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中的一个字的发音“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

编辑: admin           2017-23-02         

    齐国百姓喜欢厚葬,布帛都用于做寿衣,木材都用于做棺木.桓公以这些为祸患,把这件事告诉管仲:“布帛用光了就没有什么可用来作为遮蔽身体的东西了,木材用光了就没有什么可用来作为防备工事的东西了,而人们喜好厚葬不停止,禁止它怎么样?”管仲回答说:“大凡人们的一些做法,不是认为它有名,就是认为它有利.”于是下令说:“棺材超过一定标准的人,治主掌丧事人的罪.”那死者无名,治罪主掌丧事人就无利,人们还有什么原因做这样的事呢?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英语翻译现代文

    有六种隐蔽微妙的情况:一是君主把权势借给臣下;二是君臣利益不同而臣下借用外力谋私;三是臣下假托类似的事蒙骗君主;四是君臣利害关系彼此相反;五是等级名分上下混乱而导致内部争权夺利;六上敌国设谋按他们的意图任免大臣.这六种现象是君主必须明察的.

    权借一

    权力和威势不可以让给别人去用.君主失去一分权势,臣下就会把它当作百分去争.所以臣下得到君主的权势,力量就会强大起来;臣下力量强大起来了,朝廷内外就会被利用;朝廷内外一旦被利用,君主就会受到蒙蔽.有关的解说在:“说一”中老聃说的“鱼不可脱于渊”部分.因此君主同臣下谈话的时间长,臣下就以此作为抬高身价的资本;近侍会卖弄主子赐给的一些小物品.其中的祸患表现在:胥僮劝谏晋厉公,州侯手下的人异口同声为他解脱,燕人受骗用屎浴身.

    利异二

    群臣的利益不同,所以臣下没有一个是忠诚的.所以臣下的利益确立了,君主的利益就失去了.因此那些奸臣贼子,招致敌国军队来除掉国内私敌,用涉外事情来迷惑君主,假如能取得他的私利,就会不顾国家的忧患.有关的解说,在“说二”中卫国某对夫妻祈祷求神赐福一段.所以戴歇要议论诸公子,鲁国的三桓要合力攻打鲁昭公;韩相公叔要引进齐国的军队,魏臣翟黄要招韩军攻魏;太宰{喜否}要劝说大夫种,大成牛要开导申不害;中山国司马喜要私送情报给赵王,魏臣吕仓要劝秦、楚攻魏;魏将宋石要写信给楚将卫君,魏相白圭要开导韩相暴谴.

    似类三

    那些似是而非的假象,是使君主处罚不当,而大臣能够谋取私利的原因.因此守门人泼水而夷射被诛杀;济阳君伪造王命而二人获罪;司马喜杀掉爱赛而季辛被诛杀;郑袖说新来的美人厌恶楚王的气味,美人被割去了鼻子;费无忌引诱郄宛上当,令尹把郄宛杀了;陈需暗杀张寿,迫使犀首出逃.所以近侍烧掉马草仓库,中山国君就加罪于公子;济阳君门客杀掉老儒,济阳君会奖赏他.

    有反四

    事情发生了,如果有利可得,应当牢牢掌握它;如果有害,一定要从反面加以考察.因此明君考虑问题时,国家受害,就要察看谁能从中得到好处;臣下受害,就要考察与他利害相反的人.有关的解说在“说四”中楚军攻魏而陈需升任魏相,黍种价高而粮仓官吏受到检查.因此昭奚恤逮捕贩茅草的人;韩昭侯怒责厨师的副手;晋文公追查把头发缠在烤肉上的人;穰侯请齐王称帝.

    参疑五

    等级名分相互混杂的局面,是产生祸乱的根源,所以明君应该慎重地对待它,因此有骊姬唆使晋献公杀掉太子申生的事,有郑君夫人用毒药毒死郑君的事,有卫州吁杀掉他哥哥卫桓公的事,有周公子根占得东周的事,有王子职过分受宠而太子商臣果然兴兵作乱的事.严遂、韩庞争权,结果韩哀侯被杀;田常和阚止争斗、戴欢和皇喜争斗,结果宋君、齐简公被杀.有关的解说在“说五”中狐突谈论君主宠爱姬妄和近臣,以及郑昭回答君主说太子还未出生.

    废置六

    敌国力求的做到的,是使对立国家的君主观察错乱而造成失误;君主如果不能明察,就会按敌国的意图来任免自己的大臣.所以周文王资助商臣费仲,秦王担忧楚国使者能干,齐臣黎且设法让鲁君赶走孔子,楚臣干象阻止楚王扶持甘茂.因此伍子胥散布舆论而楚国子常得以任用,因为收纳晋君献来的美女而虞虢两国终于灭亡,叔向故意丢失书信而使苌弘被杀,郑桓公制造订立盟约的假象而使邻国残杀自己的豪杰.

