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 阅读题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它1
编辑: admin 2017-23-02
-
4
艺术想象力:表现在为突出马飞奔之快,让马踏在一只燕子上.
先进的科学知识:表现在使马全身的重量集中在右后蹄,保持平衡的方法上.
创造才能:表现在这种马踏飞燕整体的构思上,因为这是史无前例的.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关于马踏飞燕的介绍,就是给一张照片写介绍,字数不要多,50到100字最好,但是要把重要的讲出来,至少也要说出出土地点,现在的地位等[语文科目]
1969年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长45厘米,高35厘米.它是东汉时期雕塑艺术的精品,代表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成就.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燕与奔马的速度有目共睹,使奔马的动势凝固 在一个静止的空间,把一匹静止的铜马塑灵了、塑活了、塑绝了!
飞燕的构思另一个高妙之处在于,铜马三蹄凌空飞驰,作为摆设的工艺品,其独蹄的支点又当如何稳定呢?有了这只飞燕,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这既合乎力学原理,又将奔马的轻盈和物体的稳定双双得到完美的解决.欣赏了这件千古一马,怎不叫人为我国古代艺术家们的精湛艺术而肃然起敬呢!
类似问题2:有三道阅读题. 马踏飞燕 [语文科目]
(1)形容平平安安,没有收到损伤.(安然无恙)
(2)像风一样跑得很快,像闪电一样一闪而过,形容非常迅速.(风驰电掣)
(3)在文学、艺术创作时运用的心思很奇特巧妙.(匠心独运)
类似问题3:马踏飞燕介绍就是给一张马踏飞燕的照片,1.先写外貌和联想(从上至下)2.介绍他怎样保持平衡 3.再介绍它的价值的价值急急急!速度![语文科目]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着地.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小燕子背上,小燕子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 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马的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故有人认为它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品,而且是相马的法式.
类似问题4:马踏飞燕中具体描写马踏飞燕的句子有哪些[语文科目]
看,这匹铜制的骏马,膘肥身健,体形匀称,鬃毛整齐,四蹄坚韧有力.它头微微后仰而稍向左歪,尾巴向后扬起.它张开大口,人们仿佛听到了它高亢的嘶鸣声.
艺术家构思奇妙,让马的右前腿大步前跨,左后腿向后平伸,以表现它正在快速奔跑.
艺术家匠心独运,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
艺术家有意使马的头和颈往后收缩,让重心尽量后移;同时使踏燕的后蹄尽量前伸,让马的支撑点和重心正好在一条垂直线上.再加上向前后伸出的两条腿和扬起的尾巴,不仅使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而且使马的造型更加优美.
类似问题5:谁能把《马踏飞燕》这整篇课文俯上?一定要是完整的课文[语文科目]
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它1969年出土以后,很快名闻天下,受到人们的赞美.
看,这匹铜制的骏马,膘肥身健,体形匀称,鬃毛整齐,四蹄坚韧有力.它头微微后仰而稍向左歪,尾巴向后扬起.它张开大口,人们仿佛听到了它高亢的嘶鸣声.
这是一匹奔跑中的骏马,怎样表现它的速度之快呢?艺术家构思奇妙,让马的右前腿大步前跨,左后腿向后平伸,以表现它正在快速奔跑.快到什么程度呢?艺术家匠心独运,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这样就把“快”具体化了,连飞燕都来不及躲闪,真跑得快啊!马蹄踏在飞燕上,飞燕竟安然无恙,可见这匹马几乎是四蹄离地,风驰电掣般地飞奔.
铜奔马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右后蹄上,怎样都能保持平衡?这是一个难题.艺术家有意使马的头和颈往后收缩,让重心尽量后移;同时使踏燕的后蹄尽量前伸,让马的支撑点和重心正好在一条垂直线上.再加上向前后伸出的两条腿和扬起的尾巴,不仅使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而且使马的造型更加优美.
从这匹踏燕的奔马身上,我们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知识,看到了他们卓越的创造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