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在脂肪代谢中是怎样代谢-脂肪代谢-生物学习资料

编辑: admin           2017-12-03         

      甘油三酯代谢

      (一)合成代谢

      甘油三酯是机体储存能量及氧化供能的重要形式. 1?合成部位及原料 肝、脂肪组织、小肠是合成的重要场所,以肝的合成能力最强,注意: 豆制品促进脂肪代谢

      肝细胞能合成脂肪,但不能储存脂肪.合成后要与载脂蛋白、胆固醇等结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入血运到肝外组织储存或加以利用.若肝合成的甘油三酯不能及时转运,会形成脂肪肝.脂肪细胞是机体合成及储存脂肪的仓库. 合成甘油三酯所需的甘油及脂肪酸主要由葡萄糖代谢提供.其中甘油由糖酵解生成的磷酸二羟丙酮转化而成,脂肪酸由糖氧化分解生成的乙酰CoA合成. 2?合成基本过程 ①甘油一酯途径:这是小肠粘膜细胞合成脂肪的途径,由甘油一酯和脂肪酸合成甘油三酯. ②甘油二酯途径:肝细胞和脂肪细胞的合成途径. 脂肪细胞缺乏甘油激酶因而不能利用游离甘油,只能利用葡萄糖代谢提供的3-磷酸甘油.

      (二)分解代谢

      即为脂肪动员,在脂肪细胞内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的酶作用下,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供其他组织氧化. 甘油甘油激酶——>3-磷酸甘油——>磷酸二羟丙酮——>糖酵解或有氧氧化供能,也可转变成糖脂肪酸与清蛋白结合转运入各组织经β-氧化供能.

      (三)脂肪酸的分解代谢—β-氧化

      在氧供充足条件下,脂肪酸可分解为乙酰CoA,彻底氧化成CO2和H2O并释放出大量能量,大多数组织均能氧化脂肪酸,但脑组织例外,因为脂肪酸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其氧化具体步骤如下: 1. 脂肪酸活化,生成脂酰CoA. 2.脂酰CoA进入线粒体,因为脂肪酸的β-氧化在线粒体中进行.这一步需要肉碱的转运.肉碱脂酰转移酶I是脂酸β氧化的限速酶,脂酰CoA进入线粒体是脂酸β-氧化的主要限速步骤,如饥饿时,糖供不足,此酶活性增强,脂肪酸氧化增强,机体靠脂肪酸来供能. 3.脂肪酸的β-氧化,基本过程(见原书) 丁酰CoA经最后一次β氧化:生成2分子乙酰CoA 故每次β氧化1分子脂酰CoA生成1分子FADH2,1分子NADH+H+,1分子乙酰CoA,通过呼吸链氧化前者生成2分子ATP,后者生成3分子ATP. 4?脂肪酸氧化的能量生成 脂肪酸与葡萄糖不同,其能量生成多少与其所含碳原子数有关,因每种脂肪酸分子大小不同其生成ATP的量中不同,以软脂酸为例;1分子软脂酸含16个碳原子,靠7次β氧化生成7分子NADH+H+,7分子FADH2,8分子乙酰CoA,而所有脂肪酸活化均需耗去2分子ATP.故1分子软脂酸彻底氧化共生成: 7×2.5+7×1.5+8×10-2=106分子ATP 以重量计,脂肪酸产生的能量比葡萄糖多.

      (四)脂肪酸的其他氧化方式

      1?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也在线粒体进行,其与饱和脂肪酸不同的是键的顺反不同,通过异构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即可进行β-氧化. 2?过氧化酶体脂酸氧化:主要是使不能进入线粒体的二十碳、二十二碳脂肪酸先氧化成较短的脂肪酸,以便能进入线粒体内分解氧化,对较短键脂肪酸无效. 3?丙酸的氧化:人体含有极少量奇数碳原子脂肪酸氧化后还生成1分子丙酰CoA,丙酰CoA经羧化及异构酶作用转变为琥珀酰CoA,然后参加三羧酸循环而被氧化.

