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钗头凤》后面几个字的解释错错错,莫莫莫.要具.

编辑: admin           2017-26-03         

    错错错,这一切皆是孽缘

    莫,莫,莫!”事已至此,再也无可补救、无法挽回了,这万千感慨还想它做什么,说它做什么?于是快刀斩乱麻:罢了,罢了,罢了!明明言犹未尽,意犹未了,情犹未终,却偏偏这么不了了之,而在极其沉痛的喟叹声中全词也就由此结束了.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 陆游《钗头凤》全词及其鉴赏和唐婉的《钗头凤》一起鉴赏.[语文科目]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词调是根据五代无名氏《撷芳词》改易而成.因《撷芳词》中原有“都如梦,何曾共,可怜孤似钗头凤”之句,故取名《钗头凤》.陆游用“钗头凤”这一调名大约有两方面的含意:一是指自与唐氏仳离之后“可怜孤似钗头凤”;二是指仳离之前的往事“都如梦”一样地倏然而逝,未能共首偕老.因为这首词是咏调名本义的本事词,所以须首先交待一下词中本事.

    一般的说法是:陆游初娶舅父唐闳之女,婚后夫妻相爱,而陆游的母亲却不喜欢自己的侄女,陆游迫于母命不得不与唐氏离异.离异后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在一次春游中陆游与唐氏及其后夫士程邂逅于绍兴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唐氏得后夫同意,遣人送酒馔致意,陆游感于前事,遂题此词于沈园壁上.以上情节来自宋周密《齐东野语》,查其中却有失实之处.盖唐闳为鸿胪少卿唐翊之子.陆游有舅父六人,但其中并无唐闳(详见拙著《宋词选语义通释》附录二《陆游<钗头凤>词若干问题质疑》所引宋王珪《华阳集》卷三十七《唐质肃公介墓志铭》).陆游与前妻唐氏自然也不是表兄妹.但据宋代诸家笔记所载,陆游与前妻唐氏在一次春游中于沈园相逢,晤谈之后而作此词这是可以相信的.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是男子口吻,自然是陆游在追叙今昔之异;昔日的欢情,有如强劲的东风把枝头繁花一扫成空.别后数年心境索漠,满怀愁绪未尝稍释,而此恨既已铸成,事实已无可挽回.下阕改拟女子口吻,自然是写唐氏泣诉别后相思之情:眼前风光依稀如旧,而人事已改.为思君消瘦憔悴,终日以泪洗面.任花开花落,已无意兴再临池阁之胜.当年山盟海誓都成空愿,虽欲托书通情,无奈碍于再嫁的处境,也只好犹夷而罢.此词口吻之逼真,情感之挚婉,都不类拟想之作.如果没有生活原型作为依据,只凭虚构是不会写得如此真切感人的.以上谈的是这首词的总体印象,为了印证这一印象,还可以从语言意象入手做进一步的分析.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这三句抚今追昔,所表现的情感是极其丰富而又复杂的.“红酥”言其细腻而红润.李清照《玉楼春》(红梅)词:“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看南枝开遍末?”词中以“红酥”形容红梅蓓蕾之色,是个令人陶醉的字眼儿.陆游用“红酥”来形容肤色,其中便寓有爱怜之意.词人为什么只写手如红酥?这是因为手最能表现出女性的仪态.如《古诗十九首》“纤纤濯素手”;苏轼《贺新郎》“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都是借手来显现人物的体态与仪表的例子.但在这首词里,词人不仅借对手的描写来衬托唐氏仪容的婉丽,同时联系下句“黄縢酒”来看,正是暗示唐氏捧酒相劝的殷勤之意.这一情境陡地唤起词人无限的感慨与回忆:当年的沈园和禹迹寺,曾是这一对恩爱夫妻携手游赏之地.曾几何时鸳侣分散,爱妻易嫁已属他人.满城春色依旧,而人事全非.“宫墙柳”虽然是写眼前的实景,但同时也暗含着可望而难近这一层意思.“东风恶,欢情薄”是借春风吹落繁花来比喻好景不常,欢情难再.“东风恶”的“恶”字多有人理解为恶毒之恶,这是不对的.由于对“恶”字语义的误解,更将此句加以引伸,认为“东风恶”是陆游影射自己的母亲太狠毒,拆散了儿子的美满姻缘.这更是望文生义的无稽之谈.为了纠正对此句的错误理解,在此不得不稍加辨证.盖宋元时语中的“恶”字本为表示事物程度的中性“甚词”,义同太、甚、极、深,并不含有贬义.如康与之《忆秦娥》词:“春寂寞,长安古道东风恶.”意谓春光已去,而长安古道上的春风还在劲吹.周邦彦《瑞鹤仙》词:“叹西园,已是花深无地,东风何事又恶”.是说西园落花已经飘零满地,东风又何必刮得如此之甚呢!元胡只从《快活三过朝天子》散曲:“柳丝舞困小蛮腰,显得东风恶”.这是形容春风中杨柳不停地迎风飘舞,显得东风甚猛;如果柳丝是小蛮(白居易有妾名小蛮,善舞)的腰肢,她必定感到十分困倦了.据此可知“东风恶”并非影射陆游的母亲.至于这首词在客观上是否具有反封建的社会意义,这是另一回事,不应和词的本文阐释混为一谈,否则将会曲解作品原意而厚诬古人之嫌了.辨证既明,那么“一怀愁绪”以下三句自然是紧承好景不常,欢情难再这一情感线索而来,是陆游在向前妻唐氏倾诉几年来的愁苦与寂寞.最后结以“错、错、错”三字,却是一字一泪.但此错既已铸成,即便引咎自责也于事无补,只有含恨终身了.

