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童年】谁悄悄偷走了孩子的童年?了解后果的父母都后悔_母婴_幼儿说说
编辑: admin 2017-19-06
-
4
- 娘想了千万遍 如何将你完美养大
- 【宝宝不认爸爸】妈妈们注意了,一定会害了孩子的5种爸爸 !_母婴_育儿知识库
- 【安徽周岩】少女周岩毁容的事情怎么回事 安徽少女周岩毁容是谁干的_母婴_领育网
- 【小朋友发烧怎么办】孩子感冒发烧怎么办?大专家教你小窍门_百科_聊城新闻网
- 【宝宝怎么样才能赞肚子】儿科医生告诉你:宝宝攒肚子到底是什么?_母婴_娃咋养
- 【自己教孩子学英语】我是如何教女儿学习英语的?一位妈妈的真实分享_教育_理优教育在线学习APP
- 【成人鱼油孕妇能吃吗】鱼油适合什么人吃?孕妇吃哪个DHA牌子好?_健康_海勒
- 【婴儿吃什么水果】秋季宝宝吃什么水果好,六大应季水果不容错过_母婴_西安斯普瑞生物公司
- 【孕晚期胎儿一直呆左边】多年的孕妇左侧卧竟然是错的?会导致宝宝歪脖_母婴_幼儿说
- 【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孩子天生智商高的10种表现,你家孩子中了几条?_百科_乐享西安sh
本文为你分享的是宝宝的童年《谁悄悄偷走了孩子的童年?了解后果的父母都后悔》,下面是详细的内容。
做父母的,有的希望孩子快些长大,这样自己就可以在孩子的教养问题上少操些心,就有更多时间愉悦自己;有的希望孩子慢些长大,好让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多一些,再多一些,他们想充分享受陪伴孩子的美好时光。
希望孩子慢些长大的父母,和希望孩子快些长大的父母一样,都无法阻挡孩子成长的步伐,孩子的成长速度不会因为大人的期望不同而有任何区别。事实上,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几乎所有孩子都会告别童年,进入青少年期。孩子的童年如此短暂,做父母的应该好好珍惜才是。
虽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慢些成长,但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从拥有女儿田田的第一刻起,我就希望她能够自然地成长,充分享受一个孩子最简单的快乐,不让她的童年期在不该结束的时候就匆匆结束。
作为父母,我们无法永远陪伴子女。如果我们做到了如下两点,在我看来,就尽到了为人父母之责。第一,当TA处在我们呵护之下的时候,给TA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让TA拥有一个孩子应该拥有的快乐——高兴了可以笑,悲伤了可以哭,想撒娇时可以撒娇,想任性了偶尔任性;TA不用担心自己的外表,不用关心自己是否能取悦父母和他人,不用过早操心自己的前途,只需关注并投入于当下的快乐。也就是说,让TA永远像个孩子的样子。第二,教会TA为人处世的道理,激发TA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帮TA奠定日后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让田田像个孩子,让她拥有童年期应该拥有的简单快乐,那是我认认真真做的一件事情。
可是,各位注意到没有,现实生活中,太多的孩子已经不像孩子了。我见过许多孩子,他们虽然长着一张稚气未脱的脸,声音也是完全的童音,可一开口就是一副大人的腔调。他们说大人似的话,唱大人唱的歌,看大人看的影视节目。他们长着一副孩子的面容和身体,却有着成人似的行为、谈吐和愁苦。他们和大人不亲近,更不知道撒娇为何物。
最要命的是,小小年纪的他们,常常觉得压力山大,整天愁眉苦脸,甚至有些孩子时常把生活没什么意思这样“深刻而无奈”的话挂在嘴边。
这样的孩子也许上进,也许让父母省心,可在他们身上,已看不出太多童年的影子,他们失去了童年期孩子应该拥有的简单快乐,他们的童年期已经过早地结束了。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此生再也无法拥有那种简简单单的快乐体验。
这是父母的遗憾,更是孩子们的成长缺憾。要知道,儿时的幸福体验对于人一生的成长都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几年前读过一篇BBC的报道。该报道称,一项由提供养儿育女信息的网站“网络妈妈”(Netmums)对英国父母进行的调查表明,英国儿童的童年在12岁的时候就结束了。调查组织者询问了用户对童年的看法,收到了1000多份回答。其中,2/3的回答者表示,孩子的童年在12岁的时候结束了,另有1/3的人表示,他们孩子的童年在10岁的时候就结束了。
其实,童年期就是在12岁左右结束的,这也就是说,2/3的英国父母认为孩子的童年在该结束的时候才结束,这实在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1/3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在10岁的时候结束了童年期,记者没把标题做在这个点上,难道是因为BBC的记者不懂童年期的起始时间?