    庙攻七

    “参疑内争”、“敌国废置”的事情,明君要严格地禁止它在国内出现,而应该把它作为一种策略运用于国外.资助那些权势轻的,支持那些地位弱的,这就叫做庙攻.君主既能在内检查、验证,又能对国外观察、探听,那么敌人的一切诈伪都可以识破.有关的解说在秦国侏儒告诉秦惠文王自己偷听到的楚国计谋.所以襄疵告诉魏王赵想偷袭邺,卫嗣公赐给县令席子.

    以上是经文部分.

    说 一

    权势好比是君主的深渊,臣子好比是君主权势这一深渊里的鱼,鱼离开深渊,就不能再得到它了;君主把权势失落给臣子,就不能再收回来.古人难于直陈事理,所以把事理假托成鱼来作比喻.

    赏罚是锐利的武器,君主掌握它来制服臣子,臣子盗用它来蒙蔽君主.所以君主事先显露出行赏苗头,臣子就会予以兜售来作为自己的恩德;君主事先显露出行罚苗头,臣子就会予以兜售来作为自己的权威.所以《老子》说:“国家的锐利武器,是不能显露出来给别人看到的.”

    靖郭君田婴任齐相,和老相识谈话的时间长,老相识就变得富有;赏赐近侍小物品,近侍地位就会抬高.谈话时间长、赏赐小物品,都是微小的资助,尚且可以借此致富,何况把权势让给官吏呢? 晋厉公时,六卿地位很高.胥僮和长鱼矫劝谏说:“大臣地位高,权势重,敌国君主争相给他们捧场,他们与外国勾结,树立私党,对下扰乱国法,对上挟持君主,出现了这样的局面而国家不危乱的,自来就不曾有过.”晋厉公说:“讲得好,”于是就杀了三卿.胥僮、长鱼矫又劝谏说:“对于罪状相同的人,杀了一部分, 却不予涤除净尽,是让留下的人怀恨在心,是让他们有机可乘啊.”晋厉公说:“我一下子就杀了三位大卿,我再也不忍心全部杀光了.”长鱼矫接话说:“您不忍心动手,他们倒要狠下心来害您的.”晋厉公没有听从劝告.过了三个月,诸卿作乱,结果杀了厉公,并瓜分了晋地.

    州侯担任楚相,地位显贵并专权独断.楚王怀疑他有二心,就问左右近侍,左右近侍回答说没那么回事,众人同声,如出一口.

    有个燕人并未中邪迷惑,别人却要借故用狗屎给他洗身.有个燕人,妻子和某士通奸,他

    早上从外面回来,正碰上某士出门.丈夫说:“这是什么客人?”他妻子说:“没有客人.”问身边的人,大家都说没有客人,如出一口.他妻子说:“您神志迷乱了.”于是就用狗屎给他洗身.

    又一种说法:燕人李季喜欢出远门,他妻、子私下和某士通奸,李季突然回来了,某士还在屋内,做妻子的非常担忧.她的女仆说:“让这位公子光着身子,解开发结,径直走出门外,我们这些人都假装没看见”.于是这位公子听从她的计谋,快步跑出门外.李季说:“这是什么人?”家里的人都说:“没有人啊.”李季说:“我看见鬼了吗?”他妻子说:“是的.”“怎么办呢?”妻子说:“拿各种牲畜的屎来洗身.”李季说:“好吧”.于是就用屎来洗身.一说是用兰草煮的水来洗身.

    说 二

    卫人有一对夫妻在祈祷,妻子祝愿说:“让我没有灾难,得到一百捆布币.”她丈夫说:“为什么这么少”?妻子回答说:“超过这个数目,”您将会用它去买小老婆.”

    楚王想让几个儿子到四周邻国去做官,戴歇说:“不行.”“让儿子到四周邻国去做官,四周邻国一定器重他们.”戴歇说:“公子出国做官受到器重,受到器重必然成为这些国家的党羽,也就是用与外国勾结的方式来教育儿子了.这样做不利.”

    鲁国的三桓——孟孙、叔孙、季孙通力合作挟制了鲁昭公,结果占有了他的国家,垄断了他的权势.鲁国的三桓威逼昭公朝廷,昭公进攻季孙,孟孙、叔孙互相商量说:“去救援吗?”叔孙的车夫说:“我是个家臣,哪里知道公室大事?大致看来,有季孙和无季孙哪一样对我们更有利?”大家都说:“没市季孙就没有步孙了.”“既然这样,那么就去救他.”于是他们就从西北角冲了进去.孟孙见叔孙的旗帜已经进入战场,也去救援.三桓合兵一处,鲁昭公失败了.三桓驱逐了鲁昭公,结果鲁昭公死在晋国的乾侯. 公孙伯婴担任韩相,又要拼命和齐国交好.公仲朋很受韩王器重.公叔伯婴担心韩王让公仲朋担任韩相,就让齐、韩结约去攻打魏国.公孙伯婴乘机把齐军引入韩国国都,用来威胁他的君主,巩固他的相位,并重申两国的协约. 翟璜是魏王的大臣,却又和韩国交好.他竞要召来韩国军队,让他们攻打魏国,接着请求替魏王去讲和,以便提高自己的地位.

