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编辑: admin           2017-09-03         

      《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1],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2],援玉桴[3]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4];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5];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6];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注释】:

      [1]:音“航”.

      [2]:音“老.”

      [3]:音“扶”.

      [4]:音“墅”.

      [5]:音“从”.

      [6]:音“隆”.

      【主要思想内容简析】:

      此篇是祭祀保卫国土战死的将士的祭歌.诗中不仅歌颂了他们的英雄气概和壮烈的精神,而且对

      雪洗国耻寄予热望,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高尚感情.

      【写作特色】:

      本篇写作从敌胜我败着笔,反映了楚国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清人蒋骥在《山带阁注楚辞》中

      论及此篇是指出:“怀襄之世,任谗弃德,背约忘亲,以至天怨神怒,国蹙兵亡,徒使壮士横尸

      膏野,以快敌人之意.原盖深悲极痛之.

      本诗分为两段.

      第一段写战场激战

      第二段热情礼赞为国捐躯的战士.

      在此诗中,屈原将动态过程的描述和静态雕像的刻画紧密结合;在动态过程中的描述中将大场面的

      鸟瞰同局部特写紧密结合;在静态雕像的刻画中将外形描绘同精神赞美紧密结合;而这种结合过程有同战争的步步展开、诗人感情的层层发展协调一致.

      【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本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 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屈原《国殇》的主题是什么?希望字数精简一点,最好不超过50字,[语文科目]

    这首诗歌是祭祀保卫国土战死的将士的祭歌,歌颂了将士的英雄气概和壮烈的精神,对雪洗国耻寄予热望,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高尚感情.

    类似问题2:怎样好背屈原国殇

    先通过翻译理解其意思

    屈原九歌(十)国殇

    操吾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屈原九歌(十)国殇 (原格式今译)

    《赴国难》

    执金戈兮披铁甲,战车交兮短兵接.

    旗蔽日兮敌如云,箭交射兮土争先.

    冲入阵兮突防线,左马死兮右马伤.

    陷两轮兮绊四马,挥玉锤兮擂战鼓.

    天地暗兮声势壮,残杀尽兮尸横野.

    征不回兮去不还,平原广兮路遥远

    倚长剑兮握强弓,身首离兮雄心在.

    既勇敢兮又威武,志刚强兮不可犯.

    身虽死兮精神存,忠魂烈兮为鬼雄.

    类似问题3:屈原国殇翻译+字词+通假[语文科目]

      原诗及注释

      原诗:

      操吴戈兮被犀甲(1),车错毂兮短兵接(2).

      旌蔽日兮敌若云(3),矢交坠兮士争先(4).

      凌余阵兮躐余行(5),左骖殪兮右刃伤(6).

      霾两轮兮絷四马(7),援玉枹兮击鸣鼓(8).

      天时坠兮威灵怒(9),严杀尽兮弃原野(10).

      出不入兮往不反(11),平原忽兮路超远(12).

      带长剑兮挟秦弓(13),首身离兮心不惩(14).

      诚既勇兮又以武(15),终刚强兮不可凌(16).

      身既死兮神以灵(17),魂魄毅兮为鬼雄(18)!(最后一句也有子魂魄兮为鬼雄.)

      注释:

