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和感觉的差异】心理学问题:比较注意、感觉、知觉、观察的异同_
编辑: admin 2017-21-06
-
4
知觉研究方法与注意过程
格式塔方法
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格式塔心理学更强调内在结构-----先天的----在知觉经验中的作用.格式塔的概念大致是形式、整体、结构或本质的意思.格式塔心理学提出整体大于局部之和,是对心理学原子论观点的挑战.例如,当你听音乐的时候,尽管它是由孤立的音符组成,但你仍然知觉到的是整体的悦耳旋律.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对世界的这种整体知觉的产生是由大脑皮层被组织成用这种方式来工作.你用这种方式来组织感觉信息,是因为对大脑特定的结构和生理来说,这是一种最经济简单的组织感觉输入方式
赫尔姆霍兹的经典理论
1866年,赫尔姆霍兹赞成经验----或者说后天----在知觉中的重要性.他的理论强调智力加工在解释常见的能兴奋神经系统的两可刺激中的作用.通过运用对环境的先验知识,观察者提出关于事物存在方式的假设或推论.例如,你会把四条腿穿过树林的动物看成是狗而不是狼.因此,知觉是一个归纳的过程,是从特殊的影象推断其所表达的一般客体和事件类别.由于这种过程处于你的意识知觉以外,故赫尔姆霍兹把它称为无意识推理(unconscious inference).通常这些推论过程很管用,然而当特殊情况允许对同一种刺激有多重解释或者当要求做出新的解释而观察者却仍喜好旧的、熟悉的解释时,错觉就会产生.
赫尔姆霍兹的理论把知觉分解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分析阶段----感觉器官把物理世界分析成基本的感觉.在第二阶段----整合阶段----你把这些感觉单元整合成对客体和其属性的知觉.赫尔姆霍兹的理论认为,你是在对世界的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去解释感觉.你的解释事实上是对知觉有根据的猜测.
吉布森的生态光学
詹姆斯.吉布森和埃莉诺.吉布森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影响的研究知觉的方法.吉布森认为可以通过对现时周围环境或生态的分析更好地理解知觉,而不是把知觉理解为有机体的结构.正如一为作家所指出的那样,吉布森的方法"不是问你的头脑里有什么,而是问你的头脑在什么里面"特别是,吉布森的生态光学理论把注意集中在外界刺激的属性而不是你知觉刺激的机制.这种观点与先前所有的理论有很大不同.吉布森的思想强调感知是对环境的一种积极的探索.当一个观察者在环境中移动时,视网膜上的刺激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不断变化的.生态光学理论试图确定对一个移动的观察者的眼睛有用的环境信息.吉布森派的理论家认为知觉系统是在复杂和变化的环境中积极的活动----寻找食物、水、配偶和避难所----生物体内进化而来的
按照吉布森的观点,"我们如何认识这个世界"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你可以直接提取来自环境的感觉信息中的不变性或稳定性.没有必要去假设更高水平的知觉推论系统----知觉是直接的尽管环境中每个客体视网膜像的大小会随着客体的距离和视角而改变,但这些变化不是随机的,而是系统的,物体反射光的某些属性在各种视角和视距条件下是保持不变的.由于人类在一个稳定性知觉对生存很中的环境中进化,因而你的视觉系统的作用就是察觉这种稳定性.
你是否注意到墙上的一个点?你是否注意到钟的滴答声?如果你开始仔细地检查你的周围,你会发现实际上有许多东西可以成为你注意的焦点.一般而言,你越是注意环境中的某个客体或事件,就越能知觉或了解关于它更多的信息.
