其他的方法,改变水面上墨汁的图形.

    分合的水流

    思考:多股的水流用手一抹,竟变成一股水流这是为什么呢?

    材料:铁罐盒一个、锥子、水

    操作:

    1、在空的铁罐盒底部用一根钉子在上面钻5个小孔(小孔间隔只在5毫米左右).

    2、将罐内盛满水,水是分成5股从5个小孔中流出的.

    3、用大拇指和食指将这些水流捻合在一起.

    4、手拿开后,5股水就会合成一股.

    5、如果你用手再擦一下罐上的小孔,水就又会重新变成5股.

    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流进行分、合.

    漂浮的针

    思考: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材料:一碗水、针、叉子、液体清洁剂

    操作: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用一个叉子,小心地把一根针放到水的表面

    3、慢慢地移出叉子,针将会浮在水面上

    4、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

    1、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使之不会沉下.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内聚性的连接.这种内聚性的连接是由于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间相互挤压,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被称做表面张力,它可以托住原本应该沉下的物体.

    2、清洁剂降低了表面张力,针就浮不住了.

    说明:针有危险,请家长帮助操作.

    神奇的牙签

    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着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着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

    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

    1. 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3. 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牙签会远离肥皂.

    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创造:请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它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

    有孔纸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

    操作:

    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

    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

    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

    4、用手压着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

    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

    手绢的秘密

    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

    流程:

    1、 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

    2、 让水冲在手帕上.

    3、 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

    4、 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转过来.

    说明:

    1、 从杯子上面冲水时,水会透过手帕流入杯内.

    2、 杯子倒转过来时,由于大气压力的关系,水不会流出来.

    延伸:

    如果盖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进出情形会怎样呢?

    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

    思考:盛水的杯子上覆盖垫板,杯口朝下时,垫板会掉下来吗?

    材料:玻璃杯两个、水、塑料板一块

    操作:

    1. 将玻璃杯里装满水.

    2. 用垫板盖好杯口.

    3. 一只手扶杯子、另一只手按住垫板.

    4. 用手扶住,将杯口翻转过来,使杯口朝下.

    5. 扶着垫板的手轻轻放开,垫板不会掉下来.

    垫板覆盖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为杯外空气压力比较大,垫板就不会掉下来.

    创造:

    如果杯子里的水不满、或没有水塑料板会怎样,请你试一试?

    蜡烛吹不灭

    思考:用力吹燃烧的蜡烛,却怎么也吹不灭.你知道怎样做到这一点吗?

    材料:1根蜡烛、火柴、1个小漏斗、1个平盘

    操作:

    1. 点燃蜡烛,并固定在平盘上.

    2. 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对着火焰用力吹气.

    3. 使漏斗的小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宽口对着火焰用力吹气.

    1. 这样吹气时,火苗将斜向漏斗的宽口端,并不容易被吹灭.如果从漏斗的宽口端吹气,蜡烛将很容易被熄灭.

    2. 吹出的气体从细口到宽口时,逐渐疏散,气压减弱.这时,漏斗宽口周围的气体由于气压较强,将涌入漏斗的宽口内.因此,蜡烛的火焰也会涌向漏斗的宽口处.

    注意:注意蜡烛燃烧时的安全.

    蜡烛抽水机

    思考:你知道抽水机是怎样将水抽出来的吗?

    材料:玻璃杯、蜡烛、比玻璃杯口稍大的硬纸片、塑料管、凡士林少许、火柴、水半杯

    操作:

    1、先将塑料管折成门框形,一头穿过硬纸片

    2、再把两只玻璃杯一左一右放在桌子上

    3、将蜡烛点然后固定在左边玻璃杯底部,同时将水注入右边玻璃杯中

    4、在放蜡烛的杯子口涂一些凡士林,再用穿有塑料管的硬纸片盖上,并使塑料管的另一头没入右边杯子水中.

    5、水从右边流入左边的杯子中

    讲蜡烛燃烧用去了左边杯中的氧气,瓶中气压降低,右边杯压力使水向左杯流动,直到两杯水面承受的压力相等为止.到那时左杯水面高于右杯水面.

    注意:蜡烛点然后固定在左边玻璃杯底部时注意安全,小心烧手

    瓶内吹气球

    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

    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

    操作:

    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

    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

    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

    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

    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

    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

    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

    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

    讲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能抓住气球的杯子

    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

    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

    流程:

    1、 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

    2、 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

    3、 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

    4、 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

    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

    说明:

    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

    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会吸水的杯子

    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

    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

    操作:

    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

    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

    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

    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

    会吃鸡蛋的瓶子

    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

    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

    操作:

    1、 熟蛋剥去蛋壳.

