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闻同郡杨时得河南程氏学,慨然慕之,及时为萧山令,
编辑: admin 2017-03-03
-
4
1.听到来自同一个郡的杨时掌握了河南二程的理学经要,于是前往学习.因杨时是萧山令,罗从彦便徒步前往.
2.杨时详细的考察了罗从彦,非常高兴的说:“只有罗从彦可以一起论道.”于是愈加对罗从彦亲厚待之.杨时有学生一千多人,没有一个能和罗从彦相比.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英语翻译御孙曰.俭,徳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 徳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
御孙说:“节俭(是各种好)品德的共(有特点);奢侈(是各种)罪恶中的大(罪).”“共”(就是)“同”,(是)说有(好)品德的人都是由节俭而来的.(因为如果)节俭就少贪欲.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不为外...
类似问题2:英语翻译多王子弟,至于大强,辄为不轨,上则为社稷,下则骨肉相残.诚欲上宗庙,下全诸王.明鉴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语文科目]
原文:昔汉初兴,多王子弟,至于大强,辄为不轨,上则几危社稷,下则骨肉相残,其后惩戒以为大讳.
翻译:当初汉代刚刚举起之时,封了许多子弟为王.他们势力强大后,就开始作乱图谋不轨,上则几乎危害国家,下则兄弟之间骨肉相残,其后加以惩罚戒备,认为诸王势力加强是国家之大忌.
原文:诚欲上安宗庙,下全诸王
翻译:实际上是要上使国家安定,下则保全诸王
原文:明鉴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翻译:明镜用来照形,知古为了知今
类似问题3:英语翻译方天下无事,忽厚敛以伤国体,一不可[政治科目]
天下刚刚没有什么事(或没什么动乱),马上就收重税来伤害国家的根本,这是第一不可的理由
类似问题4:英语翻译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历史科目]
这是歌谣,不是古文.
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小脚):写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在这里破、烂、洋烟袋反映清末民初出传统的文化生活的变迁.“破戏台,烂秀才”说明传统习俗受到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前两个指交通通讯的进步,后一个是说接受新式教育的女生不再缠足,变成了大足板子.说明出当时山西的传统习俗收到了冲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极大的改变,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类似问题5:文言文求翻译 速度予三五岁时最愚,夜中见星斗阑干,去人不远,辄欲以竹竿击落一星代灯烛.于是乘屋而叠几,手长竿撞星不得,则反仆于屋,折二齿焉,幸犹未龀,不致终废啸歌也.又尝随先太恭人[语文科目]
我三五岁的时候最愚笨,夜晚看星斗纵横交错的样子(繁多),距离人不远,就想用竹竿打落一颗星来代替灯烛.于是爬上屋顶叠了几张椅子,手伸长了竹竿不仅没有碰到星星,却反而扑到了地上,断了两颗牙齿,幸好还没有换牙,不至于终身不能呼喊唱歌.又曾经跟随祖先太恭人出城到一个善良人的园亭中去喝茶,才看见郊外平坦开阔处天与地合成一线,不禁大喜而大叫,劝驾马人抽打马快速的奔弛到天尽处的地方,试着摸了一下,应当与寻常的石头不同,然后调转车头与某氏吃饭还不算迟.太恭人怒中带笑着说:痴儿,我带着你从江西来了一整年了,行了万里,还不知道天的尽头在哪儿,你想要摸到天再来吃饭吗!我们今天的人仅仅居住在这座山峰,距离人间还不一万丈,却已经沾沾自喜来炫耀它的高度,这样的愚昧也正与孩时的愚笨差不多了.随便写了来自我安慰,来博得大家的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