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故事我要写一篇作文:我家的生活教育故事,

编辑: admin           2017-27-02         

    里根和他的父亲

    这是里根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1920年,里根11岁。有一天,他和小朋友在院子里踢足球

    时,不小心将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邻居很生气,非要他赔偿

    12.5美元。当时的美国,12.5美元是笔不小的数目,里根吓得

    赶紧回家,恳求父亲帮帮他。父亲却说:“我不会替你还钱的!

    你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先到邻居家赔礼道歉,而后自己还钱。”

    里根一脸的不“我赔?我哪有那么多钱啊?”

    父亲说:“你必须对自己的过失负责!我可以借钱给你!但

    一年后你必须还给我。”

    按照父亲的要求,里根到邻居家还了钱,而后,便开始了

    艰苦的打工生活。虽说他才11岁,父亲却对他充满了希望,相信他

    一定能成功!

    半年后,里根终于挣够12.5美元,对一个11岁的男孩儿来说,这是一个“天文数字”,但里根却靠自己的双手,弥补

    了自己的过错。

    后来,里根成了美国的总统。可只要里根回忆起此事,他就会说:“

    “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郑板桥爱子之道

    “怪人”郑板桥教子观点似乎也怪。1749年他在潍县当知县时,给兴化县家里替他主管家务的堂弟郑墨写了封家书,嘱托郑墨怎样教育刿入私塾就师的6岁儿子。在信上他抄录了前人的四首顺口好读的五言绝句,并嘱咐家人:“令吾儿且读且唱,月下坐门槛上,唱与二太太、两母亲、叔叔、婶婶听,便好骗果子吃也。”那四首诗都是反映封建社会对农民的惨重压榨和农民的苦难生活的。他在家信中说:“夫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乃小事,第一要作个好人。可将此书(信)读与郭嫂、饶嫂听,使二妇人知爱子之道在此不在彼也。”他极力反对有些读书人“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司,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起先便错走了路,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这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克服只重分数忽视德育的货币,是有禆益的。爱子特别是爱独生子,是人之常情,但爱需要正确的方法、手段。正如郑板桥在信中说的:“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 “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假爱。今天一切爱子者和一切爱高材生的师长,也当从郑氏“爱之必以其道中汲取教益。如果忽视德育,说不定还会造就出”不肖子孙“来。

    郑板桥的爱子之道,怪么?其实不怪。

    提示:

    我给学生20块钱一次,我教的班上一个寄宿的学生把身上仅有的20元丢了,自己在教室里掉眼泪,我看到后,把这学生带到我家去吃饭,并送给他20块钱,解决这个学生的吃饭问题。我的小孩当时正好站在一边,他看到了这一幕。不久,学校发动师生给特困生捐款,我的小孩把存起来本想用来买书包的钱共36.56元全部捐了出去,她还是背着那个已经破了的旧书包。 (家长:黄文向)

    激励孩子“杀敌立功”

  •   4
  • 相关文章

    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
    初级经济师考试
    执业医师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
    AP考试
    CCIE考试
    营养师考试
    bec考试
    gre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