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有哪些】_物理_迷迭逆夏174

编辑: admin           2017-15-06         

    科学方法有:

    1.等效法

    如:

    (1)在力的合成中,若干个共同作用的分力可以等同于作用效果相同的一个合力;相反,一个力也可以分解为作用效果相同的若干个分力;

    (2)在电路中,若干个电阻,可以等效为一个合适的电阻,反之,如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都利用了等效的思想;

    (3)在“曹冲称象”中用石块等效替换大象,效果相同;

    (4)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其中一根等效另一根的像.

    2.理想模型法

    如:

    (1)匀速直线运动,就是一种理想模型.在生活实际中严格的匀速直线运动是无法找到的,但有很多的运动情形都近似于匀速直线运动,按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大大简化了难度,得出的结果又具有极高的精度,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与实际相吻合;

    (2)杠杆也是一种理想模型,杠杆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受力的作用,都会引起或大或小的形变,可忽略不计,因此,我们就把杠杆理想化,认为它无形变;

    (3)汛期,江河中的水有时会透过大坝下的底层从坝外的地面冒出来,形成“管涌”,“管涌”的物理模型是连通器;

    (4)光线、磁感线都是虚拟假定出来的,但它们却直观、形象地表述物理情境与事实,方便地解决问题.通过磁感线研究磁场的分布,通过光线研究光线传播的路径和方向.

    3. 制变量法

    如:

    (1)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之间的关系;

    (2)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与压力和受压面积的关系;

    (3)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4)研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5)研究物体的势能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

    (6)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松紧、长短和粗细的关系;

    (7)研究电流与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即欧姆定律;

    (8)研究导体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9)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10)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的匝数和电流的大小的关系;

    (11)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的有关.

    4.实验推理法

    如:

    (1)研究牛顿第一定律;

    (2)研究真空中能否传声;

    (3)“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这一重要结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得出来的.

    5. 转换法

    如:

    (1)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即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来判断;

    (2)分子运动看不见、摸不着,不好研究,但可以通过研究扩散现象认识它;

    (3)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判断磁场是否存在时,用小磁针放在其中看是否转动来确定;

    (4)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时,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确定

    6. 类比法

    如:

    (1)研究电流时用水流比作电流;

    (2)用“水压”类比“电压”;

    (3)用抽水机类比电源;

    (4)研究做功快慢时与运动快慢进行类比等.

    互助这道作业题的同学还参与了下面的作业题

    题1: 【科学的观察方法有哪些?】[生物科目]

      (一)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x0d  全面观察是指对某一事物的所有方面都进行观察,既要注意到事物比较明显的特征,又要观察到事物比较隐蔽的特征;既要把握住事物的整体,又要考察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既要观察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又要了解事物发展某一阶段的特点,从而对事物有一个全面而彻底的了解.同时,客观事物是极其复杂的,要实现全面观察,就必须调动眼、耳、鼻、舌、身等各种感官进行视觉、听觉、嗅觉、肤觉、触摸觉、动觉等诸方面的协同观察.重点观察是相对全面观察而言的.它是指只对事物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作特别深入细致的观察.著名作家杨朔在谈到观察人的特点时说:“我们要特别注意观察那些性格上有特点的人.从他的外表、举动、语言以及生活习惯上掌握他的性格.”重点观察就是抓关键、抓重点,把注意力紧紧瞄准你要观察的对象.\x0d  (二)比较观察与解剖观察\x0d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有效方法.比较观察是把客观事物加以对照比较,找出相同点和相异点,即认识事物的“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解剖观察是把被观察对象的各种特性,各个侧面及各个组成部分分解开,仔细地加以观察.通过解剖观察,可以加深对事物的了解.\x0d  ( 三)顺序观察与侧面观察\x0d  顺序观察是按照事物的一定顺序进行的观察.客观事物总有其顺序,有其发展的过程.事物的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如事物的发展过程)、空间顺序(如远近、里外、上下、左右、前后等)、主次顺序、逻辑顺序等.观察时必须遵照一定的顺序,如由外到内、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整体.从心理学上讲,顺序观察有利于信息的存贮、编码和提取.侧面观察是对事物和对象的某一个侧面进行的观察.如作文中记一个人物在特定场合下的活动,摄影中拍摄一个特写镜头等.  (四)长期观察与短期观察\x0d  长期观察是指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某一事物或对象进行的较为系统的观察.比如,气象小组为了摸清当地的气候特点及规律,进行数年的观察记录,并从获得的气象材料中概括出该地区的气象特征及规律.长期观察具有时间久、连续性强等特点,这就要求有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直至获得预期的观察结果为止,切不能半途而废,更不能“三日打鱼,二日晒网”.长期观察本身就是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过程.短期观察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对某一事物或对象所进行的观察.例如作文课中,为了写日出,一大早起来仔细观察日出的景观.短期观察的事物往往稍纵即逝,所以,一定要抓住时机,认真仔细地观察思考,并及时做好记录.\x0d  (五)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x0d  直接观察是观察者亲自动手进行观察,或者实地考查.间接观察是利用别人观察所得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和概括,得出相应的科学结论.\x0d  (六)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x0d  自然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如学习植物学或动物学时,在大自然或动物园中,实地观察那些活生生的植物和动物.实验观察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进行的,如学习物理和化学时,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实际观察那些具体的物理或化学现象.\x0d  上述各种观察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我们可以根据观察的对象、时间和地点等条件,选择某种或某几种有效的观察方法.一般情况下,在同一时期内,可以以某一种观察方法为主,另一些方法为辅,让各种观察方法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观察活动也应该有主有次,突出重点,以便收到良好的观察效果.