      (1)吴戈:战国吴地所制的戈(因制作精良锋利而著名).操:拿着.被:通“披”.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铠甲.(2) 毂:(gǔ) 车的轮轴.错毂;指两国双方激烈交战,兵士来往交错.毂是车轮中心插轴的地方.短兵;指刀剑一类的短兵器. (3)旌:(jīng)旌蔽日兮敌若云;旌旗遮蔽了太阳,敌兵好像云一样聚集在一起.旌:用羽毛装饰的旗子. (4)矢交坠兮士争先;是说双方激战,流箭交错,纷纷坠落,战士却奋勇争先杀敌.矢:箭.(5)凌:侵犯.躐(liè,音“列”):践踏.行(háng):行列. (6)左骖(cān):古代战车用四匹马拉,中间的两匹马叫“服”,左右两边的叫“骖”.殪(yì义):缁地而死.右:指右骖.刃伤;为兵刃所伤.(7)霾两轮兮絷四马:意思是把(战车)两轮埋在土中,马头上的缰绳也不解开,要同敌人血战到底.霾(mái,埋).通“埋”.絷(zhí,直);绊住.援,拿.玉枹,嵌玉饰的鼓槌. (8)援玉枹(fú)兮击鸣鼓:主帅鸣击战鼓以振作士气.援:拿着.枹:用玉装饰的鼓槌. (9)天时:天意.坠:通“怼”(duì),恨.威灵怒:神明震怒. (10)严杀:酣战痛杀.弃原野;指骸骨弃在战场上. (11)出不入兮往不反;是说战士抱着义无反顾的必死决心. (12)忽:指原野宽广无际.超:通“迢”. (13)挟 (音“鞋”);携,拿.秦弓:战国秦地所造的弓(因射程较远而著名).(14)首身离:头和身体分离,指战死.惩:恐惧,悔恨.(15) 诚:果然是,诚然.武,力量强大. (16)终:始终. (17)神以灵:指精神永存. (18)魂魄毅兮为鬼雄:一作"子魂魄兮为鬼雄",子:指战死者.鬼雄:鬼中雄杰.

      通假字

      被 通“披” 霾 通“埋” 反 通“返”

      译文

      手拿干戈啊身穿犀皮甲,战车交错啊刀剑相砍杀.

      旗帜蔽日啊敌人如乌云,飞箭交坠啊士卒勇争先.

      犯我阵地啊践踏我队伍,左骖死去啊右骖被刀伤.

      埋住两轮啊绊住四匹马,手拿玉槌啊敲打响战鼓.

      天昏地暗啊威严神灵怒,残酷杀尽啊尸首弃原野.

      出征不回啊往前不复返,平原迷漫啊路途很遥远.

      佩带长剑啊挟着强弓弩,首身分离啊壮心不改变.

      实在勇敢啊富有战斗力,始终刚强啊没人能侵犯.

      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赏析之一

      全文总述

      《九歌》中的《国殇》,是一首追悼为国牺牲的将士的挽歌.据说,诗人是为楚怀王十七年(前312),秦大败楚军于丹阳、蓝田一役而写(当然,不同的说法也很多).

      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一次战役的经过:将士们身披犀甲,手持吴戈,人人奋勇争先,与敌人展开了短兵相接的战斗.只见战旗遮盖住太阳,战鼓震天动地.流矢在阵地上纷纷坠落,双方战车交替,车轮深深地陷入泥土中,四匹马挣扎着,还是拉不起来.由于敌军众多,我军伤亡惨重,左侧的边马倒下了,右侧的边马也被兵刃杀伤.壮士们身佩长剑,腋夹秦弓,捐躯于寥廓超远的疆场.

      诗人热烈地礼赞道:英雄们真是意志刚强、武力强大,身虽死而志不可夺!他们死而有知,英灵不泯,在鬼中也是出类拔萃的英雄!

      背景介绍

      此诗是屈原在民族危亡年代所作,爱国主义精神在诗中得到充分体现.全诗极写卫国壮士在战斗中勇武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讴歌他们为维护祖国尊严、解除人民灾难而献身的精神.慷慨悲壮的歌唱,不仅寄托了对阵亡士卒的哀思,而且表达了诗人与祖国同休戚、共命运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激情,有力地说明,诗人和人民大众爱憎态度是完全一致的.

      艺术手法

      全篇着力描写了复杂、壮阔的战斗场面,将战场上的静物如“吴戈”、“犀甲”、“长剑”、“秦弓”以及战车、战马、战鼓、战旗等,都进行了动态的描写.诗人运用富有特色的“操”、“被”(披)、“蔽”、“躐”、“殪”、“霾”(埋)、“援”、“击”、“带”、“挟”等单音动词,分别描摹士兵的装束、动作、士气和战斗的进程,传神地表现了将士们的英雄本色,渲染了战争的残酷.栩栩如生的描写,为最后四句点晴式的议论文字做了极为形象的铺垫与展示.