    词转下阕,却另起一意.这里是用代言体直拟唐氏口吻,哭诉别后终日相思的苦情:“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这三句词因为是拟唐氏口吻,所以仍从往日同赏春光写起,而丝毫没有复沓之感,反而令人觉得更加凄楚哀怨,如闻泣声,如见泪眼,人物音容,宛然在目.“春如旧”一句与前阕“满城春色”相对应,既写眼前春色,也是追忆往日的欢情,但已是“物是人非事事休”了.“人空瘦”,正是“为伊消得人憔悴”,一个“空”字,写出了徒唤奈何的相思之情,虽然自知相思无用,消瘦无益,但情之所钟却不能自己.“泪痕红浥鲛绡透”,正是数年来终日以泪洗面的真实写照.“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四句写出了改嫁后的无限幽怨:任它花开花落,园林清幽,但却无心观赏登临.俞平伯《唐宋词选释》认为:“‘闲池阁’此指沈园近迹.”虽也可通,但不如解为赵氏园林为更近词之本意.盖从前阕“满城春色”,后阕“春如旧”所写景色来看,都不是暮春气象.因此说“指沈园近迹”就与前文牴牾不通了.另据陈鹄《耆旧读闻》说:赵士程“家有馆园之胜”,可见这两句指唐氏改嫁后不能忘情于前夫,赵家虽有园林池阁,却因抑郁寡欢而从未登临.下转“山盟虽在,锦书难托.”用前秦苏蕙织锦回文诗赠其丈夫故事,直将改嫁后终日所思和盘托出,补足上二句之意.结句“莫、莫、莫”三字为一叠句,低徊幽咽,肝肠欲断,这是绝望无奈的叹息,也是劝慰前夫,自怨命薄的最后决别.据说唐氏在沈园与前夫会晤之后,不久便抑郁而死.

    前人评论陆游《钗头凤》词说“无一字不天成”.所谓“天成”是指自然流露毫不矫饰.陆游本人就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正因为词人亲身经历了这千古伤心之事,所以才有这千古绝唱之词.这段辛酸的往事,成为陆游终生的隐痛,直到晚年他还屡次来到沈园泫然凭吊这位人间知已,写下了《沈园》诸诗,因篇幅所限,这里就不再引证了.

    参考资料:http://www.3edu.net/Lesson/scjs/Lesson_76240.html

    回答者:liuxx5599

    类似问题2: 谁有陆游《钗头凤》的解释,就是一个字对一个字的解释,把古诗译成白话~[语文科目]

    红润柔软的手,捧出黄封的酒,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宫墙里摇曳着绿柳.东风多么可恶,把浓郁的欢情吹得那样稀薄,满怀抑塞着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回顾起来都是错,错,错!

    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得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红,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满园的桃花已经凋落,幽雅的池塘也已干阁,永远相爱的誓言虽在,可是锦文书信靠谁投托.深思熟虑一下,只有莫,莫,莫!

    类似问题3: 陆游的词钗头凤

    陆游 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类似问题4: 陆游《钗头凤》的赏析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出生于越州山阳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幼年时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随家人四处逃难.这时,他母舅唐诚一家与陆家交往甚多.唐诚有一女儿,名唤唐婉,字蕙仙,自幼文静灵秀,不善言语却善解人意.与年龄相仿的陆游情意十分相投,两人青梅竹马,耳鬓厮磨,虽在兵荒马乱之中,两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过一段纯洁无暇的美好时光.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种萦绕心肠的情愫在两人心中渐渐滋生了.