      (五)酮体的生成及利用

      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酮体是脂肪酸在肝分解氧化时特有的中间代谢物,脂肪酸在线粒体中β氧化生成的大量乙酰CoA除氧化磷酸化提供能量外,也可合成酮体.但是肝却不能利用酮体,因为其缺乏利用酮体的酶系. 1?生成过程: 2?利用:肝生成的酮体经血运输到肝外组织进一步分解氧化. 总之肝是生成酮体的器官,但不能利用酮体,肝外组织不能生成酮体,却可以利用酮体. 3?生理意义 长期饥饿,糖供应不足时,脂肪酸被大量动用,生成乙酰CoA氧化供能,但象脑组织不能利用脂肪酸,因其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而酮体溶于水,分子小,可通过血脑屏障,故此时肝中合成酮体增加,转运至脑为其供能.但在正常情况下,血中酮体含量很少. 严重糖尿病患者,葡萄糖得不到有效利用,脂肪酸转化生成大量酮体,超过肝外组织利用的能力,引起血中酮体升高,可致酮症酸中毒. 4?酮体生成的调节 ①1〃饱食或糖供应充足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脂肪动员减少,酮体生成减少;2〃糖代谢旺盛3-?磷酸甘油及ATP充足,脂肪酸脂化增多,氧化减少,酮体生成减少;3〃糖代谢过程中的乙酰CoA和柠檬酸能别构激活乙酰CoA羧化酶,促进丙二酰CoA合成,而后者能抑制肉碱脂酰转移酶 Ⅰ,阻止β-氧化的进行,酮体生成减少. ②饥饿或糖供应不足或糖尿病患者,与上述正好相反,酮体生成增加.

      (六)脂肪酸的合成代谢

      1?脂肪酸主要从乙酰CoA合成,凡是代谢中产生乙酰CoA的物质,都是合成脂肪酸的原料,机体多种组织均可合成脂肪酸,肝是主要场所,脂肪酸合成酶系存在于线粒体外胞液中.但乙酰CoA不易透过线粒体膜,所以需要穿梭系统将乙酰CoA转运至胞液中,主要通过柠檬酸-丙酮酸循环来完成. 脂酸的合成还需ATP、NADPH等,所需氢全部NADPH提供,NADPH主要来自磷酸戊糖通路. 2?软脂酸的合成过程(见原书) 乙酰CoA羧化酶是脂酸合成的限速酶,存在于胞液中,辅基为生物素.柠檬酸、异柠檬酸是其变构激活剂,故在饱食后,糖代谢旺盛,代谢过程中的柠檬酸可别构激活此酶促进脂肪酸的合成,而软脂酰CoA是其变构抑制剂,降低脂肪酸合成.此酶也有共价修饰调节,胰高血糖素通过共价修饰抑制其活性. ②从乙酰CoA和丙二酰CoA合成长链脂肪酸,实际上是一个重复加长过程,每次延长2个碳原子,由脂肪酸合成多酶体系催化.哺乳动物中,具有活性的酶是一二聚体,此二聚体解聚则活性丧失.每一亚基皆有ACP及辅基构成,合成过程中,脂酰基即连在辅基上.丁酰是脂酸合成酶催化第一轮产物,通过第一轮乙酰CoA和丙二酰CoA之间缩合、还原、脱水、还原等步骤,C原子增加2个,此后再以丙二酰CoA为碳源继续前述反应,每次增加2个C原子,经过7次循环之后,即可生成16个碳原子的软脂酸. 3?酸碳链的加长. 碳链延长在肝细胞的内质网或线粒体中进行,在软脂酸的基础上,生成更长碳链的脂肪酸. 4?脂肪酸合成的调节(过程见原书) 胰岛素诱导乙酰Co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的合成,促进脂肪酸合成,还能促使脂肪酸进入脂肪组织,加速合成脂肪.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生长素抑制脂肪酸合成.

