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是长为l的金属杆】ab是长为L带电金属杆,则ab上电荷产生的静电场在P1,P2处场强大小E1..._物理_状元街0

编辑: admin           2017-15-06         

    P1处的场强为零

    金属是等势体,若此处场强不为零的话,那么金属杆上的两点就会有电势差(U=Ed),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此处场强为零.

    互助这道作业题的同学还参与了下面的作业题

    题1: ab是长为L带电金属杆,则ab上电荷产生的静电场在P1,P2处场强大小E1,E2关系如何?若是均匀带电细杆呢,两者的区别,[物理科目]

    先说区别,带点金属杆由于金属自身特质,稳定时电荷会分布于外表面,一般的绝缘杆则可能内部也有电荷分布.不过此问题应该也是将金属杆看做无限细的均匀线分布.此问题若是要严格计算,必须用微元法进行积分运算,这是大学物理的内容,若是中学,可以估算大小即可.根据叠加原理,p1点处场强可看做左边l/4段(称A),右边l/4段(B)和右边1/2段(C)共同作用结果,而p2点也同样,由于C对两点的作用大小一样(距离一样,对称关系),方向相反,因此,对p1点来讲,AB对其作用方向相反,大小相等,作用抵消,只剩下C作用,而p2点则多出了AB作用,因此从量值上讲更大.

    所以E2>E1

    huangy2200 同学,你的回答是错误的哈,请你仔细思考一下.

    题2: 【高二物理;这两个前提条件有什么不一样?1.ab是长为l的均匀带电细杆2.ab是带电的金属杆】[物理科目]

    先说区别,带点金属杆由于金属自身特质,稳定时电荷会分布于外表面,一般的绝缘杆则可能内部也有电荷分布.不过此问题应该也是将金属杆看做无限细的均匀线分布.此问题若是要严格计算,必须用微元法进行积分运算,这是大学物理的内容,若是中学,可以估算大小即可.根据叠加原理,p1点处场强可看做左边l/4段(称A),右边l/4段(B)和右边1/2段(C)共同作用结果,而p2点也同样,由于C对两点的作用大小一样(距离一样,对称关系),方向相反,因此,对p1点来讲,AB对其作用方向相反,大小相等,作用抵消,只剩下C作用,而p2点则多出了AB作用,因此从量值上讲更大.

    所以E2>E1

    题3: ab是长为l的均匀带电细杆,P1、P2是位于ab所在直线上的两点,位置如图所示.ab上电荷产生的静电场在P1处的场强大小为E1,在P2处的场强大小为E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E1>E2B[物理科目]

    答案是D,此人回答正确,但过程太麻烦,我来解释.

    把细杆看成左右相等的两段,左面的叫a,右面的叫b.(假定杆带正电)

    先看P1,因为题设中说是均匀带电细杆,又因为P1在a正中间,所以a对其不产生电场,E1由b产生,方向向左.

    再看P2,因为假定杆带正电,所以E2方向向右.大小可以看成由a和b在P2处产生的电场叠加.因为P1P2对于b来说对称,所以b对P2处的产生的场强大小也为E1,再加上a对P2处的产生的场强,所以E2>E1

    故选D选项

    注意:此题中电荷均匀分布,这是题目假定的前提条件.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题4: 如图所示,一对平行带电金属板倾斜放置,AB长度为L,金属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以水平速度v0进入两金属板之间,且做直线运动.小球到达B点后离开两板间的电[物理科目]

    1、小球在金属板间做直线运动,说明电场力qE和重力的合力在水平方向.则cosθ=mg/qE,电场强度E=mg/(qcosθ)

    2、AB之间,合外力F=mgtanθ,合外力做功W=mgLtanθ=0.5mv^2-0.5mv0^2,则v=sqrt(v0^2+2gLtanθ).这是进入磁场的速度.R=mv/qB=m*sqrt(v0^2+2gLtanθ)/qB

    3、AB阶段,重力不做功,电场力做正功W1=mgLtanθ,电势能减小.在圆形区域,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说明电场力与重力平衡.因此在圆形区域,电场力竖直向上,电场力做的负功与重力做的正功数值相等.重力做功W=mgh=mgR=m^2*g*sqrt(v0^2+2gLtanθ)/qB.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因此电势能变化量是m^2*g*sqrt(v0^2+2gLtanθ)/qB-mgLtanθ

    题5: 在一光滑金属框架上垂直放置一根长l=0.4m的金属棒ab在一个光滑金属框架上垂直放置一根长l=0.4m的金属棒ab,其电阻r=0.1Ω,框架左端的电阻R=0.4Ω,垂直框面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

    总电流I=E/R+r=0.4A

    ab 棒两端的电势差就是R上的电压(这是关键)Uab = R*I=0.16v

    在电阻 R 上消耗的功率 PR =I*I*R=0.064J

    在 ab 棒上消耗的发热功率 Pr =I*I* r =0.016J

    切割运动中产生的电功率就是总功率 P =PR+Pr=0.08J

  •   4
  • 相关文章

    红外线的应用
    哈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约为
    太阳从西边升起
    音速是多少
    一度电多少瓦
    压强公式
    温度计的使用
    听诊器原理
    密度单位换算
    机械效率公式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