      为了突出事物的形象性,在全篇整齐的尾带“兮”字的句式中,有些句内采用对照映衬的手法,从两方面把意思表达得完整而深刻:“左骖殪兮右刃伤”,表现了在敌众我寡形势下,我方付出惨重代价;“出不入兮往不返”,说明了战士们慷慨出征,义无反顾;“首身离兮心不惩”,写出了烈士们身虽死而志不屈;“诚既勇兮又以武”,从精神和武艺两方面评价烈士的勇敢和善战;“身既死兮神以灵”,赞颂壮士虽死,英灵不灭.为了求得形象的精确性,诗人用最贴切的语言刻画事物的情状,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充分显示出诗人的艺术表现力是多么惊人.

      《国殇》是爱国主义的壮烈诗篇,内容悲壮,现实感强,风格雄浑、刚健,具有崇高而壮丽的阳刚之美;布局谨严,阔大,以短小的篇幅写出了大场面,大气象,成为传颂千古的名作.

    类似问题4:英语翻译有谁知道国殇的翻译啊,帮个忙!

    参考译文:

    手拿着长戈啊,身穿着铠甲,

    战车轮毂交错啊,短兵器相拼杀.

    旌旗遮日啊,敌兵多如麻,

    箭矢交互坠落啊,战士冲向前.

    敌侵我阵地啊,践踏我队形,

    驾辕左马死啊,右马又受伤.

    战车两轮陷啊,战马被羁绊,

    战士举鼓槌啊,击鼓声震天.

    老天也怨恨啊,众神皆愤怒,

    战士被杀尽啊,尸体弃荒原.

    英雄们此去啊,不再回还,

    原野空茫茫啊路途太摇远.

    佩带着长剑啊,夹持着秦弓,

    身首已分离啊,忠心永不变.

    战士真勇敢啊,武力又威猛,

    刚强彻始终啊,士气不可侵.

    将士身虽死啊,精神永世存,

    您的魂魄在啊,鬼中称英雄.

    类似问题5:屈原的《国殇》的解释要具体点,不是译文,是除了译文外,还要有具体字的解释,[语文科目]

      【屈原 国殇原文】

      操吴戈兮被犀甲(1),车错毂兮短兵接(2).

      旌蔽日兮敌若云(3),矢交坠兮士争先(4).

      凌余阵兮躐余行(5),左骖殪兮右刃伤(6).

      霾两轮兮絷四马(7),援玉枢兮击鸣鼓(8).

      天时怼兮威灵怒(9),严杀尽兮弃原野(10).

      出不入兮往不反(11),平原忽兮路超远(12).

      带长剑兮挟秦弓(13),首身离兮心不惩(14).

      诚既勇兮又以武(15),终刚强兮不可凌(16).

      身既死兮神以灵(17),魂魄毅兮为鬼雄(18).

      【屈原介绍】

      屈原(约公元前340一前278年),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名平,战国中期楚国人.他生活在楚国由强盛走向衰落的怀王和顷襄王时期.年轻时曾得到楚怀王的信任,做过楚国的左徒(官名),参与国家大事.他学识广博,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为了振兴楚国,进而统一中国,他积极主张对内任用贤能,修明法度,富国强兵;对外联齐抗秦.他的政治主张和活动触犯了腐朽贵族集团的利益,受到诬陷和排挤,被昏庸不察的怀王免职流放到汉水北部.后曾做过负责管教王族子弟的三阊大夫.顷襄王时又被流放到长江南部.大约在公元前二七八年,楚都郢城被秦军攻陷.他看到祖国山河破碎,痛感国家政治黑暗,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于农历五月五日,怀着满腔忧愤,投汨罗江(在今湖南省汨罗县)自杀.

