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挑书】阅读短文《父亲挑书》的答案._语文_猫°剳
编辑: admin 2017-14-06
-
4
1.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父亲是个倔强的人,但并不像表面那么简单,很伟大,为了让“我”能够读书,宁愿付出一切.
2.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
答:本文围绕着书,来描写父亲的坚强,父亲的辛苦,父亲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却用行动用生活中点点滴滴来教育我.让我有志气,为了理想奋斗.
3.试端摩文中括号内句子的真正含义.
⑴做人不做浮漂草,要做水上捕鱼人.
做人不能甘心漂泊,要有自己的理想,要做有本事的“捕鱼人”
⑵我也像是借着这满天的星星发出的光前行了.
朝着自己的理想迈进
4.文章塑造父亲这一形象,除用了语言,行动描写,还有什么?请举例说明!
背景描写,通过作者的回忆来塑造父亲坚强的一面:我很清楚父亲此刻的心情.中学时我因母亲病逝,被迫从滇东北转到滇东南就读.6年多来,父亲都是形单影只地过着独身生活,一大把年纪了,仍起早贪黑地劳作,其苦不言而喻.
5.《父亲挑书》第二段写我潇洒的要命有什么作用
反衬父亲挑书时的艰苦.同时,暗下铺垫:我的潇洒源自于父亲的艰辛付出,是父亲的默默付出,才有我的今天“潇洒”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
本文通过对父亲挑书这一事件的前后过程及其对“我”的望子成龙的期望而甘愿默默付出这一感情描述,歌颂了无私的父爱,及表达对父亲“踏实做人,实在做事”这一愿望的实践决心.
7.第4段中的“做人不要做浮漂草,要做水上捕鱼人.”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含义是:踏实做人,实在做事
8.本文的写作顺序,从全文看是-----------,第三段则是-------------.
顺叙 插叙
9.从表达方式看,全文以-----------为主,兼用了----------------------.
记叙 抒情和议论
10.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词语填在括号里.
(1)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 )
(2)形容声音时高时低而和谐. ( )
1赋予 2.悠扬
11.怎样理解“希望赋予人的力量是何等的巨大啊!”
父亲因我上学而高兴为我挑起沉重的书
12.第6段中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承上,解释上文,并强调.
13.文中插叙是哪里,作用是什么
第3段,突出表现了父亲的辛苦与对我上学的支持和爱,衬托出父亲对于深沉的情感.
其他同学给出的参考思路:
1.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父亲是个倔强的人,但并不像表面那么简单,很伟大,为了让“我”能够读书,宁愿付出一切。
2.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
答:本文围绕着书,来描写父亲的坚强,父亲的辛苦,父亲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却用行动用生活中点点滴滴来教育我。让我有志气,为了理想奋斗。
3.试端摩文中括号内句子的真正含义。
⑴做人不做浮漂草,要做水上捕鱼人。
...
展开
互助这道作业题的同学还参与了下面的作业题
题1: 【父亲挑书阅读答案】[语文科目]
1.文中父亲是一个淳朴、勤劳的农民.他善良、正直、有点固执,深爱着自己的儿子.
2.文章主要记叙了一个雨夜,白发的父亲为“我”挑书的感人故事,赞颂了父亲深沉无私的爱以及对“我”的希望和鼓励,表达了“我”要继续努力、积极进取的决心.
3.④段画线句子含义:做人不能虚浮,要脚踏实地,多做实事.⑥段画线句子含义:“我”感受到了父亲所给予我的激励,努力向前.
4.“白发苍苍”、“修长的身子”、背“压成弓形”等.
题2: 【父亲挑书】[语文科目]
1.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父亲是个倔强的人,但并不像表面那么简单,很伟大,为了让“我”能够读书,宁愿付出一切.
2.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
答:本文围绕着书,来描写父亲的坚强,父亲的辛苦,父亲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却用行动用生活中点点滴滴来教育我.让我有志气,为了理想奋斗.
