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靖的意义-绥靖的意思-历史学习资料
编辑: admin 2017-23-02
-
4
绥靖 (Appeasement)
绥suí
(会意.从糸(mì),从妥,“糸”与丝织品、绳索有关.“妥”表妥当、平安.合起来表示有了这绳索,人就稳妥了.本义:借以登车的绳索)
绥靖 suíjìng
[pacify; appease] 保持地方平静;安抚平定;过去反动政府不顾事理道义,使人民屈从于暴力和强权之下以求安定.
吾在卅八年,不能绥靖区域,又值中州兵乱,秦陇倒悬,加以寝患弥笃,实思敛迹避贤.——《晋书·张轨传》
绥靖主义 suíjìngzhǔyì
[appeasement] 用牺牲别国的利益安抚侵略者,以换取和平和安全的政策
一种通过在某些可能导致战争的事务上作出让步来讨好某个咄咄逼人的竞争对手的外交政策.这个词一般用于贬义,指的是30年代 英美法对德意日侵略者姑息、纵容,不惜牺牲他国的领土主权以至本国利益,去满足侵略者的欲望,以图苟安的政策.1931年日本挑起“九一八”事变之初,美英指望日本北上进攻苏联,对日本侵华不加反对.1932年美国宣布“不承认主义”,反对日本破坏门户开放政策和《九国公约》.同时,美国又把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运销日本.美国这种既指责又纵容的两面政策一直延续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英国则一再偏袒日本.英法操纵国际联盟,拒绝对日经济制裁.1937年7月英日有田——克莱琪协定,它是慕尼黑政策在远东的重演.绥靖政策在欧洲的推行,以英法对德绥靖为主要内容,以英国为主导.1935年3月,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公然扩军备战.英法对此不加制裁,英国反而同德国缔结《英德海军协定》,支持德国的毁约行为.
1935年1月,法国同意大利签定“罗马协定”,怂恿意大利于10月挑起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英法操纵国联虽然不得不宣布对意经济制裁,但拒绝实施两项重要措施:禁运石油和封锁苏伊士运河.1936年5月,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1935年8月通过的美国中立法,在1939年11月作了修改之后是绥靖政策的变种.它的目的在于隔岸观火,从中渔利.
1936年3月,由于英法按兵不动,德国不发一枪一弹,占领莱茵非武装区.8月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英法则推行不干涉政策,实际上是纵容德意干涉者,结果,西班牙共和国被颠覆,德国借西班牙战场完成了军事实验.1938年3月,英法听任德国吞并奥地利,10月伙同德意把慕尼黑协定强加给捷克斯洛伐克,让德国占领了苏台德地区.慕尼黑阴谋是绥靖政策最丑恶的表现.希特勒得寸进尺,1939年3月,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绥靖政策走向破产.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绥靖的意思?
绥:从糸,从妥,“糸”与丝织品、绳索有关.“妥”表妥当、平安.合起来表示有了这绳索,人就稳妥了.本义:借以登车的绳索
绥,车中把也.――《说文》
负良绥君升所用、又、以散绥升.――《礼记·少仪》
子良授太子绥.――《左传·哀公二年》
《论语·乡党》说:孔子“升车必正立执绥.”――《我国古代的车马》
又如:执绥(挽住车中绳索);绥绳(执以登车的绳索)
上古五服之一 [one of the five areas in ancient times].古代王畿外围,每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距离的远近分为五等地带,叫“五服”.其名称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服,服事天子
安抚人心以保持平静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大雅·民劳》
绥之斯来,动之斯和.――《论语·子张》
时军司马班超留于寘,绥集诸国.――《后汉书·西域传·序》
又如:绥民(安定人民);绥安(安定);绥定(安定);绥纳(安抚接纳);绥驭(安抚控制);绥养(安定抚养);绥御(安抚统治);绥服(安定顺服);绥集(安辑,安抚和合);绥宁(安定)
临阵退军,向后撤 [retreat]
秦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左传·文公十二年》
制止;止 [stop]
使民以劝,绥谤言,足以补官之不善政.――《国语·齐语》
绥
绥
舒缓的 绥,舒也.――《广雅》.王念孙疏证:“绥者,安之舒也.”
平安;安好;安泰 [peaceful]
绥绥兮其有文章也.熙熙兮其乐人之臧也.――《荀子·儒效》
又如:顺颂时绥(书信用语)
绥靖
保持地方平静;安抚平定;过去反动政府不顾事理道义,使人民屈从于暴力和强权之下以求安定
吾在卅八年,不能绥靖区域,又值中州兵乱,秦陇倒悬,加以寝患弥笃,实思敛迹避贤.――《晋书·张轨传》
绥靖主义
用牺牲别国的利益安抚侵略者,以换取和平和安全的政策
参考资料:金山词霸
类似问题2:“绥靖”是什么意思?[历史科目]
一种通过在某些可能导致战争的事务上作出让步来讨好某个咄咄逼人的竞争对手的外交政策.这个词一般用于贬义,指的是30年代 英美法对德意日侵略者姑息、纵容,不惜牺牲他国的领土主权以至本国利益,去满足侵略者的欲望,以图苟安的政策.1931年日本挑起“九一八”事变之初,美英指望日本北上进攻苏联,对日本侵华不加反对.1932年美国宣布“不承认主义”,反对日本破坏门户开放政策和《九国公约》.同时,美国又把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运销日本.美国这种既指责又纵容的两面政策一直延续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英国则一再偏袒日本.英法操纵国际联盟,拒绝对日经济制裁.1937年7月英日有田——克莱琪协定,它是慕尼黑政策在远东的重演.绥靖政策在欧洲的推行,以英法对德绥靖为主要内容,以英国为主导.1935年3月,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公然扩军备战.英法对此不加制裁,英国反而同德国缔结《英德海军协定》,支持德国的毁约行为.
