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孙-莫雷实验为什么证明了“以太”的不存在性?.

编辑: admin           2017-12-03         

    不是,地球的运动被认为是它的自转.

    迈克尔孙-莫雷实验证明了平行于地球自转方向和垂直于地球自转方向的两束光之间没有速度差别,从而证明在任何参考系中,光速是恒定的.

    而以太的存在,恰好能使光速在不同的参考系中有不同的速度,因此这个实验证明了以太的不存在性.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为什么莫雷实验可以证明以太不存在?[物理科目]

    如果以太存在,也就是绝对速度可以测量的话,那么沿不同方向放置的干涉仪测出的条纹就会不一样,然而实验结果并没有看出明显的区别,绝对速度是无法分辨的.从而激发了爱因斯坦提出光速不变原理.

    类似问题2:为什么麦克尔逊 莫雷实验能说明以太是不存在的RT.

    不是否定以太,只是证明以太多余

    类似问题3:尼古拉特斯拉为什么会反对相对论呢?物理课本上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不是证明了以太不存在吗?既然特斯拉已经到过那个宇宙数据库,他看这个问题就应该必别人清楚,为什么还要支持以太存在[语文科目]

    根据我的理解,我跟楼主讨论一下.

    这些顶极科学家的想法,不会被任何其他人左右,他只会相信自己的结论.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他们的一种信仰.

    在真空中,究竟有没有以太或以太以外的物质存在,地球上的所谓的科学家的证明,不过是在地球上按现行的物理理论而言.就如同,没有相对论之前,没有人怀疑时间的连续性和均匀性.如果所有人都认为以太是不存在的,那么如果这确实是个事实,还好,如果不是,这个观念又要阻止人类不知道几千年.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牛顿力学完美精准的预测了星球的轨道,天体的运行,但是牛顿却相信上帝的存在,这其实只是一种信仰,牛顿晚年试图证明上帝的存在,如果你不是上帝存在论的信仰者,相信你也会觉得荒谬.

    类似问题4:请问实验是如何证明“以太”不存在的最好稍微具体点[物理科目]

    迈克尔孙-莫雷实验第一次证明以太是不存在的,当时他是想测出地球相对于以太的绝对速度,方法是将一束光打到一面半透明的镜子上,光被分成两束互成九十度角,然后两束光分别打到两面全反射镜上,按原路返回,若光波的波峰与波谷相互有错位,则由于干涉效应,光会减弱,当时认为光是相对于以太以一定速度传播的,所以认为由于地球在以太中运动,两个方向上的光速会不同,所以会使光波错位导致光的强度减弱,但事实上并未如此,于是推测要么以太不存在,要么地球相对于以太是静止的,而后者是不可能的,所以以太论就破产了.

    (完全自己写的哦^-^)

    类似问题5:麦科尔逊莫雷实验,如果有以太光会偏,反射后会看不到啊[物理科目]

    种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两垂直力一向上光速差值的实验.但结果证明光速在不同惯性系和不同力一向上都是相同的.由此确定了光速不变原理,促进了相对论的建立.

    既然存在以太,则当地球穿过以太绕太阳公转时,在地球通过以太运动的方向测量的光速(当我们对光源运动时)应该大于在与运动垂直方向测量的光速(当我们不对光源运动时).

    1887年,阿尔贝特·麦克尔逊(后来成为美国第一个物理诺贝尔奖获得者)和爱德华·莫雷在克里夫兰的卡思应用科学学校进行了非常仔细的实验.目的是测量地球在以太中的速度.

    由于光在不同的方向相对地球的速度不同,

    达到眼睛的光程差不同,产生干涉条纹.

    从镜子M反射,光线1的传播方向在MA方向上,

    光的绝对传播速度为c,地球相对以太的速度为υ,

    光MM2的传播速率为

    光线1完成来回路程的时间为:

    光线2在到达M2和从M2返回的传播速度为不同的,

    分别为C+υ和C-υ,完成往返路程所需时间为:

    光线2和光线1到达眼睛的光程差为:

    在实验中把干涉仪转动90°,光程差可以增加一倍.移动的条纹数为:

    实验中用钠光源,λ=5.9×10-7m;

    地球的轨道运动速率为:υ≈10-4C;干涉仪光臂长度为11m,

    应该移动的条纹为:ΔN=2×11×(10-4)2/λ=0.4

    干涉仪的灵敏度,可观察到的条纹数为0.01条.但实验结果是几乎没有条纹移动.

    在1887年到1905年之间,人们曾经好几次企图去解释麦克尔逊——莫雷实验.最著名者为荷兰物理学家亨得利克·罗洛兹,他是依据相对于以太运动的物体的收缩和钟变慢的机制.然而,一位迄至当时还不知名的瑞士专利局的职员阿尔贝特·爱因斯坦,在1905年的一篇著名的论文中指出,只要人们愿意抛弃绝对时间的观念的话,整个以太的观念则是多余的.几个星期之后,一位法国最重要的数学家亨利·彭加勒也提出类似的观点.爱因斯坦的论证比彭加勒的论证更接近物理,因为后者将此考虑为数学问题.通常这个新理论是归功于爱因斯坦,但彭加勒的名字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自己琢磨

  •   4
  • 相关文章

    物理竞赛难题 你会做么?33.如图所示为某磅秤的结构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1.氯气是一种 ___ 色,有
    ...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证明一下么 我不可能对着我的学
    坪坝是什么意思-坪坝的意思-物理学习资料
    纽扣的出现与消失1.将纽扣放入盘中2.杯子杯口朝上,
    2006复旦自主招生物理题在一深度为H的容器中充满液
    ...通过计算判断列车在“沈阳到鞍山”与“鞍山到大连
    蓝天(天空)算是风景吗如题……别喷我……-天空-物理
    ...2V,V2=-7V,V3=-1.6V,如何判断
    2011年安徽中考物理18题的第3问 答案 我觉得又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