不过,这则新闻分析披露了导致孩子童年过早结束的原因,还是很值得我们关注的。报道称,“网络妈妈”的使用者们表示,当今孩子们的童年所以提前结束,是因为现在的孩子们都面临着要表现得比自己的实际年龄更大的压力。报道说,这些被调查者表示,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女孩子在很小的年龄就开始担心自己的外表,男孩子很早就开始表现出“男子汉” 行为。此外,不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他们都面临着很早就对性开始产生好奇或感兴趣的压力。该网站的创办人弗里加德将孩子过早成熟归咎于“媒体、广告和同辈之间的压力。”
中国的情况和英国有着惊人的相似。现今中国的电视屏幕及各种移动终端上,充斥着性感的女性形象和有男子汉气概的男性形象,媒体制造出来的这些形象深受男女孩子的喜爱,他们的言行也成为孩子们争相模仿的对象。现今的孩子们过早地关注自己的外表,过早地对性和性感的形象表现出兴趣,过早地告别孩子腔,以及行为的成人化,都与媒体和广告无孔不入的影响有关。而同辈群体的压力则会“迫使”更多的孩子屈从于这种压力,表现出和其他孩子同样的言行,这也成为许多人呼吁建立节目分级制度或者吁请家长限制孩子的媒体接触时间的重要原因。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是导致孩子的童年期过早消逝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童年的本质是成长,其重要任务是在消耗时光的过程中寻找和体验简单的快乐,所以,整个童年期都应该与玩耍、嬉戏、慢节奏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可是,在当今这个忙碌的现代社会里,这些似乎已经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旦孩子进入幼儿园,生活就纳入了匆匆忙忙、严谨有序、淡然无趣的轨道。特别是在繁华的大都市里,人们不得不在时间上精打细算,些许的计划失当和时常遭遇的交通状况,都会让孩子的生活处于紧赶慢赶之中。在这样的生活节奏之下,简单、快乐、从容的童年失却了应有的调性和韵味。
中国孩子的童年过早结束,或许有着更为致命的原因,那就是沉重的学业负担及父母普遍存在的成功焦虑。在阴魂不散的应试教育指挥棒之下,中国孩子的课业负担本已十分沉重,家长的成功焦虑及对孩子不切实际的高期望,使得太多太多的孩子被功课、考试排名及各种各样的课外班压得喘不过气来。在焦虑情绪的驱使之下,所谓的人生起跑线被一些父母不断前移,导致现今的孩子们在越来越小的年龄就开始体验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不仅如此,苦口婆心的父母们还时常向孩子们灌输要赢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导致许多孩子小小年纪就开始为未来担忧,让本该快乐无忧的童年变得郁郁寡欢。
诸多因素加在一起,导致现今孩子的童年期越来越短。但尽可能推延孩子童年期的结束,亦不是不可能的。而且我要说的是,孩子童年期的过早消逝,首要的原因在于大人。庆幸的是,虽然我家田田现在已经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了,但她仍然拥有一个童年期孩子才拥有的简单快乐,在家里,她时常还是表现出一副天真的儿童样儿,这是我最感欣慰的地方。
那么,如何才能尽可能延长孩子宝贵的童年时代?结合我的研究和教养经历,我愿意给出如下一些建议:
1.家长带头少看电视,限制孩子接触电视及其他媒体的时间。
在孩子年幼的时候,父母对孩子看什么样的电视节目、看多长时间的电视节目,一定要制订明确的规则,并监督孩子严格执行。有条件的话,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观看影视节目,并有策略地与孩子进行讨论。
2.做好家庭生活规划,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在规划与孩子有关的活动及其他事项时,尽可能留出一些机动的富余时间,避免让孩子永远处于紧赶慢赶之中,使孩子得以在有秩序的生活中体验童年的快乐和美好。
3.抽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从事他们喜欢且适合其年龄的活动或运动。
与陪伴的时间相比,更重要的是陪伴的质量。陪伴时不要三心二意,更不要在陪伴孩子时玩手机。不要让孩子有太多无所事事的时间。
4.多对孩子予以正面肯定和激励,努力提高孩子的自尊水平。
高自尊的孩子更加积极、正面,也更容易快乐。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优点,并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吹毛求痴的父母给不了孩子快乐的童年。
5.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孩子在学习上取得的哪怕最微小的进步,也应该得到父母的鼓励,这样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育孩子的成就感,并将学习视为一件能带来快乐和满足的事情,而不是生活中的负担。
6.不要给孩子超出其年龄阶段的自由。
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果断地对说“不”。穿不合适其年龄的服装、没有大人陪伴时去成人化的娱乐场所、看不适合孩子观看的电影、去不熟识的同学家(特别是异性同学家)过夜,这样的行为都是应该坚决制止的。
7.家长带头表现并喜欢真实的自己。
家长这样做,可以鼓励和带动孩子喜欢真实的自己,做真实的自己,最大限度地减少媒体、广告及同伴群体对孩子产生的不良影响。
8.让孩子享受当下,而不要活在对未来的担忧之中。
别总把目光聚焦在孩子的学习成绩及其他一些负面事件之上,别总是用一些危言耸听的话去吓唬、威胁孩子,以防孩子对未来产生无端的忧虑。
我相信,所有家长都是爱孩子的,大多数家长也希望孩子的童年持续更长时间,让他们拥有孩子们该拥有的简单快乐。那么,以上这些招数,你是否愿意去尝试一下呢?
关注【幼儿说】微信号:bb-edu(长按可复制),可阅读更多精彩育儿文章
以上就是关于宝宝的童年《谁悄悄偷走了孩子的童年?了解后果的父母都后悔》的详细内容,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