      他的作品有《九歌》、《离骚》、《九章》、《天问》、《捂魂》等,大部分是流放中写的.这些作品,真实地反映了楚国的社会现实和楚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深刻地表现了他的进步的政治理想和正直的人生态度,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腐朽反动的政治势力,抒写了爱国爱民的炽烈情怀;激情澎湃,气概非凡,想象奇幻,语言瑰丽,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积极浪漫主义的光辉起点,刘我国文学的发展声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史记》第八四卷有传.

      【屈原 国殇注释】

      (1)操;拿着.吴戈;战国时吴国制造的一种特别锋利戈.谈:通“披”.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铠甲.(2)车错毂;指两国双方激烈交战,兵率来往交错.毂是车轮中心插轴的地方.短兵;指刀剑一娄的短兵器.(3)旌蔽日兮敌若云;旌旗遮蔽了太阳,敌兵象云一样聚集在一起.旌:用羽毛装饰的旗子.(4)矢交坠兮士争先;是说双方激战,流箭交错,纷纷坠落,战士却奋勇争先杀敌.矢:箭.(5)凌:侵犯.躐(舱列):践踏.行:行列.(6)左骖(can):古代战车用四匹马拉,中间的两匹马叫“服”,左右两边的肼“骖”.殪(yi义):缁地而死.右:指右骖.刃伤;为兵刃所伤.(7)霾两轮兮絷四马:意思是把(战车)两轮埋在土中,马头上的缰绳也不解开,要同敌人血战到底.霾(埋).通埋.絷(直);绊往.(8)援玉袍兮击鸣鼓:主帅鸣击战鼓以振作士气.援:拿着.袍;鼓褪.(9)天时:天意.怼(对):怨.威灵怒:神曼震怒.(10)严杀:酣战痛杀.弃原野;指骸骨弃在战场上.(11)出不入兮往不反;是说战士抱着义无反顾的必死决心.(12)忽:指原野宽广无际.超:通迢.(13)挟 (鞋);携,拿.秦弓:战国秦地所造的弓(因射程较远而著名).(14)首身离:头和身子分离,指战死.惩:恐惧,悔恨.(15) 诚:果然是,诚然.(16)终:始终.(17)神以灵:指精神永存.(18)鬼雄:鬼中英雄.

      【屈原 国殇说明】

      《国殇》是《九歌》中的一篇,是追悼为国捐躯的将士的祭歌.国殇(shang伤):指为国牺牲的将士.楚怀王在位期间,楚国同秦国几次较大的战争,大多是楚国抵御强敌的自卫战争.在这首诗中,诗人对为国捐躯的将士的英雄气概和威武不屈的崇高品质,给予高度评价,赞美他们活着是人中的英雄,死了是鬼中的豪杰.热情歌颂了楚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毅的性格.这首诗尽管是直赋其事,但既有比喻,又有想象,把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和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融汇在全诗之中.风格悲壮,情调激昂,是《九歌》中一篇很有特色的作品.

      译文:手拿吴戈啊身穿犀皮甲,战车交错啊刀剑相砍杀.旗帜蔽日啊敌人如乌云,飞箭交坠啊士卒勇争先.犯我阵地啊践踏我队伍,左骖死去啊右骖被刀伤.埋住两轮啊绊住四匹马,手拿玉槌啊敲打响战鼓.天昏地暗啊威严神灵怒,残酷杀尽啊尸首弃原野.

      出征不回啊往前不复返,平原迷漫啊路途很遥远.佩带长剑啊挟着强弓弩,着身分离啊壮心不改变.实在勇敢啊富有战斗力,始终刚强啊没人能侵犯.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   4
  • 相关文章

    节操是什么意思_现在的你还有节操吗?
    冬至是什么意思_从一个新颖的角度剖析冬至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句话既励志又充满正能量
    歌舞韵律 语言文字的另类灵性沟通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心境之局
    椰子水 椰子汁 椰树之美
    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后感
    文学哈姆雷特内心深处的对话To be or not to be你怎么解读?
    【关于动作描写的美文】关于描写动作的句子请大家看好,是句子,不要一
    【难忘的一节语文课作文】【《一节难忘的语文课》450字作文】百度作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