      青春年华的陆游与唐婉都擅长诗词,他们常借诗词倾诉衷肠,花前月下,二人吟诗作对,互相唱和,丽影成双,宛如一双翩跹于花丛中的彩蝶,眉目中洋溢着幸福和谐.两家父母和众亲朋好友,也都认为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于是陆家就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订下了唐家这门亲上加亲的姻事.成年后,一夜洞房花烛,唐婉便成了陆家的媳妇.从此,陆游、唐婉更是鱼水欢谐、情爱弥深,沉醉于两个人的天地中,不知今夕何夕,把什么科举课业、功名利碌、甚至家人至亲都暂时抛置于九霄云外.陆游此时已经荫补登仕郎,但这只是进仕为官的第一步,紧接着还要赴临安参加“锁厅试”以及礼部会试.新婚燕尔的陆游留连于温柔乡里,根本无暇顾及应试功课.陆游的母亲唐氏是一位威严而专横的女性.她一心盼望儿子陆游金榜题名,登科进官,以便光耀门庭.目睹眼下的状况,她大为不满,几次以姑姑的身份、更以婆婆的立场对唐婉大加训斥,责令她以丈夫的科举前途为重,淡薄儿女之情.但陆、唐二人情意缠绵,无以复顾,情况始终未见显著的改善.陆母因之对儿媳大起反感,认为唐婉实在是唐家的扫帚星,将把儿子的前程耽误贻尽.于是她来到郊外无量庵,请庵中尼姑妙因为儿、媳卜算命运.妙因一番掐算后,煞有介事地说:“唐婉与陆游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误导,终必性命难保.”陆母闻言,吓得魂飞魄散,急匆匆赶回家,叫来陆游,强令他道:“速修一纸休书,将唐婉休弃,否则老身与之同尽.”这一句,无疑晴天忽起惊雷,震得陆游不知所以.待陆母将唐婉的种种不是历数一遍,陆游心中悲如刀绞,素来孝顺的他,面对态度坚决的母亲,除了暗自饮泣,别无他法.

      迫于母命难违,陆游只得答应把唐婉送归娘家.这种情形在今天看来似乎不合常理,两个人的感情岂容他人干涉.但在崇尚孝道的中国古代社会,母命就是圣旨,为人子的得不从.就这样,一双情意深切的鸳鸯,行将被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和虚玄的命运八字活活拆散.陆游与唐婉难舍难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无缘,于是悄悄另筑别院安置唐婉,陆游一有机会就前去与唐婉鸳梦重续、燕好如初.无奈纸总包不住火,精明的陆母很快就察觉了此事.严令二人断绝来往,并为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彻底切断了陆、唐之间的悠悠情丝.

      无奈之下,陆游只得收拾起满腔的幽怨,在母亲的督教下,重理科举课业,埋头苦读了三年,在二十七岁那年只身离开了故乡山阴,前往临安参加“锁厅试”.在临安,陆游以他扎实的经学功底和才气横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陆阜的赏识,被荐为魁首.同科试获取第二名的恰好是当朝宰相秦桧的孙子秦埙.秦桧深感脸上无光,于是在第二年春天的礼部会试时,硬是借故将陆游的试卷剔除.使得陆游的仕途在一开始就遭受了风雨.

      礼部会试失利,陆游回到家乡,家乡风景依旧,人面已新.睹物思人,心中倍感凄凉.为了排遣愁绪,陆游时时独自倘祥在青山绿水之中,或者闲坐野寺探幽访古;或者出入酒肆把酒吟诗;或者浪迹街市狂歌高哭.就这样过着悠游放荡的生活.在一个繁花竞妍的春日晌午,陆游随意漫步到禹迹寺的沈园.沈园是一个布局典雅的园林花园,园内花木扶疏,石山耸翠,曲径通幽,是当地人游春赏花的一个好去处.在园林深处的幽径上迎面款步走来一位绵衣女子,低首信步的陆游猛一抬头,竟是阔别数年的前妻唐婉.在那一刹间,时光与目光都凝固了,两人的目光胶着在一起,都感觉得恍惚迷茫,不知是梦是真,眼帘中饱含的不知是情、是怨、是思、是怜.此时的唐婉,已由家人作主嫁给了同郡士人赵士程,赵家系皇家后裔、门庭显赫,赵士程是个宽厚重情的读书人,他对曾经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表现出诚挚的同情与谅解.使唐婉饱受到创伤的心灵已渐渐平复,并且开始萌生新的感情苗芽.这时与陆游的不期而遇,无疑将唐婉已经封闭的心灵重新打开,里面积蓄已久的旧日柔情、千般委屈一下子奔泄出来,柔弱的唐婉对这种感觉几乎无力承受.而陆游,几年来虽然借苦读和诗酒强抑着对唐婉的思念,但在这一刻,那埋在内心深处的旧日情思不由得涌出.四目相对,千般心事、万般情怀,却不知从何说起.这次唐婉是与夫君赵士程相偕游赏沈园的,那边赵士程正等她进食.在好一阵恍惚之后,已为他人之妻的唐婉终于提起沉重的脚步,留下深深的一瞥之后走远了,只留下了陆游在花丛中怔怔发呆.

