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体定律由谁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由谁发现?】_物理_jxw416

编辑: admin           2017-15-06         

    自由落体定律的发现主要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的贡献.

    在十七世纪以前,物理学中有许多观念都是错误的,比如亚里士多德的落体观念.亚里士多德认为,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下落的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他的这种落体观念统治了人们近二千年,到了十七世纪初期,年青的伽利略在读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后,首先运用逻辑推理方法尖锐地指出了亚里士多德自由落体观念中的逻辑矛盾.他说,如果用一根绳子把两个重量不同的物体联系起来,那它们将以什么速度下落呢?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联系起来后,它们的重量是两物体重量之和,所以,它们的下落速度也应是两物体各自单独下落时的速度之和.另一方面,用绳子联系起来的两物体毕竟不是一个物体,重物体下落快,被轻物体拖了后腿,所以速度减慢;而轻物体原来下落慢,由于被重物体拖曳,则其速度应有所增加;很快两物体将以相同的速度下落,这个速度应是两物体各自单独下落时的平均值.这两个大相径庭的结论都是从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中推导出来的,可见亚里士多德的落体观念不足为信,是错误的

    其他同学给出的参考思路:

    伽利略!

    互助这道作业题的同学还参与了下面的作业题

    题1: 关于自由落体定律小红让两张相同的纸片,一张平展,另一张对折,同时从三楼由静止开始下落,发现两张纸片(同时或不同时)着地,此下落过程中两片纸做的(是或不是)自由落体定律,因为共[物理科目]

    不同时落地,因为两张纸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同,平展的下落慢.都不是自由落体,自由落体是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如果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相对于其所受的重力很小可以不计的话,可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像铅球从空中掉下就是自由落体,纸就不是,因为它所受的空气阻力相对于纸的重力是不可忽略的,你就写都受到空气阻力就行啦!

    题2: 自由落体定律由谁发现?[物理科目]

    伽利略

    题3: 什么是“自由落体定律”?“自由落体定律”是否与空气阻力有关?“自由落体定律”是否有其计算公式?“自由落体定律”目前是否仍有争议?[物理科目]

    内容:

    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也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理论上是要在真空中进行,因为要排除空气阻力对实验的影响.但也并非一定要,当物体重力远大于空气阻力时,实验误差很小可忽略,实验也可进行.也就是说自由落体定律是忽略了 空气阻力的

    我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 Vt=gt h=1\2(gt*t) Vt*Vt=2gh

    要说自由落体定律公式应该是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了

    即a=g

    只有对自由落体实验的争议,根据伽利略晚年的学生V.维维亚尼的记载,落体实验是在比萨斜塔上公开进行的,但在伽利略的著作中并未明确说明实验是在比萨斜塔上进行的.因此近年来对此存在争议.

    对这个定律本身都是承认的

    题4: 什么是自由落体定律?既然他说那个是静止,不过是不是阻力影响不大就行?要不然那个斜塔上的试验又不是在真空里做的.是不是只要阻力不太影响物体运动就行啊?我不懂啊,[物理科目]

    据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也与物体的质量无关,就人们所谈比萨斜塔的落体实验而言,大铅球与小铅球都会同时落地,同时击响地面的木板.而按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大铅球(m大)与地球M之间的引力(F大)应大于小铅球(m小)与地球M之间的引力(F小),故大铅球应该先落地,小铅球随后落地,伽利略自由落体实验的结果显然不能体现这种引力差异.即:

    (F大=G·m大M/r的2次方)>(F小=G·m小M/r的2次方)

    就同一个铅球m在同一高度h而言,如果在地球上落下的时间需要1秒,那么在月球上落入月面的时间就会大于1秒,这又能有效地体现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中的质量因素.即地球质量大于月球质量,故在吸引同一物体时,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g就会大于月球上的加速度g′.即:

    (g地=GM地/h的2次方)> (g′月=GM月/h的2次方)

    题5: 【伽利略发现的自由落体定律是什么?】[物理科目]

    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也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F大=G·m大M/r的2次方)>(F小=G·m小M/r的2次方)

  •   4
  • 相关文章

    红外线的应用
    哈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约为
    太阳从西边升起
    音速是多少
    一度电多少瓦
    压强公式
    温度计的使用
    听诊器原理
    密度单位换算
    机械效率公式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