      (七)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衍生物

      前列腺素、血栓素、白三烯均由多不饱和脂肪酸衍生而来,在调节细胞代谢上具有重要作用,与炎症、免疫、过敏及心血管疾病等重要病理过程有关.在激素或其他因素刺激下,膜脂由磷脂酶A2催化水解,释放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在脂过氧化酶作用下生成丙三烯,在环过氧化酶作用下生成前列腺素、血栓素.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脂质代谢中为何不说甘油和脂肪酸先转变为葡萄糖,再由葡萄糖转变成糖元呢?脂质代谢中说甘油和脂肪酸能够转变为糖元.但糖元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那何不说甘油和脂肪酸先转变为葡萄糖,[生物科目]

      好复杂

      糖类在细胞内的代谢途径.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糖.人和动物体内的糖主要来自植物性食物,特别是小麦、大米、玉米等主食中的淀粉.糖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供给能量.能量是在糖氧化分解过程中逐步释放的.食物中的淀粉及其他糖类先经消化道中的酶水解成单糖,再吸收入血液输送到各种组织.人和动物的消化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不能消化纤维素.但不少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能产生纤维素酶.反刍动物能食草,就是因为胃中有这类微生物.动物的肝和肌肉可以糖原的形式贮存葡萄糖.分解时,这两种糖原均先酶促降解成磷酸葡萄糖再与葡萄糖分解代谢汇合.肝糖原也可经磷酸葡萄糖,转变为葡萄糖以补充血糖,肌糖原只能供肌肉利用.淀粉在植物细胞中也先分解为单糖再利用.葡萄糖在细胞内的分解有无氧氧化、有氧氧化、磷酸戊糖循环等多种途径.在无氧情况下,葡萄糖酵解成丙酮酸,再还原成乳酸或酒精及其他产物.此过程称无氧酵解或发酵,所产生的能量较少.在有氧情况下,葡萄糖经酵解生成丙酮酸,再经氧化脱羧基作用,转变成乙酰辅酶A.后者通过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此过程产生的能量较多,是需氧生物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丙酮酸是经复杂的丙酮酸脱氢多酶体系的催化,转变成乙酰辅酶A的,参加这一酶系的辅酶有辅酶A(含泛酸)、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 )等,总反应式为:

      丙酮酸 辅酶A NAD →乙酰辅酶A CO2 NADH H

      在植物和一些微生物体内,糖还可循乙醛酸循环分解.此循环是三羧酸循环的支路,因乙醛酸为其中间产物,故名.其总反应是:

      2乙酰辅酶A NAD 2H2O→琥珀酸 2辅酶A NADH H 即2分子乙酰辅酶A可通过此循环生成一分子琥珀酸,后者不但可补充三羧酸循环上的物质,还可作为合成葡萄糖的前体物质.如植物种子发芽时,乙醛酸循环很活跃,可把贮存脂肪降解所生成的脂肪酸转变成葡萄糖.在动植物和微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另一条糖的分解途径是磷酸戊糖途径.开始时,6-磷酸葡萄糖经脱氢和脱羧反应生成5-磷酸戊糖和CO2,然后5-磷酸戊糖经过若干复杂的转糖基反应,又生成6-磷酸葡萄糖.整个过程可以看作是每6个6-磷酸葡萄糖分子经过一系列反应重新变成5个分子,另一个分子则分解为CO2.6(6-磷酸葡萄糖) 6O2→5(6-磷酸葡萄糖) 6CO2 5H2O Pi磷酸戊糖途径产能不多,但有独特的生物学意义.首先,核酸中的戊糖赖此途径供应.其次,脱氢反应的辅酶是NADP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反应后产生的还原型辅酶NADPH是生物体的“还原力”,可直接参加合成代谢中许多重要的还原反应,如长链脂肪酸的合成,光合作用组织中磷酸丙糖的还原,许多羟基化反应(如苯丙氨酸转变成酪氨酸),肾上腺皮质固醇的还原等.另外,循环的中间产物还可转变成多种物质.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大气中的CO2合成糖.蔗糖不仅是重要的光合作用产物,而且是糖类在植物体内转运的主要形式;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特别在甘蔗、甜菜、菠萝的汁液中最多.蔗糖在高等植物中的主要合成途径是:

      UDPG 6-磷酸果糖→UDP 磷酸蔗糖

      磷酸蔗糖→蔗糖 磷酸

      式中UDPG是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的缩写符号,其结构式是:

