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上海高考语文作文思路及范文-上海高考作文-语
编辑: admin 2017-24-02
-
4
【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题目评价】
2014上海高考作文题秉承上海高考“海派”气质,一直延续材料作文的形式,材料短小,有限制,有空间,灵活、开放.题目与前年“心灵的微光”、去年的“重要的、不重要的”一致,都注重对学生结合关键词语与材料整体发挥辩证思维进行审题立意的能力考查,以及对当下生活的关注.
这个题目总体比较容易,和平时模拟考中的很多文题都很相近,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素材可用,然而想要写出新意却不算简单.
【审题分析】
从审题角度来看,我们首先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然后再抓关键词.这个材料的整体意思是说我们可以有选择穿过沙漠道路的自由,但是没有不穿过的自由,所以这里的自由与不自由是在选择道路的情况下出现的,自由与不自由是附属于这个选择的.通读材料不难提取出关键词“自由”,材料也很容易想到“自由”和“不自由”的关系.“沙漠”又非常容易联想到困难、挫折、人生必须经历的各种无奈与不快等等.总体来看考生比较容易在看到题目的最开始便想到一些可以选择的材料.
另一个关键词是“选择”,矛盾在于“选择”和“不能选择”.我们可以做出很多选择,例如人生该如何度过;但是我们又不能选择生老病死.
综合两组关键词来看,“自由”在于自己能否作出“选择”.
类似的很多话题在孩子们平时的练习中有较多的涉及.只是,“自由”这个关键词比较容易让人联想到哲学和政治,擅长这一学科或对此感兴趣的学生比较容易写出深刻性.
【写作内容】
从写作内容分析,这个材料依然要求学生由内而外的思考.学生考察这个材料的思路应该是从自身角度出发,体会这样的感受,然后再由自己及别人、及社会的思考,他关注的必定不仅仅是自己,而是更多的导向外界生活.包括他者的生活、包括生命的思考、包括社会的思考,所以这个材料需要学生较多的积累进行写作方能成就一篇大气之作、深刻之作.
比较容易联想到卢梭的“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自由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自由也没有绝对的不自由.
可以联想到法律.自由和民主不是百无禁忌,必须在规则下有序进行.
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度过人生的道路和方式,但我们也必须经历生老病死.
【趋势分析】
【2011年上海高考】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2年上海高考】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2013年上海高考】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
【2014年上海高考】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综合前几年的题目来看,近几年的高考材料作文均为思辨类作文.且在思想上有一定的深度.考生们不仅要联系自身反观当下,似乎还需要对一些哲理有一定的体会和思考.
上海作文以09年为一个标志性转折.那年是说郑板桥的事例,结果造成一定审题的障碍,考生感觉困难重重.因此10年作文是一个反弹,是这几年来最简单的一个材料.材料中的两个事例的指向性是同一的,考生无需考察两个事例的区别,所谓两个事例,就是一个事例,不过,命题者是把发展观放到全球视野下进行考察而已.11年的作文,就有了一定变化,他的思辨性变强了,给出了两个意思相反的句子,要求学生深入思考.
而12年的作文题,可以说是真正成熟的上海作文,其地域特色、思辨特色、清新风格就此形成.微光,需要进行思辨考虑,需要考生由自己及别人、由内而外的进行思考,不仅要考虑到自己,还要考虑到别人.材料中隐含的条件也比较多,比如放弃自己身上微光的原因是“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这个是我们写作时要必须考虑进去的.也就是说,材料在开放之外,内含的限定性条件增多.那么13年的作文是这个延续,体现的就是这个思路,重要的事情以及更重要的事情,进行思辨思考,结合自身以及社会.所以,上海作文的稳定就在这两年体现的特别明显:自我与社会联系,思辨性突出,观察自我以及思考社会,我对自己的关注就是对社会个体的关注,我不仅仅属于我自己,我还是社会的一员.