1935年1月,法国同意大利签定“罗马协定”,怂恿意大利于10月挑起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英法操纵国联虽然不得不宣布对意经济制裁,但拒绝实施两项重要措施:禁运石油和封锁苏伊士运河.1936年5月,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1935年8月通过的美国中立法,在1939年11月作了修改之后是绥靖政策的变种.它的目的在于隔岸观火,从中渔利.
1936年3月,由于英法按兵不动,德国不发一枪一弹,占领莱茵非武装区.8月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英法则推行不干涉政策,实际上是纵容德意干涉者,结果,西班牙共和国被颠覆,德国借西班牙战场完成了军事实验.1938年3月,英法听任德国吞并奥地利,10月伙同德意把慕尼黑协定强加给捷克斯洛伐克,让德国占领了苏台德地区.慕尼黑阴谋是绥靖政策最丑恶的表现.希特勒得寸进尺,1939年3月,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绥靖政策走向破产.
类似问题3:绥靖是什么意思?[历史科目]
二战前法西斯势力猖獗,西方大国不制止法西斯的恶行,而是通过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达到暂缓战争的目的,这种做法被称为绥靖政策.绥靖与姑息意思相同
类似问题4:绥靖 什么意思啊[历史科目]
一种通过在某些可能导致战争的事务上作出让步来讨好某个咄咄逼人的竞争对手的外交政策.这个词一般用于贬义,指的是30年代 英美法对德意日侵略者姑息、纵容,不惜牺牲他国的领土主权以至本国利益,去满足侵略者的欲望,以图苟安的政策.1931年日本挑起“九一八”事变之初,美英指望日本北上进攻苏联,对日本侵华不加反对.1932年美国宣布“不承认主义”,反对日本破坏门户开放政策和《九国公约》.同时,美国又把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运销日本.美国这种既指责又纵容的两面政策一直延续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英国则一再偏袒日本.英法操纵国际联盟,拒绝对日经济制裁.1937年7月英日有田——克莱琪协定,它是慕尼黑政策在远东的重演.绥靖政策在欧洲的推行,以英法对德绥靖为主要内容,以英国为主导.1935年3月,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公然扩军备战.英法对此不加制裁,英国反而同德国缔结《英德海军协定》,支持德国的毁约行为.
1935年1月,法国同意大利签定“罗马协定”,怂恿意大利于10月挑起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英法操纵国联虽然不得不宣布对意经济制裁,但拒绝实施两项重要措施:禁运石油和封锁苏伊士运河.1936年5月,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1935年8月通过的美国中立法,在1939年11月作了修改之后是绥靖政策的变种.它的目的在于隔岸观火,从中渔利.
1936年3月,由于英法按兵不动,德国不发一枪一弹,占领莱茵非武装区.8月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英法则推行不干涉政策,实际上是纵容德意干涉者,结果,西班牙共和国被颠覆,德国借西班牙战场完成了军事实验.1938年3月,英法听任德国吞并奥地利,10月伙同德意把慕尼黑协定强加给捷克斯洛伐克,让德国占领了苏台德地区.慕尼黑阴谋是绥靖政策最丑恶的表现.希特勒得寸进尺,1939年3月,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绥靖政策走向破产.
类似问题5:他是怎么得名的?[语文科目]
绥:从糸,从妥,“糸”与丝织品、绳索有关.“妥”表妥当、平安.合起来表示有了这绳索,人就稳妥了.本义:借以登车的绳索
绥,车中把也.――《说文》
负良绥君升所用、又、以散绥升.――《礼记·少仪》
子良授太子绥.――《左传·哀公二年》
《论语·乡党》说:孔子“升车必正立执绥.”――《我国古代的车马》
又如:执绥(挽住车中绳索);绥绳(执以登车的绳索)
上古五服之一 [one of the five areas in ancient times].古代王畿外围,每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距离的远近分为五等地带,叫“五服”.其名称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服,服事天子
安抚人心以保持平静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大雅·民劳》
绥之斯来,动之斯和.――《论语·子张》
时军司马班超留于寘,绥集诸国.――《后汉书·西域传·序》
又如:绥民(安定人民);绥安(安定);绥定(安定);绥纳(安抚接纳);绥驭(安抚控制);绥养(安定抚养);绥御(安抚统治);绥服(安定顺服);绥集(安辑,安抚和合);绥宁(安定)
临阵退军,向后撤 [retreat]
秦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左传·文公十二年》
制止;止 [stop]
使民以劝,绥谤言,足以补官之不善政.――《国语·齐语》
绥
绥
舒缓的 绥,舒也.――《广雅》.王念孙疏证:“绥者,安之舒也.”
平安;安好;安泰 [peaceful]
绥绥兮其有文章也.熙熙兮其乐人之臧也.――《荀子·儒效》
又如:顺颂时绥(书信用语)
绥靖
保持地方平静;安抚平定;过去反动政府不顾事理道义,使人民屈从于暴力和强权之下以求安定
吾在卅八年,不能绥靖区域,又值中州兵乱,秦陇倒悬,加以寝患弥笃,实思敛迹避贤.――《晋书·张轨传》
绥靖主义
用牺牲别国的利益安抚侵略者,以换取和平和安全的政策
参考资料:金山词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