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算题,求此题技巧现有10ML 16molL的浓
编辑: admin 2017-27-02
-
4
溶液稀释16倍,所以物质的量浓度就要变为原来的1/16,即1mol/L
30ml即共有0.06mol的H离子,需要1.2mol/L的NAOH0.05L,即50ml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化学技巧计算题将m克氧化铜和4克铜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后,再加入铁粉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b.将滤渣a加入足量稀盐酸中,有气泡冒出,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化学科目]
m=8g
分析,加入足量稀盐酸中,有气泡冒出,说明铁过量,氧化铜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氯化铜中的铜已经全部置换出来了.最后剩余固体10.4g是铜,所以原混合物中氧化铜中铜的质量=10.4g-4g=6.4g
所以原氧化铜的质量m=6.4g/(64/80)=8g
类似问题2:化学计算题有何方法?[数学科目]
关键还是掌握方程式啊,知道能生成什么产物,这样计算才能得心应手啊
类似问题3:解答化学计算题的技巧[化学科目]
抓住守恒
质量守恒
原子守恒
电子守恒
类似问题4:求教化学高手阿!解化学应用题求溶液质量的技巧基础了很多应用题求溶液质量什么的,步骤都是加来减去加来减去的···我真的摸不着头脑啊···有没有什么解题套路的,或是一定的解题思路[政治科目]
好吧 我只是看看的 我化学不是很好 溶液这一章我也觉著挺难的 然後我们化老就给我支了一招 看看能不能帮到你
首先必须要把题目看懂 什麼是溶质溶剂分别是什麼要弄清楚
求溶剂的话 就利用质量守恒定律 把反应前的质量减去生成物中的沉淀(或逸散的气体)质量
求溶质的话 如果有杂质千万要记得把杂质去掉 可以列比例式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求解
求溶质质量分数的话 我记得饱和溶液有个比较简单的公式【(溶解度/溶解度+100)x100%】
好啦 就这些啦 希望能够帮到你、、、、
类似问题5:能否说下化学计算题的技巧
高中里我也对化学比较头疼~帮你到网上搜罗了点,
一、化学计算的基本特点
化学计算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之一.高考试题中化学计算的内容占15%含有计算因素的试题大约占试卷总分的1/3 ,分析近几年来的高考化学计算试题,大至有以下几个特点:
1.化学知识与数学计算的有机结合
化学计算的基础是对相关化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应用,计算是工具和手段.要进行化学计算,必须弄清“质”与“量”的相互关系,并自觉地从两者的紧密结合上去进行分析和解答.“明确化学涵义”与“理解量的关系”两者密不可分.
明确化学涵义指:应明确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的涵义、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反应的实质等.
理解量的关系指:应理解数量、质量、体积、物质的量在化学物质或化学反应中的计算、表示或相互关系等.
2.基础性强
重视基本化学物理量的计算和有关概念的应用,基本化学计算的考查在试题中重复出现的几率高.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pH等计算所占比例较大.并强调对化学原理的分析,避免繁杂的数学运算.
3.灵活性大
在计算题中设计一些巧解巧算试题,这些试题往往用常规解法也可得到同样结果,但要比巧解巧算多几倍的时间,以至影响全卷试题的解答.巧解巧算题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整体性、创造性.
解化学计算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模式,重要的是要建立解决化学问题的基本思维模式,或者说是解题基本步骤.
二、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
1.代数法
代数法是最常用的计算方法.根据题意设一个或几个未知数,然后根据化学知识,把已知条件和所设的未知数联系起来,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代数法在解较复杂的化学计算题时,它的优越性更大.
2.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也叫比例法,就是根据化学概念、物质组成、化学反应中有关物质数量间的关系建立未知量和已知量之间的关系,即表示某些量在变化时成正比例关系的式子.根据关系式确定的数量关系,进行化学计算的方法.
关系式法应用比较广泛,特别是在解决比较复杂的习题时,如多步反应中物质量之间的关系,优点更为突出.
3.公式法
公式法是应用从化学原理和化学定律总结归纳的一般公式进行解题的一种方法.公式法的优点是思维推理过程有据可循,并能迅速地列出具体解题算式.但应用此法必须注重公式的推导和应用范围,及公式中各文字所代表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灵活运用公式,避免生搬硬套.
公式法在解决有关溶液的计算时,应用比较广泛.
4.差量法
这是应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差或体积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成正比例关系列式求解的一种方法.它的实质仍是比例法.如按化学方程式反应物的量为A1,生成物的量为B1;设反应物参加反应的量为A2,生成物的量为B2,由反应物的量和生成物的量成正比例关系可推出:
A1-B1和A2-B2为质量差或体积差.这种方法在有关剩余物的计算和气体分析计算中常用.
差量法的实质是利用反应体系中某化学量从始态到终态的差量,作为解题的突破口.按差量的性质来说,除了利用质量差、体积差之外,还可利用物质的量的差值、压强差值、溶液质量差值,溶解度差值进行有关的计算.
从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均可找到一个或多个有关量的差值,因此运用此法解题时,必须仔细分析题意,理清思路,选定好相关物理量的差值.
利用差量法解题可以使许多化学计算解法从简,并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发生量的变化实质,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良好的作用.
5.图解分析法
在认真阅读题目、分析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对于较复杂的庞大计算题,用图解法可帮助思考,分析、判断,易于找出解题思路.
图解法的关键在于图.图要简明,易于观察,脉络清楚,能说明问题,能启迪思维.数量关系要反映在图上,化学原理要隐现在其中,这样才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6.推导法(讨论法)
这是根据基本概念、化学原理和物质的性质应用已知条件进行分析、推理的一种解题方法.这种方法常和其他方法综合使用.其特点是解题的结果常有几种可能性,必须通过全面
分析,一一列举它的每种可能性,再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检验,确定正确结果.
讨论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它充分体现了化学知识与数学知识的结合.解这类题的要点是①正确分析所发生的化学反应;②依据有关化学方程式和数据进行过量判断或划分取值范围;③确定在不同取值范围内所对应的产物或反应混合物的成分;④进行必要的计算求解.讨论法要有足够的根据,并紧扣题意.
讨论法从解题思路与技巧的不同,大至可分为不定方程式讨论法、不等式讨论法、分析推理讨论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