是什么力量使物体成为你的注意焦点?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两个方面,我们可以称其为目的指向选择和刺激驱动捕获.目的指向选择反映的是你对将要注意的物体做出选择,是你自己的目标的功能.你可能已经习惯于这样的观点,既你能有意识地选择物体做特殊检查.刺激驱动捕获发生在刺激的特征----环境中的物体----自动抓住你的注意时,他不依赖于知觉者当时的目的.你已经经历过刺激驱动的捕获,例如,当你驱车外出时,车子停在交通灯前面,而你正在胡思乱想,交通灯突然由红色边成绿色,就会吸引你的注意力,甚至在你没有特别关注它的时候也一样.研究表明,至少在某些情况下,刺激驱动捕获会胜过目的指向选择.
互助这道作业题的同学还参与了下面的作业题
题1: 在心理学上知觉和感觉的区别?
定义:
感觉是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知觉有这样几个特性: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
二者的区别:
感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比如说,客观事物是一个红苹果,你对这个苹果的感觉就是你看见了红色,你摸到了苹果的表皮,你感觉到了它的形状,你嗅到了它的香气,你还感受到了苹果的温度,湿度,你还掂量到了它的重量,这些都是红苹果这个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但如果你只知道这里的单个属性,比如你只看见了苹果的红色,你就不能判断它就是一个红苹果.
而知觉是什么,知觉就是你不仅看见了红色,你还摸到了它的表皮,感受到了它的形状,它的手感,它的重量,嗅到了它的香味.总之就是这些感觉的综合告诉你,这就是一个红苹果!并且由于我们以前见过红苹果,或者是看过红苹果,或者听说过红苹果是这样的,所以当你看见这样的各种属性时,你就能够判断它就是一个红苹果.所以知觉还需要过去的经验作为辅助.
二者的联系:
总之,感觉是一个基础,它相当于各种直接刺激的接收器,而知觉靠着感觉的各种综合,加上以往的直接经验(你自己亲自感受过的)或者间接经验(你听说的或者从书本上学到的),进行判断.
没有感觉无法构成知觉,但是没有知觉,仅仅拥有一些单个的感觉是没有太大的意义的.
题2: 心理学举例说明题.感觉与知觉,需要与动机举例说明感觉与知觉需要与动机
感觉是对事物部分属性的感知,比如苹果看起来是红的、吃起来是甜的等等;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感知,比如知道苹果是苹果而不是香蕉.需要是人的需求,比如口渴说明它需要喝水,更加本能.而动机是人的想要做事情的原因之一,可以是更高层面上的,比如,有学习的动机,有画画的动机等等,不一定那么本能~
题3: 心理学中的知觉和意识的区别?不太明白两者的区别,不知道这么理解行不行,知觉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意识是对主观世界的认识,最好举例说明.[语文科目]
百度百科的内容我就不复制给你了.
简单的说:
意识是你对外物以及自身的认识能力和认识的清晰度,包括知情意三个层次,例如你知道镜子中的你不是你,而是你的像.狭义的意识就是弗洛伊德讲的意识,是现对于潜意识、前意识而言的.
知觉是你接收到的客观事物的信息经头脑加工以后所形成的一种整体认识,例如说你看到一个红的、圆的、香的、表面光滑……的东西,你知道它叫“苹果”.
意识是通过感觉、知觉、注意、思维等等心理过程实现的.
另外,你说“意识是对主观世界的认识”这个我不是很赞同,无论从哲学意义还是心理学意义都不是这样.我觉得意识涉及的范畴既包括主观世界也包括客观世界,而且区分二者是其最重要的功能.
纯属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题4: 理解注意、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想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心理学问答题)
感觉、知觉、表象和思推,薄意澈反映客观征界的儿种不同形式..它们都是人胜的饥徒,都是客艰世界的主观砚:象二意撒的这些形式之面,既有联系,义有区别. 人的甜被是从感党开始的,感觉是人对外部世界反映的展初的、并始的形式满翔正唯物主义豁为,感觉是客观征界直接作用于感觉
题5: 【心理学上“判断”和“知觉”的区别】[数学科目]
心理学上把人的认识分为三个阶段或层次:即感性、知性和理性.
判断是理性层次的,
知觉是知性层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