      它是由1-磷酸葡萄糖与尿苷三磷酸(UTP)作用生成的.淀粉合成时,主要的葡萄糖基供体是腺苷二磷酸葡萄糖(ADPG).在酶的作用下,供体将葡萄糖基转移到受体(含葡萄糖基的寡糖)上,经多次重复形成含α-1,4糖苷键的直链淀粉.然后部分α-1,4键酶促转换为α-1,6键,使直链淀粉转化为支链淀粉.人和动物肝脏及肌肉中糖原的合成过程与支链淀粉的合成相似,但以UDPG为葡萄糖基供体,催化反应的酶也不相同.其他单糖如果糖、半乳糖等先转变成1-磷酸葡萄糖,再合成糖原.非糖物质如丙酮酸、甘油、乳酸和大多数氨基酸,以及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代谢物等,可以转变为葡萄糖和糖原.非糖物质转变为糖称作糖异生作用,主要在肝脏中进行,在肾脏中也可进行.在糖原储备耗尽时,糖异生作用是葡萄糖的重要来源.糖异生作用中的一些步骤与酵解相同,而方向相反,正好是酵解中某些反应的逆反应.但是,有数个步骤则是由另外的酶催化的不同类型的反应.所以,糖酵解和糖异生是分别独立进行的代谢途径.这很有利于机体对代谢的调节.糖可以分解产生乙酰辅酶A,转而合成脂肪酸;糖又可转变成磷酸甘油;因而糖能转变成脂肪.体内糖原的贮备有限,如食用过多的糖类食物,多余的糖就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这就是食量过大易发胖的原因.

    类似问题2:甘油去脂肪怎样用

    是脂肪粒吧

    怎样有效去除脂肪粒?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同时眼睛也是最能显示一个人年龄的部位,如果眼睛的周围长满了脂肪粒,就要警惕了,这说明我们的皮肤出现了问题,需要及时的补救了,如何去除脂肪粒,我把我的亲身经验个大家分享一下.

    工具/原料

    玫瑰油1滴、甘菊1滴、德国甘菊2滴、薰衣草3滴、玫瑰果油3ml、甜杏仁基础油10ml、葡萄籽油20ml

    方法/步骤

    1、将以上材料充分混合,

    2、每天轻柔按摩长脂肪粒的地方,记得不要太用力气

    3、一周后脂肪粒即可部分消失

    4、三周后就可以全部消失的无影无踪,

    注意事项

    记得调配好此按摩油后一定在测敏安全后才使用.

    类似问题3:1.脂质与脂肪是什么关系 2.脂肪和油是什么关系 3.脂肪和甘油是什么关系 4.磷脂与甘油是什么关1.脂质与脂肪是什么关系2.脂肪和油是什么关系3.脂肪和甘油是什么关系4.磷脂与甘油是什么关系

    脂质包括磷脂,脂肪,胆固醇

    类似问题4:什么是甘油二脂[化学科目]

    甘油二酯:甘油)分子中两个羟基被酸(有机羧酸或磷酸)酯化生成的化合物,如甘油二磷酸酯、甘油二乙酸酯等.不同的甘油二-酯化合物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有不同的用处,如甘油二乙酸酯,是无色液体,可用作溶剂,塑料软化剂.X为有机羧酸、磷酸和脂肪酸等.

    类似问题5:化学书里说:油脂=甘油+高级脂肪酸 油脂包括脂肪和油 生物书里说:脂肪=甘油+脂肪酸 矛盾么?那么高级脂肪酸和脂肪酸到底有什么区别

    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脂肪是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统称为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一种有机物.生物书里的并没化学书里的详细,不需要讲求那么多,生物书里所说的脂肪酸仅是饱和脂肪酸,也就是说生物里多只研究动物体里的脂肪,而不管植物中的油,所以它不需要分那么细.高级脂肪酸包括在脂肪酸里面,高级指碳数比较多而已(通常指C6~C26的一元羧酸).应该够你理解了吧!

  •   4
  • 相关文章

    动物是怎么进化出眼睛的.从最初没有开始-眼球进化-生
    生物之间的什么联系叫做食物链.草、狼和兔之间的食物.
    乳糖和半乳糖有什么区别?它们的区别在哪里?还有它们.
    生物因环境变异是定向还是非定向的?-定向与非定向-生
    八年级生物课说课的基本要求-说课的基本要求
    为什么绝大多数植物的根和茎的横截面是圆形的-茎-生物
    生物氧化时总能量变化为什么与反应途径无关?-丁丁wg
    世界上蝙蝠共有多少个种类?分别是什么?-犬吻蝠科-生
    羽绒棉,科技绒,生物绒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羽绒棉和
    如图是肾单位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A处血液与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