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里空间】什么是物理空间?什么是心理空间?_物理_你大爷QxSc

编辑: admin           2017-15-06         

    物理空间是实实在在的,有一定尺度的几何空间,可以客观测量的.

    心理空间是人的一种心理容量,是无形的.例如常说某人的肚量大,是指思想能够放开,想得开.而不是肚子很大.

    其他同学给出的参考思路:

    物理空间是存在于现实中的三维空间,是客观存在的,相对固定的。心理空间是反映现实空间并加入自己想象组成的心理空间,那是存在于自己想象之中的,只能感受到,随个人思想可大可小。

    互助这道作业题的同学还参与了下面的作业题

    题1: 物理空间决定心理空间怎么讲[政治科目]

    应该是马克思所讲的物质决定意识的一个说法吧!

    物理空间即物质,它决定了心理空间即意识;

    题2: 什么是心理物理学?心理物理学的定义表述为“讨论心物之函数的关系或相互关系的正确的科学”.它的公式为:S=KlogR(S代表感觉强度,R代表刺激强度,K为常数)意思是,刺激作为几何级数增加[语文科目]

    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

    古斯塔夫·费希纳(1801—1887)本是德国莱比锡大学一位年轻有为的物理学家,但由于身患疾病,长期卧床思考,研究兴趣便转向了宗教和灵学.他用一种富于诗意和神秘的眼光考察世界,认为凡物有组织即有生命,有生命即有灵魂.至此,费希纳就由一位自然科学家转变成一位地道的哲学上的唯心主义泛灵论者.他认为心与物是同一不可分的,不过心是主要的,物只是心的外观.他感到要使他所宣扬的泛灵论哲学观点有科学的根据,必须求得心与物关系的法则,要达到这个目的,则需要对它们作精确的数学测量.人们感觉虽有量的差异,又怎么能像物理学那样对它进行精确的测量呢?此时韦伯已完成了对韦伯定律的表述.这使费希纳想到可以用测量刺激量的变化来确定感觉量的大小.同时他也发现了刺激量按几何级数增加而感觉量则按算术级数增加.于是他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推导,把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概括为S=KlgR,其中S是感觉强度,R是刺激强度,K是常数.因为这个定律是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推演出来的,所以亦称韦伯—费希纳定律.费希纳在1860年出版了他著名的《心理物理学纲要》一书,对心物关系作了详细的说明.他在心理物理学的研究中曾应用三种测量方法,即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和均差法.通常把这些方法称为心理物理法,而把关于刺激量的变化和感觉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称为心理物理学.

    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他的出发点是为他的唯心主义泛灵论作论证,他没有考虑到刺激与感觉之间的关系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波动的实际情况,以及其公式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等等.但费希纳的历史功绩也是不可抹煞的.他所使用的心理物理法经过加工,沿用至今.20世纪50~60年代,随着通信科学和信息科学的发展,人们又在费希纳的经典心理物理法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心理物理方法——信号检测论.而费希纳的更重要的贡献则是他第一次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方法带到心理学中来,提供了后来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工具.而且费希纳的工作是实验心理学的直接前驱,他的心理物理学为冯特建立实验心理学起了奠基的作用.正如美国心理学史家舒尔茨指出:“冯特能够设想出建立实验心理学的计划,这主要归功于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的研究……费希纳为物理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关系找到了一种数学的说明.他关于测量感觉以及把感觉与刺激变量联系起来的出色而独立的见解,对认识韦伯早期工作的含义与结果,以及应用这些含义和结果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精确的科学,乃是不可或缺的.”

    题3: 【试述空间的本质,并说明何谓物理空间,何谓心理空间.从立体构成的角度去囬答,】

    物理空间即我们存在的空间与一些其他维数的空间的总和,而心理空间即你脑袋里思维回路的空间.

    题4: 内心的材料通常是()和()做的?

    铜和铝

    题5: 【做生意需要些什么条件?包括物理条件和心理条件?如何能让自己成为一个生意人!生意人是个什么心态的人?】

    总的来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做生意的时间上把握好,在什么时间切入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周围的环境、人际关系来决定.地利要选择好的地段,但并不是一定要黄金地段,要根据生意定.人和,一定要有生意的支持者.

    包括物理条件有人、钱、进货渠道、销售渠道、心理条件包容、能吃苦、吃亏.

  •   4
  • 相关文章

    红外线的应用
    哈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约为
    太阳从西边升起
    音速是多少
    一度电多少瓦
    压强公式
    温度计的使用
    听诊器原理
    密度单位换算
    机械效率公式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