    越王攻打吴王,吴王谢罪并宣布臣服,越王准备答应.范蠡和大夫文种说:“不行.过去上天把越国给了吴国,吴国不接受,现在上天不帮助吴王夫差,这也是天灾啊.上天把吴国给了越国,应当拜两拜接受下来,不能答应吴王的要求.”越国的太宰{喜否}送给大夫文种的信上说:“狡猾的兔子捕完了,好猎狗就会被煮来吃;敌国灭亡了,谋臣就会遭到杀害.大夫您为什么不放过吴国,让它成为越国的忧患呢?”大夫文种接信读罢,长叹一声说;“杀掉谋臣,越和吴将会遭到同样的下场.” 大成牛从赵国对在韩国的申不富说:“您用韩国的力量使我得到赵国的重用,我再用赵国的力量使您得到韩国的重用,这样一来,就像您有两个韩国,我有两个赵国一样了”.

    司马喜是中山国君的臣子,但和赵国交好,曾经把中山国的谋略密告给赵王.

    吕仓是魏王的臣子,但和秦、楚两国交好.他暗示秦、楚,让两国攻魏,以便借机请求前去讲和来提高自己的地位.

    宋石是魏国的将领,卫君是楚国的将领.两国交战,宋石,卫君分别担任两国将领.宋石送信给卫君说:“双方兵力相当,双方军旗相望,希望不要交战,交战后一定不能两存.这是两国君主的事,我和您没有私仇,最好的办法是相互避开.” 白圭担任魏相,暴谴担任韩相.白圭对暴谴说:“您用韩国的力量帮助我在魏国任职,我用魏国的力量扶助您在韩国任职,我长期在魏国掌权、您长期在韩国掌权.”

    说 三

    齐国有个叫夷射的中大夫,在齐王那里侍酒,喝得酪酊大醉后出来,倚靠在廊门上.守门人别跪请求说:“您无意于赏给我一点吃剩下的酒吗?”夷射斥骂道:“滚!受过刑的人怎么竟敢向尊长要酒喝!”别跪慌忙退下.等到夷射离开后,别跪就把水泼在廊门的檐沟下,像尿湿的样子.第二天,齐王出来看见了,怒责道:“谁在这儿撒尿?”别跪回答说:“我没看见.虽说如此,昨天中大夫夷射在这儿站过.”齐王因而对夷射进行惩罚并杀了他.

    魏王臣子中有两个人与济阳君不和,济阳君就作假让人伪造王命而谋划进攻自己.魏王派人间济阳君说:“你与谁有仇?”济阳君回答说:“我不敢和谁有仇.虽说如此,也曾和两个人关系不好,但还不至于到这种地步.”魏王问左右近侍,都说:“确实如此.”魏王就杀了这两个人. 季辛和爱骞相互怨恨.司马喜和季辛的关系刚刚恶化,就暗地派人杀了爱骞.中山国君以为是季辛干的,于是就杀了季辛.

