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慷慨】真正的慷慨_语文_大大崻拇結
编辑: admin 2017-21-06
-
4
参考:一位母亲和她的双胞胎儿子在三岁女儿的感召下(1分)把自己最心爱的物品(1分)捐给了一户因龙卷风袭击而损失惨重的家庭.(3分.意对即可.在叙述中要有划线部分的表述.)
参考:(1) “庄重”表现了给受灾小朋友捐助这件事在小梅甘心里是非常严肃的事情(1分);“泪花”表现了小梅甘非常珍爱她的布娃娃(1分).(2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2)我既可以把家中没用的衣服处理掉(1分);又可以教育孩子要懂得关心、帮助身边比他们不幸的人(1分).(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第一个“教育”的内容是: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跟在龙卷风袭击中失去家园的大人孩子共同分享自己的东西从而教育孩子要懂得关心、帮助身边比他们不幸的人(2分);第二个“教育”的内容是:3岁女儿把自己虽然破旧却最珍爱的布娃娃送给了灾家庭中的那个素不相
识的小女孩使我懂得了把最珍爱之物奉献出来才是真正的慷慨(2分).(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0、不设统一答案.参考:现实生活中成年人在处理时,有时并不遵照问题的规则办事,而过多考虑自我利益,常常是规则服从自我想法;而小孩处理问题时则完全服从问题的规则.(3分,答到两点3分,只要作答,不判0分)
互助这道作业题的同学还参与了下面的作业题
题1: 求《真正的慷慨》阅读答案[语文科目]
(1)他们被梅格安无私的举动和爱心深深的触动和启发 (2)“我”被孩子们“诚挚的仁爱”所感动,“我”希望“那个年轻女人”也如“我”一样生活得幸福美好.
题2: 【日喻阅读答案初一下】[语文科目]
日喻(苏轼)
生而眇miao3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 ,以为日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钟而之龠yue4,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南方多没水,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世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译文:(一个)一出生就双目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向有眼睛的人问太阳是什么样子.有的人告他说:“太阳的样子像铜盘.”敲铜盘就听到了它的声音.有一天(他)听到了钟声,把发出声音的钟当作太阳.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光像蜡烛.”用手摸蜡烛就晓得了它的形状.有一天,(他)揣摩一支形状像蜡烛的乐器龠yue4,把它当作太阳.太阳和敲的钟、吹奏的龠yue4差别也太远了,但是天生双眼失明的人却不知道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因为他不曾亲眼看见而是向他人求得太阳的知识啊.
抽象的“道”(道理、规律等)难认识的情况比太阳难认识的情况严重,而人们不通晓道的情况比生来就认识太阳的瞎子没有什么不同.通晓的人告诉他,即使有巧妙的比喻和很好的启发诱导,也无法使这些比喻或教法比用铜盘和用蜡烛来说明太阳的比喻或教法好.从用铜盘比喻太阳而到把铜钟当作太阳,从把铜钟当作太阳而到把乐器龠yue4当作太阳,像这样辗转连续地推导它,难道还有个完吗?所以人世上的大谈“道”的人,有的就他自己的理解来阐明它,有的没有理解它却主观猜度它,这都是研求道的弊病.
既然如此,那么这个“道”最终不可能求得吗?苏先生说:“道能够通过自己的虚心学习,循序渐进使其自然来到,但不能不学而强求它(道).”什么叫做“致”?孙武说:“会作战的将军能招致敌人,而不被敌人所招致(处于被动的境地).”子夏说:“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坐在店铺作坊里,来完成他们制造和出售产品的业务;有才德的人刻苦学习,来使那道自然到来.”不是强求它而是使它自己到来,这就是“致”啊!南方有很多能潜水的人,天天同水在一起生活,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岁就能潜入水里了.潜水的人能长时间的潜入水里,哪能是马虎草率而能这样的呢?一定是对水的活动规律所领悟的.天天与水生活在一起,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生来不识水性,那么即使到了壮年见了到了船就害怕它.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的潜水的人询问来求得他们能潜入水里的技术,按照他们说的技术到河里试验它,没有不淹死的.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苦学习而专力强求道的,都是像北方的学潜水的一类的人.从前以讲究声律的诗赋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合儒家墨家还兼及名家法家而不是立志在求儒家之道;现在以经学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只知道强求义理,而不是专力踏踏实实地学.渤海人吴彦律,是有志对经学作实实在在地学习的人,正要到京城接受由礼部主管的进士考试,我写《日喻》来勉励他.
