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有辐射】只要有热,都有辐射是吗?_物理_whvddine
编辑: admin 2017-15-06
-
4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以上,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物体通过辐射所放出的能量,称为辐射能,简称辐射.辐射按伦琴/小时(R)计算
辐射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是“对等的”.不论物体(气体)温度高低都向外辐射,甲物体可以向乙物体辐射,同时乙也可向甲辐射.这一点不同于传导,传导是单向进行的.任何已经遭遇辐射的人都应用肥皂和大量清水彻底冲洗整个身体,并立即寻求医生或专家的帮助 !
其他同学给出的参考思路:
是
互助这道作业题的同学还参与了下面的作业题
题1: 什么是辐射热如上...[物理科目]
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热量传递的3种方式之一.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温度愈高,辐射出的总能量就愈大,短波成分也愈多.热辐射的光谱是连续谱,波长覆盖范围理论上可从0直至∞,一般的热辐射主要靠波长较长的可见光和红外线.由于电磁波的传播无需任何介质,所以热辐射是在真空中唯一的传热方式.
温度较低时,主要以不可见的红外光进行辐射,当温度为300摄氏度时热辐射中最强的波长在红外区.当物体的温度在500度以上至800度时,热辐射中最强的波长成分在可见光区.
关于热辐射,其重要规律有4个:基尔霍夫辐射定律,普朗克辐射分布定律,斯蒂藩-玻耳兹曼定律.维恩位移定律.这4 个定律,有时统称为热辐射定律.
物体在向外辐射的同时,还吸收从其他物体辐射来的能量.物体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与它的温度、表面积、黑度等因素有关.但是,在热平衡状态下,辐射体的光谱辐射出射度(见辐射度学和光度学)r(λ,T)与其光谱吸收比a(λ,T)的比值则只是辐射波长和温度的函数,而与辐射体本身性质无关,即
上述规律称为基尔霍夫辐射定律,由德国物理学家G.R.基尔霍夫于1859年建立.式中吸收比a 的定义是:被物体吸收的单位波长间隔内的辐射通量与入射到该物体的辐射通量之比.该定律表明,热辐射辐出度大的物体其吸收比也大,反之亦然.
黑体是一种特殊的辐射体,它对所有波长电磁辐射的吸收比恒为1.黑体在自然条件下并不存在,它只是一种理想化模型,但可用人工制作接近于黑体的模拟物.即在一封闭空腔壁上开一小孔,任何波长的光穿过小孔进入空腔后,在空腔内壁反复反射,重新从小孔穿出的机会极小,即使有机会从小孔穿出,由于经历了多次反射而损失了大部分能量 .对空腔外的观察者而言,小孔对任何波长电磁辐射的吸收比都接近于1,故可看作是黑体.将基尔霍夫辐射定律应用于黑体,有
可见,基尔霍夫辐射定律中的函数f(λ,T)即黑体的光谱辐射出射度.
题2: 一贴热有辐射吗超市卖的往身上一贴就热的一贴热有用吗?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吗?上面说的原理貌似没有任何副作用,但是真实情况是否真的依靠这个原理呢,有科学根据吗.厂家说没有危害,但众
厂家说的有时也不完全是放屁.类似这种产品用的时候只要注意不被烫伤,对身体不会有什么危害.从科学上说,凡是发热的物体都是在向外辐射红外线或者远红外线,37度的人体本身也是这样,所以不必担心这种辐射.
题3: 【冷发射与热发射】[物理科目]
热发射是指导弹在发射筒内点火,利用发动机的推力将导弹推出发射筒.
冷发射是指利用其它手段(基本都是压缩空气)先将导弹弹射出发射筒,达到一定高度后,发动机才点火.
题4: 热电子放射现象是什么是谁发现的[物理科目]
电子管的发明来源于普通照明的白炽灯泡,因当时白炽灯泡使用日久时,其玻璃内部会变黑,由此人们发现了热电子放射现象.如若在白炽灯泡内部置入一板状电极,在电极与灯丝之间加入正电,两电极之间便会有电流通过,此时灯丝和板状电极即构成了最简单的二极管,由于板状电极带正电被称为阳极.(起初,以其形状命名为板极或屏极),而发射电子带负电的灯丝被阴极.
于是得出结论,当金属本身温度升高到一不定期程度后,其表层原子中部分电子便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逸出金属表面.此现象被称为热电子放射.此时由于金属原子中最外层电子受原子核的束缚力较小,温度的升高使外层电子热运动加剧,当其达到摆脱原子核束缚的能量时,外层电子脱离原子核而逸出.而外层电子脱离原子核束缚所需能量被称为逸出功.由于每种元素的原子结构都不相同,所需的逸出功也不一样.同时也可以通过诸如摩擦、外加强电场、外界光线照射等让不同元素获得所需的逸出功,而形成摩擦带电、场致电子发射、光电子发射等现象.
题5: 光源都是热的发光吗?所谓的冷光源是相对而言还是真的冷呢?[物理科目]
冷光源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冷光灯的内壁上涂有一种十分薄的涂层,其中,最薄的涂层的厚度是光的波长的1/4,这样,使光在内壁上的反射光与涂层上的反射光发生干涉,使两束反射光的光程差是光的波长1/2的奇数倍,这样,就可以降低光的热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