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度】PAM离子度是什么意思_生物_唆孀彘
编辑: admin 2017-15-06
-
4
离子度,在阳离子絮凝剂中一般是指添加的阳离子单体多少,也可以理解为电荷密度.离子度决定产品价格,离子度越高絮凝剂产品质量越好.
分子量,意思就是絮凝剂分子链的长度,分子链越长,分子量越大.分子量大的不一定就好,小的也不一定就差,关键得结合脱水设备和污泥性质.比如带式压滤机,一般的话分子量就不能过高,如果分子量很高就可能导致滤布堵塞,影响脱水效果;再比如离心机,分子量要求就要高一点,要求絮团能够尽量耐剪切,所以要选择分子量相对较高的产品.
但是选择什么样离子度与分子量的产品合适,还是得做选型试验,先是小试(烧杯试验),然后中试(上机试验),最后才能确定最佳药剂.
湖北盛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法国爱森PAM的代理商 供应正宗法国爱森原厂原包装聚丙烯酰胺PAM 你可以咨询看看
互助这道作业题的同学还参与了下面的作业题
题1: 怎样检测聚丙烯酰胺离子度尽量具体一点啊主要是阳离子型的期待大虾出现[化学科目]
阳离子度测定方法
1 仪器和设备
1.1 磁力搅拌器
1.2锥形瓶(250ml)
1.3 棕色滴定管(10 ml)
2 药剂配制
2.1 0.1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
1.0.1mol/LAgNO3溶液的配制
在台秤上称取8.5gAgNO3,溶于500mL不含C1-的水中,将溶液转入棕色细口瓶中,置暗处保存,以减缓因见光而分解的作用.
2.0.1 mo1/LAgNO¬3溶液的标定
准确称取1.5-1.6 gNaCl基准物质于250mL烧杯中,加100mL水溶解,定量转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准确移取25.00mlNaCl标准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25mL水,1mL 5%K2CrO4溶液,在不断摇动下用AgNO3溶液滴定,至白色沉淀中出现砖红色,即为终点.
根据NaCl的用量和滴定所消耗的AgNO3标准溶液体积,计算AgNO3标准溶液的浓度.平行测定三次.
2.2 5%、10%K2CrO4指示剂;
分别准确称取2.50、5.00g K2CrO4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溶解,倒入试剂瓶中待用.
3 操作步骤
3.1 准确称取0.300g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溶于装有150ml蒸馏水的250ml锥形瓶中,搅拌使之完全溶解;
3.2 加入5滴10%的K2CrO4指示剂,在磁力搅拌器下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砖红色时为终点;
3.3 同时做空白试验.
4 结果计算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阳离子度
DC%=[M×N×(V-V0)]/(1000×W×固含量)*100%
V—样品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W—样品质量(g);
V0—空白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ml);
M—DMC和SMC平均分子量(201.6);
N—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题2: 聚丙烯酰胺离子度如何检测[化学科目]
用胶体滴定法测试聚丙烯酰胺的阳离子度,用胶体反滴定法和溴代十六烷基吡啶滴定法测试聚丙烯酰胺的阴离子度,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自制的聚丙烯酰胺进行官能团分析,并对常温条件下,pH值、指示剂用量、滴定速度以及聚合物残留乳化剂对离子度测定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当采用胶体滴定法测试阳离子度,pH=2~3,滴定速度约为25μL/s时,测试结果准确;而对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当采用反滴定法测定阴离子度时,在pH=9~10,滴定速度约为25μL/s时,测试结果准确;当采用溴代十六烷基吡啶滴定法时,只有在阴离子度大于30%时才可以准确测出样品的阴离子度.
题3: 聚丙烯酰胺厂家标的离子度是50%····这个50%具体指什么?[化学科目]
对于阳离子来说指的是离子度,对于阴离子来说指的是水解度.经研究水解度在35%时是酰胺的最佳水解度.此时的絮凝效果最好.当然也不是绝对的.
题4: 非离子聚丙烯酰胺524是什么意思[数学科目]
这个你得问厂家,有可能是测出的黏均分子量,但也有可能是厂家自己的编号(比如意思是水解度小于5%,分子量大于200万),所以还是问厂家比较好.
题5: 【聚丙烯酰胺分子量及离子度分别是什么】[生物科目]
聚丙烯酰胺分子量:
是指分子链的长度,分子量大不意味着性能就好,分子量小也不意味着性能就差,主要还是要看用途,如果在污水处理领域用来脱泥,还得结合脱泥设备和污泥性质,如果是用在传统的履带式压滤机,分子量很高可能会导致滤布堵塞,脱水性差等问题,影响脱水效果;如果用在离心式脱泥机,因其工作原理不同,分子量要求就要高一点,要求产生的絮团能尽量耐剪切,也可以理解为絮团要足够结实,所以要选择分子量较高的产品.
聚丙烯酰胺离子度:
是指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阳离子电荷密度,市场上流通的产品离子度一般在20%~50%,离子度越大分子量越小,同时也决定了产品价格,离子度也决定了絮团的紧密度、含水率等问题,但是在选择上,还是要通过实验选型,实验室的小试到上机放大试验,有时候需要反复试验,直到确定最佳药剂.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絮凝剂的选型也是如此,絮凝剂网欢迎广大网友咨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