题3: 真正的慷慨1.文中哪些事件体现了人物的“真正的慷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品味文中第⑤⑥两段中划横线的句子,揣摩人物的心理并回答下列问题.⑴第⑤段[语文科目]
真正的慷慨1、把自己最珍爱的东西给予别人(2分) 2、1梅格安将自己最喜欢的布娃娃捐出来 2布兰德拿出来最喜欢的圣斗士 3布雷德拿出他的宝贝火柴盒汽车 4“我”将旧夹克衫换成了新夹克衫捐出来……(3分.任选其二) 3、(1)梅格安严肃地点了点头,眼睛里闪烁着被她强忍着没有流出来的眼泪 (2)说明梅格安虽然珍爱自己心爱的布娃娃,但为了那个小女孩快乐,她还是毅然决然地捐出来了.反映了她无私的爱心(每小题3分,计6分.也可以举其它人的例子) 4、(1)他们被梅格安无私的举动和爱心深深的触动和启发 (2)“我”被孩子们“诚挚的仁爱”所感动,“我”希望“那个年轻女人”也如“我”一样生活得幸福美好(每小题3分,计6分) 5、比如:1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愫 2只要人人奉献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精彩……(3分.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文本内容和学生心理即可)
题4: 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在阳台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很好.孩子跪坐在椅子里,痴痴地望着阳台上沐浴夕阳的花盆,无限美好的夕阳毫不吝啬地把光芒洒向花盆中的紫罗兰
1、母亲认为小冬瓜过几天就会死的;孩子则认为小瓜苗会长城大苗苗,会结出西瓜.
2、①母亲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就到厨房去了.②被我拔了,这有什么好哭的.③母亲看了看分数,笑道:“不错啊,真厉害,得了个满分.”
3、(1)表现了孩子坚定的心.(2)透出孩子惹人喜爱的稚气.
4、老师:惊讶于孩子的想法,给了他满分.母亲仅仅看到儿子得的分数.他们的区别在于以何等态度对待孩子的看法.
5、表现了孩子的失望的心情.
6、双重含义:一是妈妈只看到了紫罗兰的美,却忽略了小小的瓜苗;二是妈妈忽略了孩子心中美好的梦想和憧憬.
要给分哦,我打很久的~~~
题5: 【《真正的慷慨》阅读答案,求求你了,】[语文科目]
一)阅读下面《真正的慷慨》一文,完成6~10题.(共17分)
6.把自己最珍爱的东西给予别人(2分)
7.○1梅格安将自己最喜欢的布娃娃捐出来 ○2布兰德拿出来最喜欢的圣斗士 ○3布雷德拿出他的宝贝火柴盒汽车 ○4“我”将旧夹克衫换成了新夹克衫捐出来……(4分.任选其二)
8.(2+3=5分)(1)梅格安严肃地点了点头,眼睛里闪烁着被她强忍着没有流出来的眼泪 (2)说明梅格安虽然珍爱自己心爱的布娃娃,但为了那个小女孩快乐,她还是毅然决然地捐出来了.反映了她无私的爱心(也可以举其他人的例子)
9.(1)他们被梅格安无私的举动和爱心深深的触动和启发 (2)“我”被孩子们“诚挚的仁爱”所感动,“我”希望“那个年轻女人”也如“我”一样生活得幸福美好(3分)
10.比如:○1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愫 ○2只要人人奉献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精彩……(3分.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文本内容和学生心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