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磨针阅读答案】铁杵磨针 练习题及答案_语文_emjjdsjz
编辑: admin 2017-21-06
-
4
1.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 ) 方:( ) 欲 ( ) 还:( )
2.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3.1)问之,曰:"欲作针."( )
4.2)学而时习之( )
5.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答:
7.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答:
8.答案(请做完之后看):
9.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离开 ) 方:(正 ) 欲 ( 想要) 还:( 回去)
10.1)问之,曰:"欲作针."( 老妪)
11.2)学而时习之(以前的知识 )
12.答: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13.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答:成语:持之以恒 启示只要有毅力,坚持不懈,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其他同学给出的参考思路: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离开 ) 方:(正 ) 欲 ( 想要) 还: ( 回去)
10.1)问之,曰:"欲作针。"( 老妪)
11.2)学而时习之(以前的知识 )
互助这道作业题的同学还参与了下面的作业题
题1: 《铁杵磨针》文言文答案《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下,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语文科目]
1、(1)弃:放弃 (2)逢:碰上 (3)感:被.所感动 (4)卒业:完成学业
2、李白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
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第一大题没有加点字,我就挑了每题比较难的字,错了不好意思了!希望你能给我分,
题2: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给下列解释选择正确的一项是()A未[语文科目]
给下列解释选择正确的一项是( a )
方是正在的意思,卒是指完成,言是指说.
1“之”在当代词时,有人称代词(一般做第三人称,有时也坐第一人称)或指示代词.指出句子“问之”中之是上你意思?
人称代词,指她,老妇人.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
这则故事给人什么启示?
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意对即可)
题3: 铁杵磨针文言文答案[语文科目]
完成,离开,正在,想要
老媪,知识,这件事,牡丹
李白被老妇人的精神所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题4: 铁杵磨针阅读答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夫深!”太白感其意,[语文科目]
1.想要;被……感动.
2.今/溪旁有/武氏岩
3.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开了.
4.有决心,并持之以恒地去做,下功夫,一定会有成就.
题5: 铁杵磨针答案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什么一日曝书画,牧童见之()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语文科目]
1.“之”是指示代词,指代书画
2.“之”,它,指代前文“此正午牡丹也”这件事,即怎样证明这朵花是正午的巫牡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