    楚王宠妄中有个叫郑袖的.楚王刚弄来了一个美女,郑袖就开导她说:“楚王非常喜欢别人捂住嘴巴,你要是靠近大王,一定要捂住嘴巴.”美女入见,走近楚王就捂住嘴巴.楚王询问其中的原因,郑油说:“她本来就说过讨厌大王的气味.”等到楚王和郑袖、美女三人坐在一起的时侯,郑袖就事先告诫侍从说:“大王如果发话,一定要立即听从大王的话!”美女上前来到靠楚王很近的地方,多次捂住嘴巴.楚王勃然大怒说:“割掉她的鼻子!”侍从于是拔出刀来割掉了美人的鼻子. 另一种说法:魏王送给楚王一个美女,楚王非常喜欢.楚王夫人郑袖知道楚王喜欢、宠爱这位美女,她就也喜欢、宠爱这位美女,胜过了楚王.衣服珍宝,挑选美女想要的给她.楚王说:“夫人知道我宠爱新来的美人,她喜欢、宠爱这位美人超过了我,这也就是孝子奉养父母、忠臣奉侍君主的方法.”郑袖知道楚王已不认为自己嫉妒,就对新来的美人说:“大王非常喜欢、宠爱你,但讨厌你的鼻子.你见到大王,时常捂住鼻子,大王就会长久宠爱你了.”于是美人听从了郑袖的话,每次见到楚王,常常捂住鼻子.楚王对郑袖说:“新人见我时常捂住鼻子,为什么?”郑袖回答说:“我不知道.”楚王硬是追问她,她回答说:“不久前新人曾说讨厌闻到大王的气味.”楚王发怒说:“割了她的鼻子:”郑袖预先告诫侍从说:“大王如果发了话,一定要听从命令.”侍从于是就拔出刀来割掉了美人的鼻子. 费无极是楚国令尹亲近的人.郄宛新近侍奉令尹,令尹非常喜欢他.费无极就对令尹说:“您很喜欢郄宛,为什么不到他家喝一次酒?”令尹说:“好吧.”令尹就让费无极到郄宛家置办酒席.费无极开导郄宛说:“令尹非常高傲而喜欢兵器,您一定要小心遵奉他,先快些把兵器陈列在厅堂下面和院子门口.”郄宛就照办了.令尹前往,大吃一惊,说:“这是什么?”费无极说:“您危险了,快离开这里!事情还不知会怎样呢.”令尹非常愤怒,发兵讨伐部宛,接着就杀了他.

    犀首和张寿结下怨仇,陈需刚到魏国,与犀首不和,就派人暗杀了张寿.魏王以为是犀首干的,就处罚了他.

    中山国有个地位低下的公子,他的马很瘦,他的车很破.有个和他私下不和的国君近侍,就替他向国君请求说.”公子很贫困,他的马很瘦,大王为什么不增加他的马料?”国君不答应.近侍就暗中派人在晚上烧了草库马棚.国君认为是这个地位低下的公子干的,就处罚了他.

    魏国有个老儒与济阳君不和.济阳君的门客中有个和老儒有私仇的,乘机攻击老儒并杀了他,以图讨好济阳君,说:“我因他与您不和,所以替您杀了他.”于是济阳君不加明察就奖赏了他.

    另一种说法:济阳君家的年轻侍从中,有一个未被济阳君赏识而想得到宠爱的.齐派老儒到马梨山挖草药,这个侍从想借这件事立功,进见济阳君说:“齐派老儒到马梨山挖草药,名义上是挖草药,实际上是刺探您的封地.您若不杀他,他就要拿济阳君受到魏国惩处的事去齐国报功了.请让我去刺杀他.”济阳君说:“行.”于是第二天侍仆在城北找到老儒并刺杀他,济阳君随即就加倍亲近这个侍仆了.

    说 四

    陈需是魏王的臣子,又和楚王友好,就叫楚国攻打魏国.楚国攻打魏国,陈需乘机请求替魏玉去解围,于是利用楚国攻魏的形势做了魏相.

    韩昭侯时期,黍种价格曾很高.昭侯派人检查粮仓,官吏果然盗窃了黍种并且卖掉了很多.

    昭奚恤在楚国执政时,有人纵火烧了用茅草盖的粮仓,但不知道纵火的是谁.昭奚恤命令官吏逮捕贩卖茅草的人并加以审问,果然是他放的火.

    韩昭侯时期,厨师上饭,肉汁中却有生肝.昭侯召来厨师的助手,责骂他说:“你为什么把生肝放到我的肉汁中?”厨师助手叩头承认死罪,说:“我私下想除掉主管大王膳食的人.” 另一种说法:韩昭侯洗澡,热水中有小石子.昭侯说:“主管洗澡的如果免职,那么有应当继任的人吗?”左右近侍回答说:“有.”昭侯说:“叫他来.”叫来后昭侯怒责他说:“为什么在热水里放小石子?”他回答说:”王管洗澡的如果免职,我就能够代替他,因此在热水中放了小石子.”

    晋文公时期,厨师端上烤肉而有头发缠在肉上.文公召厨师而怒责他说:“你想让我硬死啊,为什么用头发缠肉?”厨师叩头拜过两拜请罪说:“我有三条死罪;拿来磨刀石磨刀,磨得像宝剑干将一样锋利,用来切肉,肉给切断了,但头发却不断,这是我的第一条罪状;拿起木棒穿透肉片却没有看见头发,这是我的第二条罪状;捧着烧得很旺的炉子,炭火都烧得通红,肉都熟了,头发却没有烧掉,这是我的第三条罪状.次等侍从中该没有暗中嫉恨我的人吧?”文公说:“说得对.”就召来次等侍从,果真这样,于是加以处罚. 另一种说法:晋平公请客喝酒,年轻的侍从端来烤肉,却有头发缠在肉上,平公催促去杀掉厨师,不得赦免.厨师大声叫着者天说:啊呀!我有三条罪状,死了也不知是犯的哪一条啊!平公说:“这话怎么说?”厨师回答说:“我的刀很锋利,锋利得能斩断骨头,头发却斩不断,这是我的第一条死罪;用桑树烧成的木炭烤肉,肉烤熟了,该红的红了,该白的白了,头发却没烧焦,这是我的第二条死罪;烤肉熟了,又眯着眼睛细看,头发缠在烤肉上,眼睛却看不见,这是我的第三条死罪.想来次等侍从中该有暗恨我的吧?杀我不也太早点了吗?” 穰侯魏冉任秦相时,齐国强大.穰侯想立秦王为帝,齐国不予承认,他就请求立齐王为东帝,但事情没有成功.