    2、 将纸片撕成长条状.

    3、 将纸条点燃后仍到瓶子中.

    4、 等火一熄,立刻把鸡蛋扣到瓶口,并立即将手移开.

    1、 纸片刚烧过时,瓶子是热热的.

    2、 鸡蛋扣在瓶口后,瓶子内的温度渐渐降低,瓶内的压力变小,瓶子外的压力大,就会把鸡蛋挤压到瓶子内.

    创造:当瓶子中气体的压力大于瓶子外面的压力时,瓶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瓶子瘪了

    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瘪吗?

    材料:水杯2个、温开水1杯、矿泉水瓶1个

    操作:

    1. 将温开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觉到热.

    2. 把瓶子中的温开水再倒出来,并迅速盖紧瓶子盖.

    3. 观察瓶子慢慢的瘪了.

    1. 加热瓶子里的空气,使它压力降低.

    2. 由于瓶子外的空气比瓶子内的空气压力大,所以把瓶子压瘪了.

    创造:

    如果瓶子里气体的压力比瓶子外空气的压力大,瓶子会变成生么样子?

    会跳远的乒乓球

    思考:乒乓球放在高脚杯中,你怎样吹气,球才会跳出杯子呢?

    材料:高脚杯2个、乒乓球1个

    操作:

    1 把两个高脚杯并排放置

    2 将乒乓球放在第一个杯子中.

    3 从不同角度吹气,看看乒乓球有什么状况:对着球的侧面吹气;对着球的上方吹气

    1、向球的侧面吹气,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个杯子里去(或跳出来)

    2、向球的上方吹气,上方压力变小,乒乓球会浮起来,继续吹,就跳入第二个杯子去了

    创造:换个新方法也能让乒乓球跳到下一个杯子里

    会吹泡泡的瓶子

    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样吹泡泡的吗?

    材料:饮料瓶1个、冷热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盘子1个、橡皮泥1块、吸管若干

    操作:

    1 将吸管逐一连接,形成长管(连接口用胶带封好).

    2 将吸管放入瓶中,并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后把瓶子放置在盘子中.

    3 弯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进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4 向瓶子壁上浇热水,杯子中的吸管会排放大量气泡.

    5 向瓶子壁上浇冷水.

    6 玻璃杯中的水会经过吸管流入瓶中.

    1 因为塑料瓶很薄,于是热可以穿过瓶壁,进入瓶子中的空气里.

    2 瓶子中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

    3 水中的气泡就是空气膨胀时,被挤出瓶子的空气.

    4 瓶子中的空气遇冷时收

    5 瓶子中的空气收缩时,水便占据了剩余的空间.

    创造:瓶子盖太紧时,你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打开它吗

    互助这道作业题的同学还参与了下面的作业题

    题1: 小学五年级科学实验作文500字,多谢了![语文科目]

    模 拟 下 雨

    我知道,下雨是由天气干旱,蒸气往上飘而形成的.

    今天科学课上,老师让我们回家做一个小实验《造雨》,并详细地讲解了如何造雨.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当然就是做实验了.我先从冰箱里拿出几块冰,把冰放进一个玻璃杯里,在玻璃杯口上放一个玻璃罩,把玻璃杯放到阳台上.可我等了好一会儿,还不见雨滴,真有点恼火,我拿起话筒,打给我的同学黄秋阳,问他实验有没有成功?他回答没成功.我又打给了其他几位同学,实验成功了没有?同样,他们也没有成功.我不信,又埋起头来,看起科学书.一看书,我才知道,实验没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由于傍晚的太阳光太弱啦!水蒸气没法增加.怎么办呢?我思来想去,很快就找到了增加水蒸气的办法,请妈妈帮助在煤气灶上加热.这样,玻璃杯里就起雾了.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雾很快就变成了小水点儿,聚集在玻璃罩下面,不一会儿,雨就“滴答滴答”地下起来了.我高兴地直喊:“我成功了,我成功了!”妈妈看了,也很高兴,直夸我肯动脑筋.

    经过这件事,我受到了很大启发:要做好一件事,遇到困难不要气馁,多学习,多想办法,敢于实践,就能获得成功.