3.试端摩文中括号内句子的真正含义.
⑴做人不做浮漂草,要做水上捕鱼人.
做人不能甘心漂泊,要有自己的理想,要做有本事的“捕鱼人”
⑵我也像是借着这满天的星星发出的光前行了.
朝着自己的理想迈进
4.文章塑造父亲这一形象,除用了语言,行动描写,还有什么?请举例说明!
背景描写,通过作者的回忆来塑造父亲坚强的一面:我很清楚父亲此刻的心情.中学时我因母亲病逝,被迫从滇东北转到滇东南就读.6年多来,父亲都是形单影只地过着独身生活,一大把年纪了,仍起早贪黑地劳作,其苦不言而喻
题3: 【《爱买书的爸爸》阅读短文答案】[语文科目]
试作答如下:
1.“光荣下岗”:衣服穿得太久,实在不能再穿了
“偷偷摸摸”:背着妈妈买书,不让妈妈发现
2.臭不可闻,望而却步,心照不宣,发愤图强,行尸走肉
3.《史记》 司马迁,《悲惨世界》雨果
4.爸爸的读书有选择,对那些他认为格调不高的书籍嗤之以鼻,坚决不看.
5.(1)爸爸从来都是喝劣酒,抽孬烟,但买书都是品位极高的,全都是名著,已经买了几百册.(2)爸爸生活上极其简朴,而爸爸买书却十分豪爽,一买就是几十元甚至上百元.
6.有关系,正因为爸爸爱爱读书爱买书,所以他对我们姐弟俩的影响也非常大,使我们也爱读书,从而也更加体现出爸爸花钱买书是物有所值的,对书籍的热爱是非常值得赞赏的.
7.提纲:
a.概述爸爸是个爱读书的人
b.阐述爸爸为什么爱读书,可以结合具体事例写,如爸爸从书中获得了知识,从而在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又如爸爸用书中所学武装了自己的头脑,成为一个智者,办事聪明,遇事冷静,并从精神上得到了最多的满足.
c.爸爸从书中得到了快乐,将一如既往地热爱读书,活到老,读到老.
题4: 父亲挑书结合全文内容,请你回答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1.结合全文内容,请你回答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2.文章第四段开头在“话”之前加了“重复着那句重复了多年的”这样一个修饰语,能[语文科目]
韫T0T我也找不到.杯具了.我Q又崩了.
题5: 【父亲和书这篇文章有怎样的思想感情?】
语文书上有一篇课文,叫《爸爸和书》.讲的是“我”小时候,爸爸为了使“我”成为热爱学习的人,在家里生活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为“我”买书的事.
文章中的“我”,小时候也是个十分懂事的孩子.为了省钱买《皇帝的悲哀》这本书,宁愿不坐汽车,和爸爸一起冒着呼啸的寒风,走了好远好远的路,步行回家.虽然“冷得发抖”,但他却认为:“买书比坐汽车强!”他把这本来之不易的书,看得比什么都珍贵.
读了这篇课文,我不由得一阵脸红.文章中的“我”是多么爱读书啊!一本破烂不堪的童话书,他却如获珍宝,经常缠着爸爸一遍一遍地给他念,并从中懂得了读书的乐趣.想想自己,真是太惭愧了!家里的书架上摆满了书,有爸爸的、姐姐的,还有爸爸、妈妈专门给我买的.但这些书,有几本自己反复读过?有些书可能连翻也没有翻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自己写作文时,想用一些好词好句,经常抓耳挠腮,不知所措,这时才知道读的书太少了.这倒不是自己没有时间看书,而是平时没有抓紧时间,把好多时间用来玩耍、看电视、打电脑游戏了.真是太可惜啦!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准备给自己订一个学习计划:每天中午吃完饭,不打电脑游戏,坚持看半个小时的课外书;每天晚上做完作业、练完大字后,坚持看《小学生作文》和《成语故事》;明年再让妈妈给我订一份《小学生作文报》,使自己从小就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成为一个热爱学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