      和风袭来,吹醒了沉在旧梦中的陆游,他不由地循着唐婉的身影追寻而去,来到池塘边柳丛下,遥见唐婉与赵士程正在池中水榭上进食.隐隐看见唐婉低首蹙眉,有心无心地伸出玉手红袖,与赵士程浅斟慢饮.这一似曾相识的场景,看得陆游的心都碎了.昨日情梦,今日痴怨尽绕心头,感慨万端,于是提笔在粉壁上题了一阙“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随后,秦桧病死.朝中重新召用陆游,陆游奉命出任宁德县立簿,远远离开了故乡山阴.第二年春天,抱着一种莫名的憧憬,唐婉再一次来到沈园,徘徊在曲径回廊之间,忽然瞥见陆游的题词.反复吟诵,想起往日二人诗词唱和的情景,不由得泪流满面,心潮起伏,不知不觉中和了一阙词,题在陆游的词后,这就是第二首“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晚风干,泪痕残,欲传心事,独倚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 瞒、瞒.

      “钗头凤” 两人的和诗

      唐婉是一个极重情谊的女子,与陆游的爱情本是十分完美的结合,却毁于世俗的风雨中.赵士程虽然重新给了她感情的抚慰,但毕竟曾经沧海难为水.与陆游那份刻骨铭心的情缘始终留在她情感世界的最深处.自从看到了陆游的题词,她的心就再难以平静.追忆似水的往昔、叹惜无奈的世事,感情的烈火煎熬着她,使她日臻憔悴,悒郁成疾,在秋意萧瑟的时节化作一片落叶悄悄随风逝去.只留下一阙多情的《钗头凤》,令后人为之唏嘘叹息.

      此时的陆游,仕途正春风得意.他的文才颇受新登基的宋孝宗的称赏,被赐进士出身.以后仕途通畅,一直做到宝华阁侍制.这期间,他除了尽心为政外,也写下了大量反映忧国忧民思想的诗词.到七十五岁时,他上书告老,蒙赐金紫绶还乡了.陆游浪迹天涯数十年,企图借此忘却他与唐婉的凄婉往事,然而离家越远,唐婉的影子就越萦绕在他的心头.此番倦游归来,唐婉早已香消玉殒,自己也已至垂暮之年,然而对旧事、对沈园依然怀着深切的眷恋.常常在沈园幽径上踽踽独行,追忆着深印在脑海中那惊鸿一瞥的一幕,这时他写下了“沈园怀旧”诗:

      其一: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其二: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

      沈园是陆游怀旧的场所,也是他伤心的地方.他想着沈园,但又怕到沈园.春天再来,撩人的桃红柳绿,恼人的鸟语花香,风烛残年的陆游虽然不能再亲至沈园寻觅往日的踪影,然而那次与唐婉的际遇,伊人那哀怨的眼神、差怯的情态、无可奈何的步履、欲言又止的模样,使陆游牢记不忘,于是又赋“梦游沈园”诗: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葫芦池,陆唐二人在此处相见

      此后沈园数度易主,人事风景全部改变了昔日风貌,已是“粉壁醉颗尘漠漠”,唯有“断云幽梦事茫茫”.陆游八十五岁那年春日的一天,忽然感觉到身心爽适、轻快无比.原准备上山采药,因为体力不允许就折往沈园,此时沈园又经过了一番整理,景物大致恢复旧观,陆游满怀深情地写下了最后一首沈园情诗: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此后不久,陆游就溘然长逝了.