    说 五

    晋献公时期,骊姬地位高,可以和君主的正妻匹敌.她想用自己的儿子莫齐来取代太子申生,就在献公面前陷害申生并杀了他,于是献公立奚齐为太子.

    郑君已经确立太子了,而有个受宠的美女想让自己的儿子当继承人,郑君夫人害怕,就用毒药暗杀了郑君.

    卫州吁在卫国地位很高,可以和卫君匹敌,群臣百姓都害怕他大权在握,州吁果真杀了他的君主并夺取了政权.

    公子朝是周君太子,他的弟弟公子根很受周君的宠爱.周君死后,公子根就率领东周叛乱,周分裂为两个小国.

    楚成王把商臣立为太子,随后又想立公子职为太子.商臣发动叛乱,于是起兵杀了成王. 另一种说法:楚成王把商臣立为太子,过后又想立公子职为太子.商臣听说了这件事,但没有弄清,于是就对他师傅潘祟说:“怎样查清这件事呢?”潘崇说:“设宴招待成王妹妹江芋,但不要尊敬她.”太子接受了潘祟的建议.江芋说:“呸,下贱的东西2难怪君主想废掉你而立职呢.”商臣说:“事情得到了证实.”潘崇说:“你能侍奉职吗?”商臣说:“不能.”“能做职的诸侯吗?”商臣说:“不能.”“能发动大事吗?”商臣说:“能.”于是商臣就发动守卫宫殿的军队去攻打成王.成王请求吃过烤熟的熊掌再死去,商臣不答应,于是成王只好自杀.

    韩廆担任韩哀侯的国相,而严遂受着韩君的器重,韩廆和严遂相互仇恨,情形已很严重,于是严遂就派人在朝廷上刺杀韩廆,韩庞跑到哀侯身边抱住哀侯,刺客就刺杀韩廆,连哀侯也一起刺死了.

    田常担任齐相,而阚止受着齐简公的器重,田常、阚止这两个人互相憎恨并相杀掉对方.田常因此施行私人恩惠收买了人心,用来夺取国家政权,结果杀掉了简公,夺取了政权.

    戴欢担任宋国的太宰,而皇喜受着宋桓侯的器重,戴欢、皇喜争权夺利而互相伤害,结果皇喜杀了宋君,夺取了政权.

    狐突说:“君王宠爱姬妄,太子就会危险;宠信近臣,相室就会危险.”

    郑国国君问郑昭说:“太子到底怎么样?”郑昭回答说:“太子还没出生呢.”郑君说:“太子已经确立了,您却说没有出生,为什么?”郑昭回答说:“太子虽然确立了,但是君王的好色之心不减;宠爱的姬妄如果有了儿子,君主必定喜爱他;喜爱他,就一定想把他立为继承人,所以我说太子还没有出生.”

    说 六

    周文王帮助费仲在商封身边活动,让他劝谏纣王,扰乱纣王的心思.

    楚王派人到秦国去,秦王很尊敬这位使者.秦王说:“敌国有贤人,就是我国的忧患.现在楚王的使者很能干,我很担心.”群臣劝谏说:“凭大王的圣明和国家资财的丰富,而羡慕楚王手下的贤人,大王何不与他深深地结交,暗中加以笼络呢?楚国以为他被外国利用,一定会处罚他的.”

