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发生过地震吗?-康熙年间-语文学习资料

编辑: admin           2017-24-02         

    放生过.

    康熙十八年的北京大地震,首先是地域的特殊性,北京作为当时的政治问黄中心,人口众多,各种建筑物也是数不胜数,在这样的地区里面发生地震造成的伤害必然是非常的惨重,再者这次地震是该地区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最后处于康乾盛世的时代,面对着这样的一次大地震,作为统治者和百姓是怎么进行震后救灾的,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康熙十八年北京大地震的震级为 8级,震中烈度为十一,震中在今北京、平谷、河北三河一带,“东至辽宁之沈阳,西至河南之安阳,凡数千里,而三河、平谷最惨”.地震所及范围至河北、山西、陕西、辽宁、山东、河南等省,共计 200 多个县市,最远记录达 700 百多公里.

      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庚申巳时,从京城的东方的地下发出响声,顷刻之间,只见尘沙飞扬,黑雾弥漫,不见天日.而地面上的人们也被震得东倒西歪,如同坐在船上一半,随后,私下里巨声响起,地面上的所有的东西都在震动,动物到处的乱窜,人们更是无头脑的乱跑,但是已经迈不开步了,这场爆发力极强的地震给京师及周围的州县带来深重劫难.蓟州地区,根据史料记载“地内声响如奔车,如急雷,天昏地暗,房屋倒塌无数,压死人畜甚多,地裂深沟,缝涌黑水甚臭,日夜之间频震,人不敢家居”.宛平县城也没有逃过此劫,“一响摧塌五城门,城中裂碎万间屋.万七千人屋下死,骨肉泥糊知是谁?……西门向北有劈面酸风乱滚之黄沙,东门至南有扑鼻膻水泛滥之黑沟”.良乡县倒塌瓦房10余间,土房40余间;损伤土房、瓦房近百间;街道震裂,水涌高三四尺.二十九日、三十日复大震,良乡、通县等城俱陷,裂地成渠,黄黑水溢出,黑气蔽天.作为震中之一的三河县的惨状更是无法描述,当时的县令对此作了详细的记录,“四远有声,俨如数十万军马飒沓而至”,“有骑驴道中者,随裂而堕,了无形影”,“扶伤出抚循,茫然不得街巷故道,但见土砾成丘,尸骸枕籍,……号哭呻吟,耳不忍闻,目不忍睹.” 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使得北京地区顿时陷入生存危机的严 重深渊.地震强烈的破坏力使地表建筑遭到极大损毁,“城垣坍 毁无数,自宫殿以及官廨、民居,十倒七八”.据统计,仅仅京城即倒房一万二千七百九十二间,坏房一万八千二十二间,死人民四百八十五名.

      京城也是震中之一,很多的建筑物遭到了严重的损坏,据统 计,仅仅京城即倒房一万二千七百九十二间,坏房一万八千二十二间,死人民四百八十五名.)京城的各宫殿、城 楼、寺院、庙宇、会馆等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宫殿类如养 心殿、永寿宫、乾清宫、慈宁宫、武英殿、保和殿等;寺院、庙宇、塔阁类如长椿寺、文昌阁、善果庙、广济寺、白塔等;会馆类如京师芜湖会馆、都门南陵会馆、都门云龙会馆、襄 陵会馆、中州会馆、华州会馆等.除了为数众多的老百姓在这次地震中死去外,还有很多的官员也死在了这次地震中,包括内阁学士王敷政、大学士勒得宏、掌春坊右庶子翰林侍读庄炯生、原任总理河道工部尚书王光裕.

    康熙十八年地震记载

      康熙罪己诏——英明皇帝震灾后的补救措施

      面对着如此严重的灾情,当时的统治者采取了正确的救灾措施,这显示了康熙皇帝的英明之处.首先,他发了“罪己诏”,言道:“朕御极以来,孜孜以求,期于上合天心,下安黎庶……地忽大震,皆因朕功不德,政治未协,大小臣工弗能恪共职业,以致阴阳不和,灾异示儆.” 他还遣官告祭天坛,并数次率诸王、 文武官员诣天坛亲行祈祷.这些形式在客观上也促使了整个统治阶级关心民情.接着,康熙又令户部和工部拨款震灾,由于 地震房屋倾倒而无力修葺者,旗人每间给银四两,民间房屋则每间给银二两.地震中有死亡人口的家庭,不能棺殓者,每人给银二两.还有,对于受灾地区的百姓,减免赋税,以利赈灾,并且发放粮食,解决灾后饥荒问题.最后,除了官方的赈灾之外,民间也是互相帮助,成为重要的补充手段了.

    也许正因为这次的大地震,康熙一直对地震研究颇为关注,并撰有关于地震的论文.

    康熙御制文·地震

      历史上的康熙皇帝是位勤勉好学的人物,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刻苦学习,到青年时已熟读经、史、子、集;并对自然科学有所造诣.他任用比利时人弗拜斯特为钦天监监正,向他学习西方天文、地理知识,并向西方传教士中精通自然科学的传教士学习历法、数学、测量知识.在他的一生中,撰写了天文、地理、物理、地质、地震等方面的论文数十篇,这在封建帝王中是难能可贵的.康熙继承王位后,华北地区地震不断,康熙一面下诏账恤灾民,一面对地震成因进行研究.1721年,67岁高龄的康熙皇帝在他病逝前一年,结合自己在数次大震中的感受和体会,撰写了论文《地震》,《地震》著于康熙60年,刊于雍正10年编录的《御制文》第4集第30卷内.

