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欲立而立人,-立人-语文学习资料
编辑: admin 2017-23-02
-
4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译文】
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别人也能站得住,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如果能够“推己及人”也就做到了“仁”.
这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即忠恕,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恕”是由孔子最早提出的,并为恕下过这样的定义:“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论语· 卫灵公》).这是孔子在回答子贡的一个提问时说的.子贡的问题是:“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句话?)孔子在《论语· 雍也》篇中还说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里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有相似的含义,但是后一句话较为消极些,而前一句显得主动、积极.
关于“忠”,则和曾子说过的“为人谋而不忠乎”有关.这里的“忠”是指尽己之力为人谋事,忠于职守.据此,宋代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提出:“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后世儒家对忠恕的解释不尽相同,但都有推己及人,即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之意.以后“忠恕”二字逐渐被连在一起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使用,不再分开.上述两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作为“忠恕”一词的具体内涵或解释.两千多年来,“忠恕”一直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并且至今对于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仍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含义?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译文】
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别人也能站得住,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
这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即忠恕,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
类似问题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什么意思?通俗一点,打个现代现实一点的比喻,谢谢了
比如说,我想要那盆花,但是同行的人里面,还有上司、领导在,我不知道他们想不想要,而且如果大家都不买就自己单独跑出去买,也不是太好,那怎么办呢?
有些很会做的人,就会去夸奖这盆花,到底什么地方好看,哪里哪里好,展现出自己对这盆花的了解与赏识,然后问其他人要不要,如果有人要,那就要夸很有眼光或之类之类的话语,然后在人家面前,不断说这盆花的好,通常做到这一步,这盆花自然会落到该得到它的人手中.
当然,能不能自然随和一些,就要看运用者的表现了,反正总体的指导思想就是这样.
——————————————————————————————
再比如,卖东西,想要东西的价格卖的高一些,有些老板就会夸顾客好眼光,看中的东西,跟其它的货品没办法比,一般而言,顾客还是很愿意出高一些价格买下这件商品的.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如果顾客铁了心不想出那么多钱,一般来说,可以表达自己很留恋这个商品,夸老板的眼光很好,然后走人,一般而言,老板也不会太过计较的.
虽然,这可以说是看大家的有心程度,可是有些时候,会让人觉得,是看谁的脸皮更厚一些.但个人还是比较推崇有心程度的,这样做交易才不会落下遗憾,如果只是为了争那一些小利,而在那左来右去,那这个交易可以说很容易落下怨恨,刚开始或许没什么,可是长久以往,渐渐的,人会越做越不开心,整天阴沉沉的.
类似问题3:"己欲立而立人,[政治科目]
意思是我要成功就要先帮助别人成功;
我成功了就帮助更多的人成功!
明白了吗?
立在这里不能翻译为自立 而是成功哦~~
类似问题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怎么理解?[语文科目]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自己立身修德,也要让别人立身修德.自己通达事理也要让别人通达事理.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如果能够“推己及人”也就做到了“仁”.而在当今社会,不少企业的经营过于急功近利,常常忽略了这一点,结果落得损人害己、砸了自家招牌的下场.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事实上,半部论语对于企业的经营、尤其是企业品牌的经营也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具体可参见我发到智高点主页中的《〈论语〉注解品牌经营心理》一文.以下摘录了《论语》原文中讲述该思想的一段,以帮助大家理解.
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意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施加给人家”
它体现了儒家思想体系中极有价值的一个闪光点,原文出自《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类似问题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请帮我翻译一下[政治科目]
此句犹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应使他人事事行得通.是以体现孔子所倡导的“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