    孔子在鲁国执政,路不拾遗,齐景公很忧虑.黎且对齐景公说:“除去孔子,像吹毛一样省事.您何不用厚禄高宫招引孔子,送给鲁哀公女子歌舞乐队来助长哀公的骄傲和虚荣心.哀公新得欢乐,对政事一定懈怠,孔子一定会加以劝谏;他一劝谏,必定会和鲁国轻易地断绝关系.”景公说:“很好.”就让黎且把四十八人的女子歌舞乐队送给哀公,哀公非常高兴,果真懒于理事.孔子劝谏,哀公不听,孔子就离开鲁国到楚国去了. 楚王对干象说:“我想用楚国的力量扶持甘茂,让他做秦相,可以吗?”干象回答说:“不可以.”楚王说:“为什么?”干象说:“甘茂年轻时师事史举先生.史举是上蔡的看门人,从大的方面说不侍奉君主,从小的方面说理不好家庭,以刻薄闻名天下.甘茂侍奉史举,顺着他刻薄的作风办事.即使有秦惠王那样的明智,张仪那样的明察,甘茂侍奉他们,还是得到了十种官职,又能够免于罪过,这些都说明甘茂很能干.”楚王说:“替与楚对等的国家设立能干的相,为什么不可以呢?”干象说:“过去大王派邵滑去越国做官,五年就能灭掉越国.之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越国危乱而楚国太平.过去大王懂得用不贤的人去灭掉越国,现在忘了把这个经验用到秦国去,不也忘得太快了吗!”楚王说:“那么该怎么办?”干象回答说:“不如让共立做相.”楚王说:“共立可以做相,为什么呢?”干象回答说:“共立年轻时就受秦王喜爱和宠信,年长时又被封为贵卿,穿着秦王的衣服,嘴里含着香草,手里拿着玉环,就这样在朝廷上处理问题,将有利于扰乱秦国了.” 吴国征伐楚国,伍子胥派人向楚国宣称:“子期用为将军;吴将进攻楚国;子常用为将军,吴将离开楚国.”楚人听说后,就用子常为将,罢免了子期,吴人进攻楚国,结果取得了胜利.

    类似问题2:《韩非子》 翻译原文:宋王与仇齐也,筑武宫.讴癸倡,行者止观,筑者不倦.王闻,召而赐之.对曰:"臣师射稽之讴又贤于癸."王召射稽使之讴,行者不止,筑者知倦.王曰:"行者不止,筑者知倦,其讴不胜[语文科目]

    宋国的国王和齐国有仇,(宋王)建练武场.名叫癸的歌手唱歌,走路的人停下来观看,干活的人不知道疲倦,宋王听说了,召见他并赏赐了他.(癸)回答说:“我的老师射稽唱的歌比我的更好.”

    宋王召见射稽让他唱歌,走路的人不停下来,干活的人知道疲倦.宋王说:“走路的人不停下来,干活的人知道疲倦,他的歌声不比癸强吗,为什么呢?”(癸)回答说:“国王您请测试它的功效.”癸唱歌时干活的人筑墙夹四块板,射稽唱歌时夹八块;用砸的方式检查墙的坚硬度,癸唱歌时筑的墙砸进去五寸,射稽唱歌时筑的墙砸进去二寸.

    所以说,效果好的药总是苦涩难以下咽的,只有智慧的人愿意饮用这些药,因为他们知道吃了这药可以治疗自己的疾病;忠言总是听起来很难以接受,只有贤明的君主才愿意听取,因为他们知道这些话可以让自己创造伟大的功绩.

    类似问题3:英语翻译

    奚谓过而不听于忠臣?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伯长,管仲佐之.管仲老,不能用事,休居于家.桓公从而问之曰:“仲父家居有病,即不幸而不起此病,政安迁之?”管仲曰:“臣老矣,不可问也.虽然,臣闻之,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君其试以心决之.”君曰:“鲍叔牙何如?”管仲曰:“不可.鲍叔牙为人,刚愎而上悍.刚则犯民以暴,愎则不得民心,悍则下不为用.其心不惧,非霸者之佐也.”公曰:“然则竖刁何如?”管仲曰:“不可.夫人之情莫不爱其身,公妒而好内,竖刁自獖以为治内,其身不爱,又安能爱君?” 公曰:“然则卫公子开方何如?”管仲曰:“不可.齐、卫之间不过十日之行,开方为事君,欲适君之故,十五年不归见其父母,此非人情也.其父母之不亲也,又能亲君乎?”公曰:“然则易牙何如?”管仲曰:“不可.夫易牙为君主味,君之所未尝食唯人肉耳,易牙蒸其子首而进之,君所知也.人之情莫不爱其子,今蒸其子以为膳于君,其子弗爱,又安能爱君乎?”公曰:“然则孰可?”管仲曰:“隰朋可.其为人也,坚中而廉外,少欲而多信.夫坚中,则足以为表,廉外,则可以大任;少欲则能临其众,多信则能亲邻国.此霸者之佐也,君其用之.” 君曰:“诺.”居一年余,管仲死,君遂不用隰朋而与竖刁.刁莅事三年,桓公南游堂阜,竖刁率易牙、卫公子开方及大臣为乱.桓公渴馁而死南门之寝、公守之室,身死三月不收,虫出于户.故桓公之兵横行天下,为五伯长,卒见弑于其臣,而灭高名,为天下笑者,何也?不用管仲之过也.故曰:过而不听于忠臣,独行其意,则灭其高名,为人笑之始也.