      在《地震》这篇学术论文中,康熙认为"大凡地震,皆积气所致"."阴阳迫而动于下,深则震虽微而所及者广,浅则震虽大而所及者近……而方幅之内,递以近远而差."就是说,地震起源于地下,在地震震级大致相同时,震源越深,波及面越广,但对地面的破坏越小;震源越浅,波及面越小,而对地面的破坏越大.这与现代地震理论得出的结论颇为接近.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康熙年间发生过地震吗?

    1668年7月25日晚(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在山东南部发生了一次旷古未有特大的地震,震级为8.5级,极震区位于山东省郯城、临沭、临沂交界,震中位置为北纬34.8°、东经118.5°,极震区烈度达Ⅻ度.由于极震区大部分位于郯城县境内,故称为郯城地震.这次地震是我国大陆东部板块内部一次最强烈的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口伤亡和经济损失.

    类似问题2:地震是怎么发生的[政治科目]

    这位网友您好 :

    您能在 21 世纪里再坚持提出这个问题 !本中心向您表示敬意 !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我站在哲学觉度来回答您 !仅供参考 !

    1 ,鸡蛋孵小鸡的道理您 1 定懂;

    2 ,唐山地震博物馆,不知您去参观过没 那里保存着 1 个被地震时烧穿了的青椒 !

    3 ,辽宁海城地震幸存者口述 :地震当时在外面感觉脸就象被 毛刷扎了似的难受 !

    4 ,蓝白色的 ; 5 色的 ; 7 色的地光 !

    5 ,唐山大地震幸存者口述 :临睡前日光灯已经关闭了 !后来自己就亮了,还怎么也关闭不了 !

    其实,上述 2 —— 5 的问题都是物理性问题和物理成因因素所造成的灾难 !您 1 定会问我这些物理能量是从哪

    1 ; 是地球内部所产生的和蕴藏的静电能量对空间负电荷放电,即释放能量时所造成的灾难 !

    2 ; 在中学时,物理老师在给我们做实验时,用钢笔在头发中麽擦后 ,对着碎纸末时发生的 1幕 !就是

    地震的基本原理 !只是能量值悬殊和极性不同 !

    2014 年防特大地震的时间段是 :

    1 月 20 —— 31 日 ;

    4 月 1 日—— 30 日 ;

    7 月 1 日 —— 10 月 31 日 !

    2014 年 人类防特大地震的经 ,纬度区域是 :

    东经 :15 度 —— 东经 :60 度 ;

    东经 :75 度 —— 东经 :105 度 ;

    东经 :115 度 —— 东经 :145 度 !

    南纬 :5 度 —— 北 纬 :45 度 !

    我给您提供的资料中即有地震的成因,又包含着地震前兆的特征 !对您可能有用 !我不知您住在哪个区域,请

    多保重 !

    全球地震 ,海啸前兆信号发现者 :石 凝

    2112 全球地震 ,海啸前兆信号监测中心 :石 凝

    2014 年 1 月 17 日

    类似问题3:地震在哪发生[语文科目]

    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 纬度:31.0°N 经度:103.4°E 深度:33km 震级:里氏8.0级 (中国地震局于5月18日已将汶川地震震级从7.8级修订为8级) 最大烈度:11度 震中位置:四川汶川县映秀镇 都江堰市西21km(267°) 崇州市西北48km(327°) 大邑县西北48km(346°) 成都西北75km(302°) 历史背景:汶川地震是中国自我国建国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 地震成因: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青藏高原研究专家王二七对汶川地区地质构造比较熟悉,5月上旬刚去过汶川地区.他分析说,汶川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川西龙门山的中心,位于汶川——茂汶大断裂带上.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挤压欧亚板块、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原在隆升的同时,也同时向东运动,挤压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虽然龙门山主体看上去构造活动性不强,但是可能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地震.美国地质勘探局发布的消息也认为,这次地震的震中和震源机制与龙门山断裂带或者某个相关构造断层的运动相吻合,地震是一个逆冲断层向东北方向运动的结果.从大陆尺度上来看,中亚和东亚的地震活动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冲撞欧亚板块造成的.美国南加州地震研究中心教授郦永刚告诉新华社记者,龙门山断裂带属地震多发区内的活动断层,来自青藏高原深部的物质向东流动到四川盆地受阻,向上运动,两者边界即为断层面.如果断裂每年运动数厘米,每隔50米至70米,积聚的应力和能量就能产生一次里氏7级以上的大地震.由于震源较浅,而且震源机制为向东的逆冲运动,加上震区土质松软,地震波向东能传播很长距离,使得远至上海和北京等城市的人都普遍有震感.英国地质勘测局地震监测和信息服务中心主任布赖恩·巴普蒂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从地质构造上看,这次地震与喜马拉雅碰撞带有关,“显然是东北-西南向的龙门山断裂带发生挤压作用的结果”.法国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地质学家保罗·达波尼耶对媒体说,大约5000万年前,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后俯冲到后者的下面,由此形成了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现在仍在受两个板块的挤压,使得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成为地震密集带.地震类型:汶川大地震为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挤压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因此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震源深度:汶川大地震是浅源地震.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类似问题4:刚刚的地震发生在哪里?

    四川

    类似问题5: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地壳运动

  •   4
  • 相关文章

    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
    初级经济师考试
    执业医师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
    AP考试
    CCIE考试
    营养师考试
    bec考试
    gre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