    题2: 有哪些是艺术与科学结合的例子麻烦要具体例子哦,比如说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什么的

    哪里都是 小道我们平时吃的食物 大到住的房子城市 都是艺术与科技的结合

    题3: 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语文科目]

    所谓科学的研究方法,很明显就是科学工作者在从事某 项科学发现时所采用的方法.但是.这个过于简单的说明对 我们没有多大帮助.能不能对这个问题作出更详细的说明呢?好吧!我们可以描述一下这个问题的一个理想答案.(1)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当首先认识到问题的存在.例如,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首先应当注意到物体为什么会 像它所发生的那样进行运动,亦即物体为什么在某种条件下 会运动得越来越快(加速运动),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则会运 行得越来越慢(减速运动).(2)要把问题的非本质方面找出来,加以剔除.例如,一个物体的味道对物体的运动是不起任何作用的.(3)要把你能够找到的、同这个问题有关的全部数据 都收集起来.在古代和中世纪,这一点仅仅意味着如实地对 自然现象进行敏锐观察.但是进入近代以后,情况就有所不 同了,因为人们从那时起已经学会去模仿各种自然现象,也 就是说,人们已经能够有意地设计出种种不同的条件来迫使 物体按一定的方式运动,以便取得与该问题有关的各种数据.例如,可以有意地让一些球从一些斜面上滚下来;这样做时,既可以用各种大小不同的球,也可以改变球的表面性质或者 改变斜面的倾斜度,等等.这种有意设计出来的情况就是实 验,而实验对近代科学起的作用是如此之大,以致人们常常 把它称为“实验科学”,以区别于古希腊的科学.(4)有了这些收集起来的数据,就可以作出某种初步 的概括,以便尽可能简明地对它们加以说明,亦即用某种简 明扼要的语言或者某种数学关系式来加以概括.这也就是假 设或假说.(5)有了假说以后,你就可以对你以前未打算进行的 实验的结果作出推测.下一步,你便可以着手进行这些实验,看看你的假说是否成立.(6)如果实验获得了预期的结果,那么,你的假说便 得到了强有力的事实依据,并可能成为一种理论,甚至成为 一条“自然定律”.当然,任何理论或自然定律都不是最后定论.会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下去.新的数据,新的观察和新的实验 结果将不断出现,旧的自然定律将不断为更普遍的自然定律 所替代,因为这些新的定律不但能说明旧定律所能解释的各 种现象,而且还能说明旧定律所不能解释的一些现象.以上这些,正如我已经说过的,是一种理想的科学研究 方法.但是在真正的实践中,科学工作者并不需要像做一套 柔软体操那样一步一步地进行下去,而且他们通常也不这样 做.比起旁的事情来,像直觉、洞察力甚至运气这一类因素 常常更起作用.在整部科学史中充满了这样的例子.有不少 科学家仅仅根据很不充分的数据和很少一点实验结果(有时 甚至一点实验结果也没有),便突然灵机一动,得出了有用 的、合乎事实的论断.这样的论断,如果按部就班地通过上 述理想的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就可能要用好几年的时间才能 得到.例如,凯库勒就是在邮车上打瞌睡的时候,突然领悟到 苯的化学结构的.洛维则在半夜醒来的时候,突然得到了关 于神经刺激的化学传导问题的答案.格拉泽却由于无聊地凝 视着一杯啤酒,才得到了气泡室的想法.然而这是不是说,一切都是凭好运气得来的,根本不需 要动脑筋去思考呢?不,绝对不是的.这样的“好运气”只 有那些具有最好领悟力的人才会碰上,换句话说,有些人之 所以会碰上这样的“好运气”,只是因为他们具有十分敏锐 的直觉,而这种敏锐的直觉则是依靠他们丰富的经验、深刻 的理解力和平时爱动脑筋换来的.阿西莫夫《你知道吗?——现代科学中的一百个问题》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4年

  •   4
  • 相关文章

    红外线的应用
    哈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约为
    太阳从西边升起
    音速是多少
    一度电多少瓦
    压强公式
    温度计的使用
    听诊器原理
    密度单位换算
    机械效率公式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