题材贴近生活,关注社会是上海高考作文坚持的命题思想.所以学生要善于由“内”而“外”,以自身的考察为入口,以社会的思考为出口,以对身边事实的关照为基础,结合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结论.因此,明年作文,我们可以预计上海依然会延续这个成熟的作文命题风格,这也是新一届高三作文备考的重点所在.
我是精锐的语文老师,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如果有其他问题也可继续追问哦!谢谢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求六篇作文的写作思路和方法六篇作文题目分别是:《走亲戚》《怎样放风筝》《替罪羊》《停电的那天晚上》《取暖》《球场边的女同学》初二水平.只要方法和思路,不要范文[语文科目]
1、《走亲戚》:这是一篇记叙文,六要素要全.A、走亲戚前的心理(兴奋、高兴、或者是忐忑这具体看你所选的材料是什么)可以通过自己起床的时间、语言等来具体表现.本部分可以写到上车出发.B、 路上的风景等描写,这里...
类似问题2:一些作文的写作思路一共三个:1、向前,向前,向前2、在追逐梦想的日子里3、我市一只渴望飞翔的鸟要写作思路![政治科目]
我是一只渴望飞翔的鸟
小故事: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道理:磨练召唤成功的力量
看懂了这个故事,围绕着它说明的道理把你自己当成那只鹰写一个第一人称的小故事就好
类似问题3:求作文的写作思路.急作文题目,顾名思意就是围绕"和谐"来写.求写作思路.不要作文.可以结合身边的人、事、物来写.也可以举例子[语文科目]
可以先从身边的一些事物来写出和谐的美好和重要,再继续延伸到以后或更远的一些地方.(也可以写一下关于和平的,这样就更具体了.)
类似问题4:几篇作文的写作思路要求分别给出 写作所用文化材料 写作中心 文章主旨1 泪2 火炬的联想3 挥之不去的记忆4 读余光中《乡愁》有感5 风景这边独好6 特殊的礼物7 永不言败8 话说捐赠9 假如生[语文科目]
寒假生活一 忙完了一个学期,刚开始停下来还有点不太适应.在平时工作时,每天都和学生相处在一起,虽然他们也会调皮,也会惹我生气,但离开他们太久,心里还是惦念着他们还在想着他们在来期来时是不是会更听话了,是不是比...
类似问题5:求作文《爱在我心中》的题材及写作思路.快啊,明天就开学了啊啊啊啊.[语文科目]
你可以举一些父母或同学帮助你的例子,然后围绕这个写感恩.
例:
“爱是每个人心中一个长久的诺言.”这个世界因有爱而美丽,也因有爱而精彩.有浓浓的母爱,有严厉的父爱,有绵绵的师爱……而我体会最深的还是父母之爱. 爸爸妈妈把自己的心血都灌注到了一颗“心”上,又把这颗“心”无偿地奉献给我. 妈妈,您可曾记得?有一次,我发高烧,您毫不犹豫地放下繁忙的公务,心急如焚地把我送到了医院.医生说要挂水,您便陪在我身边.我睡不着,您便给我讲故事;我困了,您就守在我身旁;我无聊了,您去给我买书看……又有一次,我有一道题目不会做,您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教到我懂了为止.让我感受到了温暖的母爱. 爸爸,您可曾记得?有一次,我自己步行去上学.突然,天空乌云密布,过了一会儿就大雨倾盆了.随着宛如绣花针般的雨丝的密布,我的衣服就星罗棋布地缀满了雨点,很快就湿了.这时,一把伞挡住了雨珠,原来是看似粗心,其实细心的爸爸.爸爸把伞给我之后,就冒雨跑回去了. 爸爸妈妈是蜡烛,用汗水把孩子点明;他们是春蚕,用关心把孩子呵护;他们是医生,用温暖把孩子诊治…… 在他们眼里,我们永远是孩子,他们便永远关心、呵护、温暖我们.“付出终有回报.”他们付出了一颗关心、呵护、温暖我们的心,回报将是我们一颗挚真挚诚的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