    不 倒 翁 与 重 心

    亲爱的同学,你听说过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吗?哥伦布将鸡蛋打碎才能竖起来,其实,不用打碎也能竖起来,但是大约要花五分钟的时间,真是太麻烦了.因为重心在三角形的正上方时,鸡蛋才能竖起来.重心不在三角形上方时,鸡蛋就倒下了.所谓重心,是指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一个物体,它不但能够站起来,而且怎么推也推不倒.不用我说,聪明的你肯定会想到,那就是不倒翁.有趣的不倒翁,无论你怎么使劲推它都不会倒,甚至你把它横过来放,倔强的它又会站在你的面前.不倒翁为什么不会倒下来呢?

    哦!一方面,是因为它上轻下重,底部有一个较重的铁块,所以重心很低;另一方面,不倒翁的下半部,都是做成滑滑的球状,当它受力向一边倾斜时,它的重心被提高了,而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在重力的作用下,它向稳定平衡状态的位置运动.由天惯性,它要来回几次摆动后,最终又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上.

    啊!原来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一定要多做科学实验,多学科学知识,好好学习,才能造福人类.

    大 气 压 力

    读了《一堂实验课》这篇作文后,我怀疑球外大气压真的能将两个半球压在一块儿.

    今天我把大气压力重做了一遍.想知道结果吗?慢慢看吧.

    放学后,我约了几个同学做大气压力的实验,我先拿出两个铁的半球,这两个半球大小一样,空心的,半球顶部拴了根粗绳.开始了,我从气孔中慢慢抽出空气,又赶紧用橡皮塞塞住气孔.最后,用铁球顶部的绳子拴在桌子腿上,准备好了,我朋友个个争先恐后地抢着做,我看他们那么乱,就把他们一个一个排好,按次序来.我一声令下,第一个就使劲地往旁边拉,铁球就像铸在一起,纺丝不动.我们都为他加油,可最后还是没有拉开.第二个人上场了,他用力拉了好几分钟,都没拉下来.这时,我火冒三丈,一会儿用牙咬,一会儿用文具盒打,还用石头打,都没变成两半.就这样,一个个的都失败了.还有最后几个人了,鸦雀无声,一个都不敢拉,他们暗想,就这么个铁球,竟然没有拉下来.我想,书上的办法说不定真的有用,我胆怯地碰了碰绳子,朋友们给了我勇气,我拔开橡皮塞,这时只用很小的劲就拉开了铁球.

    事后,大家问我:“为什么能拔开?”我却说:“天机不可泄漏.”

    黄豆为什么不发芽

    上星期,我做了一个新奇的实验——孵豆芽.

    外婆给了我一些黄豆种,我嫌少,还要从妈妈扎紧的塑料袋里去拿,妈妈说袋里的豆是不能孵出豆芽的,我不信,偏偏要做实验.于是,我将两种黄豆分开了,孵起来.

    根据书上的介绍和老师的指导,我把浸胀了的两种黄豆分开放进两层湿稻草中间,每天早、中、晚各淋一次水.我想,一样的孵法,怎么可能不长出一样的豆芽来呢?

    第二天,我轻轻地翻开豆芽上面的稻草,外婆的黄豆种已膨胀到它原来的两倍大了,许多豆粒的腰部长出了短短的、粗壮的芽.可是妈妈的黄豆,只发胖,不发芽,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四天,外婆的豆芽又长高了许多,可妈妈的那些黄豆,却变颜色了,由淡黄色变成深黄色了,还有几粒变成淡黑色了.看来,真要被妈妈“不幸言中”了.

    第五天,第六天,时间一天天过去了,用外婆的黄豆孵的豆芽,越长越高,越长越嫩,玉柱金顶,漂亮极了!而妈妈的那些黄豆却腐烂了.我这才相信,妈妈讲的是真的了,可这是为什么呢?我只好去向妈妈请教了,妈妈笑眯眯地说:“豆种尽管已经干了,可还是要呼吸的,你外婆的豆种挂在屋檐下,空气新鲜,呼吸当然不成问题.而那塑料袋里的黄豆,因为袋口紧扎着,不通气,它们没法呼吸,早就憋死了.”“哦,原来是这样啊!”我若有所思地说.

    真没想到,晒干了的黄豆也会憋死.生活中真是处处有科学啊!

    `

    ``````

    捏 鸡 蛋

    同学们看了我这篇作文的题目一定会说:“鸡蛋怎么能捏呢?”谁都知道鸡蛋薄薄的壳,一碰就破.“其实呀,这里面还有个科学道理呢!不信的话你就往下面看吧!