    (取材于《韩非子·十过》)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什么叫有过错而不听忠臣劝告?从前齐桓公九次会合诸侯,匡正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是管仲在辅佐他.管仲老了,不能理事,在家闲居养病.桓公到他家去问候说:“仲父在家养病,假如不幸您一病不起,政事该移交给谁呢?”管仲说:“我老了,政事不可以问我了,虽然如此,我听说过,了解臣子没有谁比得上君主,了解儿子没有谁比得上父亲.你还是试着按你的想法来决定吧.”齐桓公说:“鲍叔牙这个人怎么样?”管仲说:“不可以.鲍叔牙的为人,强硬固执而且凶悍.刚硬就会粗暴的侵犯民众,固执就会不得民心,凶悍就会使下级不听他指挥.他的心里什么都不害怕,不是辅佐霸王的人.”齐桓公说:“那么竖刁怎么样?”管仲说:“不可以.所谓的人情就是人没有不爱惜自己身体的.您爱忌妒而且喜好女色,竖刁就阉割自己来为您治理内宫.自己身体都不爱惜,又怎么能(真心)爱您呢?”齐桓公说:“那么公子开方怎么样?”管仲说:“不可以.齐国与卫国之间不过十天的路程,开方为了侍奉您,想要迎合您的缘故,十五年不回家看他的父母,这不是人之常情.他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忠爱,又怎么能忠爱您呢?”齐桓公说:“那么易牙怎么样?”管仲说:“不可以.易牙为您管理伙食,您说您所没有品尝过的唯有人肉了,易牙把自己儿子的头蒸熟了进献给您品尝,这您是知道的.人之常情是没有不爱自己儿子的,如今他蒸了自己的儿子作为菜肴献给您,自己的儿子他都不爱,又怎么能爱您呢?”齐桓公说:“那么谁可以呢?”管仲说:“隰朋可以.他的为人,内心坚强行为廉洁,淡泊寡欲而很守信用.内心坚强,就足以用作群臣的表率,行为廉洁,就可以担任大的职务;淡泊寡欲就能治理民众;很守信用就能亲近邻国.这种人就是霸王的辅佐,您还是任用他吧.”齐桓公说:“好的.”过了一年,管仲死了,齐桓公就不任用隰朋而任用了竖刁.竖刁执政事三年,齐桓公到南方的堂阜去游玩,竖刁便率领易牙、公子开方以及权贵大臣们造反.齐桓公又渴又饿而死在南门的卧室——公族所守的房子,桓公死了三个月也没有收葬,尸体上的蛆虫都爬到了门外.所以齐桓公的军队横行天下,他成了五霸之首,但最后被臣子杀死,而崇高的名声也丧失了,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是不听管仲的过错啊.所以说,犯了过错而不听忠臣的劝告,一意孤行,那就是丧失崇高名声而被人讥笑的开始.

    类似问题4:英语翻译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约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战鼓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句谓再过三天原就能被攻下.”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语文科目]

    晋文公攻打原国,只携带着可供十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和大夫们约定十天做期限,要攻下原国.

    可是到原国十天了,却没有攻下原国,便下令敲锣退军,准备收兵回晋国.

    这时,有战士从原国回来报告说:“再有三天就可以攻下原国了.”

    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再等待一些时日吧!”文公说:“我跟大夫们约定十天的期限,若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于是撤兵回晋国去了.

    原国的百姓听说这件事,都说:“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于是归顺了晋国.

    卫国的人也听到这个消息,便说:“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跟随他呢!”于是向文公投降.

    孔子听说了,就把这件事记载下来,并且说:“晋文公攻打原国竟获得了卫国,是因为他能守信啊!”

    类似问题5:韩非子翻译[语文科目]

    【注释】

    1 和氏: 一作卞和.玉璞:玉含在石中未经剖开理治的称为“璞”.楚山:即

    荆山,在今湖北省漳县西.

    2 厉王:据《史记•楚世家》记载,并无厉王其人,此处有误.

    3 玉人:治玉的工匠.相:省视、察看,此处指鉴定.

    4 诳(kuang):欺骗.刖(yue):古代的一种酷刑,把脚砍掉.先秦法初犯砍左脚,因左脚不为主要用力者.再犯,砍右脚.刑后做阍人,看大门.

    5 薨(hong):诸侯死称为“薨”.

    6 泣:一作“泪”.

    7 子:你.奚:何,为什么.

    8 题:名.贞士:精诚的人.

    9 理:治玉.

    10 命:名.

    11 王:一作“主”.

    12 犹:还,仍然.论:评定、赏识之意.

    13 其:同“之”字.

    14 士民:一般百姓.

    15 有道者:指法术之士. (lu):通“戮”.

    16 特:只不过,只是.帝王之璞:在此喻指“法术”.

