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的今义是什么-文人-历史学习资料

编辑: admin           2017-27-02         

    古代汉语中秀才有两个意思:两汉魏晋时期“秀才”是察举制的一个名目,用来推举有才华的人,李密《陈情表》“前太守臣荣举臣秀才”;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成熟,秀才就是功名的一种,一般指通过了县试的生员,秀才有资格去考举人.古代的秀才也泛指读书人

    现代汉语中“秀才”一般是对学生或有学问的人的戏称.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文人七件事是啥?

    琴棋书画诗酒茶

    类似问题2:富贵不伦,文人不义[语文科目]

    富贵不伦,文人不义,这是借用庄子《齐物论》中“有伦、有义、有分、有辩”的论点.

    伦是“论”,即理之论,是义理、道理的意思.富贵不伦,就是说富贵的人奸诈而不讲道理,泛指绅商致富无所不用其极,无商不奸,这和古代商人被鄙视为“商蠹子”(蛀虫、腐虫)的地位和看法一致.

    义,就是道义的意思,文人不义,就是说文人不通道义,泛指士子寒窗学文只为出仕、千里当官只为财,文人当心怀天下苍生疾苦的使命抛诸脑后,而只记得为帝王做事,不问大义.

    富贵不伦,文人不义,就是反应古代士商两道黑暗现实的箴言.

    类似问题3:秀才是什么学位

    以明清科举为例,所有士农工商行列的人都可以参加科举.科举按照由低到高,分别是院试 乡试 会试 殿试.通过院试的称为秀才,就是优秀的人才,等于就是拿到了国家承认学历.秀才就可以参加乡试,通过了就是举人;举人可以参加会试,通过了就是贡士;贡士可以参加殿试,通过了就是进士.进士就可以当官,至少是个县令.

    许多人总拿当时的科举和今天的高考相比,不对,其实科举好比今天的公务员考试.秀才是国家的初级公务员,享受免徭役,免税赋等待遇.

    类似问题4:什么是秀才?[历史科目]

    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下诏求贤,云:“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茂”本作“秀”,东汉人避光武讳,改作“茂”.举秀才始此.南北朝最重此科.当时虽出自荐举,也有策问.《北堂书钞》引《晋令》,“策秀才,必五策皆通,拜为郎中.”隋、唐科举制亦有秀才科.唐初,秀才科第最高,从武德到永徽,每年秀才不过一、二人.高宗永徽二年(651),停秀才科.后玄宗、代宗时,几次恢复,旋即停止,所得之人极少.明太祖时,曾举秀才数人,如洪武四年(1371)以秀才丁士梅为苏州知府,十五年以秀才曾泰为户部尚书,此均系辟举,不是科举之士.后乃专用以称府、州、县学的生员.

    秀才原本指称才能秀异之士,与《礼记》所称「秀士」相近,是一种泛称,并不限於饱读经书.及至汉晋南北朝,秀才变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唐初科举考试科目繁多,秀才只是其中一科,不久即废.与此同时,秀才也习惯地成了读书人的通称.宋代各府向朝廷贡举人才应礼部会试,沿用唐代后期之法,先进行选拔考试,其中凡应举选拔考试,以争取举荐的,都称为秀才.《水浒传》以王伦为「不第秀才」,有轻蔑的意思,指他觅举未成,在选拔考试中名落孙山.宋代秀才名衔,无论经过考试取得;但明清时代则不同,秀才得来不易,必须通过几重考试关隘才可,而且秀才最后也不一定能够应举.

    类似问题5:秀才们有很多爱好,但有四样是他们必须会的,又称为秀才四义,请问有知道的吗?[数学科目]

    琴棋书画

  •   4
  • 相关文章

    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
    初级经济师考试
    执业医师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
    AP考试
    CCIE考试
    营养师考试
    bec考试
    gre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