    那是爸爸带我到成才书店里买的《世界奇妙》.我一回家就忙着看,突然我看到一个有趣的故事,上面说:“一个大力士能把砖块打碎.可有个人叫他把鸡蛋捏破,可大力士怎么也捏不破.我看了半信半疑,决定找个机会试验一下.

    机会终于来了,一天爸爸买回一袋鸡蛋,我便向妈妈请求要一个鸡蛋做一次小实验.经过我的苦苦哀求,妈妈终于同意了.

    我先拿来一个碗,为的是防止捏时被捏碎了,那些蛋黄撒一地.接着我把鸡蛋放在手里抓住,这时,我的心“砰砰”直跳,手里全是汗.鸡蛋破碎的一幕仿佛出现在我的眼前,为了弄清楚鸡蛋能不能捏碎,我双眼一闭,手用力一捏,然后等待鸡蛋破裂的声音响起.但令我吃惊的是,我睁开眼睛时,鸡蛋竟没破,可我还是有些怀疑,准备再做一次实验.

    我又把鸡蛋放在手上(这回我用的是两只手),然后咬起牙,睁大眼睛,使出全身的力量去捏鸡蛋.可我尽管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可那只鸡蛋还是安然无恙.这真让我又烦恼又惊奇,我只得去问爸爸.

    爸爸听了我的话后,笑着说:“这其实是一个科学原理.鸡蛋虽然很薄,但它是一个椭圆形的,当你去捏它4,它就把你使出的力量全部均匀地分布在鸡蛋各个地方,所以它能承受很大的力量.一些薄壳形建筑物就是运用这个原理建成的呀!”听了爸爸的话,我真的相信了书上的故事了.

    啊,世界真奇妙.

    希望有一个合你的意

    题2: 一/1.鱼嘴张开时,鱼头两侧的鳃盖如何变化的?二/找一空的大雪碧瓶,平放在桌上,然后做:1.用一只手握住空瓶的颈部,拿起瓶子.2.雪碧瓶装满水,用一直手握住瓶子的颈部,(瓶外要保持干燥),拿起[物理科目]

    1.是闭着的

    2.第一种方法最省力,因为是空瓶,比较轻

    第二种方法较省力,虽是满瓶的水,但瓶外干燥摩擦力较大

    第三种方法费力,同是满瓶的水,因为瓶外是湿的,摩擦力较小

    第四种方法最费力,同是满瓶的水,因为瓶外涂有肥皂液,摩擦力最小

    比较这4次实验,说明摩擦力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于物体的质量,接触面积,及接触面的粗糙度有关

    3.把纸贴到一个不透水的东西上 一:把纸贴到塑料袋上 二:把纸贴到锡纸上 三:把纸贴到一个不透水的东西上 一:把纸贴到塑料袋上 二:把纸贴到锡纸上 3.把纸贴到玻璃上 四:把纸贴到铁皮上 五:把纸贴到牛皮上 六:在纸表面涂上一层胶水,然后凉干.七:把纸放在面粉糊(要很稀)两面沾湿,凉干之后刷一层油

    题3: 【哪位有创新点的小学五年级科学实验,求助!】[化学科目]

    二氧化碳灭火.就是用集气瓶把可乐里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再降瓶口对着蜡烛放出气体,即可灭火.又简单,准备工作也不用多少.选我才是硬道理!哈哈

    题4: 【谁做过这个雪碧瓶的实验啊?做过的请回答一下,比较这四次实验,你的手有什么感觉?说明了什么?找一个空的大雪碧瓶,平放在桌上,然后做下列实验:(1).用一只手握住空瓶的颈部,拿起瓶】[物理科目]

    手需要用的力越来越大.

    第1次和第2次实验相比较,说明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后面三次实验说明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所以结论是: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受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题5: 科学实验题找一个空的大雪碧瓶平放在桌上然后做下列实验:(1)用一只手握住空瓶的颈部,拿起瓶子.(2)雪碧瓶装满水,用一只手握住瓶子的颈部(瓶外要保持干燥),拿起瓶子.(3)雪碧[物理科目]

    手需要用的力越来越大.

    第1次和第2次实验相比较,说明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后面三次实验说明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所以结论是: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受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说明水有润滑作用,能减小摩擦力

    肥皂液则使摩擦力更小.

  •   4
  • 相关文章

    红外线的应用
    哈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约为
    太阳从西边升起
    音速是多少
    一度电多少瓦
    压强公式
    温度计的使用
    听诊器原理
    密度单位换算
    机械效率公式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