    17 近习:宠幸之臣.卖重:卖弄权势之意.

    18 浮萌:游民;萌,通“氓”.

    19 战陈:战阵.

    20 倍:通“背”,违背之意.

    21 越:越过,不顾.民萌:老百姓.

    22 周乎道言.周:合.道言:法术之言.

    23 论:论定,赏识之意.虽:即使.

    24 吴起:卫国人,著名军事家,早期法家,曾任楚令尹.《史记•蔡泽列传》中云: “吴起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 一楚国之俗,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功已成矣,而卒枝解.”

    25 封君:受封邑称君号的人.

    26 :同“逼”,逼迫、威胁之意.

    27 爵:爵位.禄:俸禄.

    28 秩:官职的品级.

    29 损:减少.枝官:闲冗官员.

    30 奉:养.选练之士:经过选拨和训练的人.

    31 期年:一年.

    32 枝同“肢解”,古代分解四肢的一种酷刑.

    33 商君:商鞅(?-公元前338),早期法家,卫国人,曾辅助秦孝公变法,卓有成效; 孝公死后被杀,现存有《商君书》.连什伍:把百姓组织起来,五家为一伍,二伍为一什,互相监督;类似后世的保甲之法.

    34 设告坐之过:使什伍互相监视,一家犯法,其余九家均要揭发,如隐瞒不报,则十家同罪(连坐).告:告发.过:责.

    35 燔(fan):烧.

    36 塞:杜绝.私门:豪门个人.请:请托.遂:进,登进,登进有功于公家的人.劳:功劳.

    37 游宦之民:不守本业钻营求官的人.显:显扬,给予荣誉.

    38 八年而薨:商鞅变法施行八年而秦孝公卒.孝公三年商鞅变法,孝公二十四年孝公死后商鞅被杀,此作八年,疑有错误.

    39 车裂:古代以车拖裂人体的一种酷刑.

    40 削乱:地削政乱.削:被割削.

    41 当:适当,正确.

    42 苦法:以实行法制为苦.细民:小民,指平民.

    43 贪重:贪权.

    44 安乱:安于混乱.

    45 听:听从.

    46 蒙:蒙受,冒着.

    47 霸王:霸主.

    【简析】

    韩非生活在战国末期,因而有条件总结前人的成果并形成自己独到的思想体系.他继承发展了前期法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商鞅、申不害等人的学说,提出了“任法”、“用术 (权术)”、“集势(君主的权力)”相结合的政治理论,主张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成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理论每每为后代封建帝王所利用,影响甚大.

    本文是 《韩非子》卷四第十三篇,系韩非有感于战国末期诸侯国的相继衰落、法术之士处境危困这一社会现实而作. 文章借和氏献璞玉却遭遇酷刑的故事,引出作者对当时政治状况的不满,指出法术之士被君王所弃是导致世事纷乱的主要原因.进而从楚不用吴起而“削乱”历史的教训中,推导出“人主无悼王、孝公之听”是“世所以乱无霸主”的主要原因这一结论.

    韩非的文章以逻辑严密、说服力强著称,本文非常显明地体现了这一特色.这种以故事引发议论,进而提出主要论点,最后借历史事实深化论点层层推进的论证方式,使文章各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楚,富有说服力.

    对比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另一特色. 文章多次使用这种用法,如:卞和献璞玉的诚意和他实际上所得到的回报 (刖其二足)之间的对比;献璞玉者的善意和刖其二足的残酷形成了显明比照,虽然作者对这一现实未曾直接评判,但在对比中已表明了作者对君王的无言的批评. 君王对宝玉和对法术之士的需求在心情的急切程度又是一个对比; 在这一对比中表现了法术之士推行法术所面临的困境.最后又引用历史事实 “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法而富强”对比,这一组对比则是运用历史事实的来使法术对国富民强的作用不言自明.虽然作者在文章中对自己的感情没有作浓烈的渲染,但运用对比手法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使文章的思想力度得到了大幅度加强.

    故事的引用深化了作品中的议论,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本文虽属于

    说理文的范畴,但读来并不觉得枯燥,反而给人一种形象生动的感觉.在文章的起始,作者并不急于托出自己的观点,而以一个感人的故事作引子,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 “贞士而名之以诳”这一文章的议论主线.在点出法术的作用和推行法术之士的困境之后,并没有停留在理论论证上,而是又以吴起在楚、商鞅在秦变法的故事形象地说明推行法术则使国富强,反之则地削政乱的道理.这种在故事和历史事实的叙述中阐述观点的做法,既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又使文章形象生动,且少有晦涩难懂之意.

  •   4
  • 相关文章

    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
    初级经济师考试
    执业医师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
    AP考试
    CCIE考试
    营养师考试
    bec考试
    gre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