      时过境迁,沈园景色已异,粉壁上的诗词也了无痕迹.但这些记载着唐婉与陆游爱情绝唱的诗词,却在后世爱情的人们中间长久流传不衰.它提醒着人们:好好珍惜你拥有的那份感情,不要轻易道别离,酿成无奈终身悔.

    类似问题5: 【陆游钗头凤赏析】百度作业帮[语文科目]

      红酥手,黄酥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首《钗头凤》写的是封建礼教压迫下的一出爱情悲剧.陆游二十岁左右时与表妹唐婉结婚,俩人相爱很深.但陆游的母亲不喜欢唐婉.结婚才一两年,陆游便被迫与唐婉离婚而另娶王氏,唐婉也改嫁了赵士程.陆游三十一岁时,到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沈园游玩,偶遇唐婉夫妇.唐婉派人给陆游送去酒菜致意.陆游回想往事,痛苦而又激动,就在花园墙壁上,题写了这首词.词的上片,回顾当年夫妻相爱的幸福生活和被迫离婚后的愁苦.下片写与唐婉偶然重逢的情景和他的复杂心情.

      作者与唐婉既然是在春游中偶然重逢,很自然地,在回想过去幸福相处时,首先想起了当年两人共同赏春的情景.那时节,年轻的妻子用她那红润的、酥[sū]油般细腻的手,深情地给自己斟上一杯上好的黄縢[téng]酒,也就是官酿的以黄纸封口的黄封酒.两人举目观赏,只见满城春意盎然,红色的宫墙旁边杨柳飘拂.作者只用了三句话,选择了这样一个印象最深、和今天形成尖锐对照的生活场面,就把当初俩人的感情和美满生活写出来了.接下去,作者用东风来比喻他的专制的母亲说,由于东风的冷酷无情,破坏了自己美满的婚姻,失去了欢乐.于是“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离索,就是离群独居的意思.)只落得满腔愁苦,几年来一直在孤独中度过.上片最后以“错、错、错”结束回顾,表示了他对当初屈服于封建家长的压力被迫与妻子离婚的沉痛悔恨.

      今天的重逢又是怎么样不同的情景啊!春天虽依然如旧,可是“人空瘦”,那可怜的妻子比起当年已经憔悴了许多.这消瘦的容貌正同当年的红酥手相对照.“空”,是徒然的意思.这个“空”字,透露了作者对唐婉的心疼和关切.我们好象听到作者在暗暗地对她说,你又何苦这样无益地拆磨自己呢!这时的唐婉,已哭得象泪人一样了.她“泪痕红浥鲛绡透”.浥[yì],沾湿.

      鲛绡[jiāoxiāo],古代神话故事中的鲛人(即人鱼)所织的精美纱绢.这里指唐婉用的手帕.陆游看到,唐婉痛哭不止,沾有胭脂的泪水,已将她的手帕湿透了.

      不仅人有变化,在伤心人看来,景色也大为不同.尽管同样是春天,但桃花已经雕落,花园里的池台楼阁也很荒凉,再也不是充满“春色”的景象了.上片对昔日赏春的描写,是充满了欢乐和生意的情景交融;现在花园重逢的场面,则是充满辛酸与凄凉的情景交融了.看着此情此景的陆游,他当时心中又作何感想呢?“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古人为了表示爱情的坚定不移,常常指山为誓,即“山盟”.“锦书”是指表达爱情的书信,这是由古代一个女子用锦缎织上文字给她的丈夫表示情意的典故而来.这时的陆游,内心非常矛盾:虽然他对唐婉仍然深爱在心,但是现在大家都已经各自婚嫁,为礼法所限,再也难以向她表示自己的爱情了.他只能无可奈何地接受这一个悲剧的现实.“莫、莫、莫”.“莫”,是罢了的意思.他这连声“罢了”的悲叹,和上片的“错,错,错”的悔恨相呼应,读起来好象有什么沉重的东西在一下一下地敲打着读者的心弦,向封建礼教发出了悲愤的控诉.

  •   4
  • 相关文章

    节操是什么意思_现在的你还有节操吗?
    冬至是什么意思_从一个新颖的角度剖析冬至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句话既励志又充满正能量
    歌舞韵律 语言文字的另类灵性沟通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心境之局
    椰子水 椰子汁 椰树之美
    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后感
    文学哈姆雷特内心深处的对话To be or not to be你怎么解读?
    【关于动作描写的美文】关于描写动作的句子请大家看好,是句子,不要一
    【难忘的一节语文课作文】【《一节难忘的语文课》450字作文】百度作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