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螳螂捕蝉】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

编辑: admin           2017-27-02         

    【螳螂捕蝉】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竭泽而渔】而要【从长计议】.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成语寓言故事3厄特谈[语文科目]

      《庄子·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yi)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汉·韩婴《韩诗外传》:“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在《说苑·正谏》也有此:“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要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解释

      【原文】吴王欲伐楚,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问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后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后欲捕之也!而螳螂作势欲扑,竟不知黄雀蹑其旁也!黄雀伸颈仅顾啄螳螂,而不知树下之弹弓也!彼皆欲得前利而不顾后患也!”吴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释】

      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

      少孺子:人名.

      三旦:三天.

      其:树上.

      居:停留.

      附:同“跗”脚背.

      委身曲附:缩着身子紧贴树枝,弯起前肢.附,同“跗”,脚背骨.

      傍:同“旁”,旁边.

      延:伸长.

      务:一定,必须.

      顾:考虑.

      患:灾祸.

      伐:征讨,讨伐.

      【翻译】春秋时期,吴国国王寿梦准备攻打荆地(楚国),遭到大臣的反对.吴王很恼火,在召见群臣的会上警告:“谁敢劝阻就处死谁!”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想阻止吴王出兵.王宫中一个青年侍卫官想出一个好办法:每天早晨,他拿着弹弓、弹丸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湿透他的衣鞋,接连三天如此.吴王很奇怪,问道:“你这是为什么那?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侍卫道:“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停在高高的树上不停的歌唱,饮着露水,不知道有只螳螂就在自己的身后想吃掉它:螳螂屈着身子靠近蝉,想捕捉它,却没想到黄雀就在自己身旁: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人在树下举着弹弓瞄准自己.这三个小动物,都力求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去没有考虑到他们身后隐伏的祸患.”吴王想了想说:“你讲得很好!”于是放弃了攻打楚国的打算.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告诉我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编辑本段]课文原文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2册)原文 螳螂捕蝉

      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吴王问道:“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裳都被露水打湿了!”

      少年回答说:“禀报大王,我在打鸟.”

      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

      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

      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吴王夸奖说:“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

      少年接着说:“是的 ,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注释】

      ①[吴王欲伐荆]吴王,指吴王阖闾;荆,楚国.伐:进攻.

      ②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和过失.

      ③[舍人有少孺子]舍人,宫廷侍从;少孺子,年轻人.

      ④[怀丸操弹]怀揣着子弹持着弹弓.

      ⑤三旦:三,多次 .天,古汉语里“旦”就是“天”的意思,三旦即三天.

      ⑥[子]你.

      ⑦[委身曲附]弯曲着身体,屈着前肢.“附”同“跗”,脚背骨.委:缩.

      ⑧延颈:伸长头颈.延,伸长; 傍:通“旁”.

      ⑨[务欲]一心想要. [前利]眼前的利益.

      ⑩罢:停止.

      ⑩ 则:就.

      [编辑本段]要点导引

      1.刘向(约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撰有《七略别录》和《说苑》、《新序》等.

      2.泵问对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这类人提出警告.

      3.文中“蝉高居悲鸣”的“悲”不做“悲哀”、“悲伤”解释,而是“动听”的意思.

      ①[吴王欲伐荆]吴王,指吴王阖闾;荆,楚国.伐:进攻.

      ②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和过失.

      ③[舍人有少孺子]舍人,宫廷侍从;少孺子,年轻人.

      ④[怀丸操弹]怀揣着子弹持着弹弓.

      ⑤三旦:三,多次 .天,古汉语里“旦”就是“天”的意思,三旦即三天.

      ⑥[子]你.

      ⑦[委身曲附]弯曲着身体,屈着前肢.“附”同“跗”,脚背骨.委:缩.

      ⑧延颈:伸长头颈.延,伸长; 傍:通“旁”.

      ⑨[务欲]一心想要. [前利]眼前的利益.

      ⑩罢:停止.

      ⑩ 则:就.

    类似问题2:回忆读过的成语寓言故事,试着仿照螳螂捕蝉这篇文章,自己创作一篇这样的故事造[语文科目]

    从前,有一只蚊子,吸饱了血.它在大树下的草丛里寻找休息的地方,想美美地睡上一觉.

      一只癞蛤蟆看见了慢慢转悠的蚊子,静静地等候时机.

      一条蛇,吐着信子,似乎嗅到了癞蛤蟆的气味,找寻而来.

      癞蛤蟆终于看准时机,一口把蚊子吞了,高兴地叫起来“咕咕哇”.

      蛇一口咬住癞蛤蟆,迅速将它勒紧.

      一只老鹰正在树枝上闭目养神,被惊动后看到蛇蛙一团,飞身抓起它们飞走了.

      蚊子、癞蛤蟆、蛇,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类似问题3:中国成语中有些如“螳螂捕蝉”之类寓言故事的成语.你还能举几个吗?如“螳螂捕蝉”之类寓言故事的成语.[语文科目]

    寓言成语:

    1.井底之蛙2.刻舟求剑2.投鼠忌器4.拔苗助长5.守株待兔6.望梅止渴7.囫囵吞枣8.愚公移山9.开卷有益 10.博而不精 11.百发百中12.捕风捉影13.必恭必敬 14.百感交集 15.兵贵神速16.杯弓蛇影17.不寒而栗 18.不合时宜 19.不自量力 20.不拘一格21.不可多得 22.不堪回首23.不可救药24.别开生面25.不可同日而语26.不伦不类27.伯乐相马28.班门弄斧29.白面书生 30.八面威风 31.不名一钱

    类似问题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寓言故事 原文阅读题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齐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却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语文科目]

    1:寓言故事. 2:(1)拱着身子、(2)正要、(3)伸着脖子. 3: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后之有患也. 4:(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2)一叶障目,不识泰山;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类似问题5:吴国少年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巧妙地劝阻吴王攻楚,我也会想到这样寓言故事类八字成语有那几个八字成语?一个就好.急用,还有半小时[语文科目]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注音】  yù bàng xiāng zhēng ,yú wēng dé lì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劝诫...

  •   4
  • 相关文章

    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
    初级经济师考试
    执业医师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
    AP考试
    CCIE考试
    营养师考试
    bec考试
    gre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