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海淀区初三一模物理第二十三题解析-2011海
编辑: admin 2017-04-03
-
4
满水时,深60 相对液面出水5 容器水面下降2 拉力8 可求密度0.8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海淀一模海淀2011初三物理23题详细解答[物理科目]
这道题是比较新的题,您可以关注一下各区县的23题,同样是液面变化,而海淀的题给的是图像,这也有可能是今年的方向,再分析本题,当加水30cm时,物体开始受浮力,到35cm时,拉力就保持8N不变,所以35cm时恰好浸没,所受浮力最大,所以这时如果将线剪断物体会露出5cm,和之后剪断都是物体相对当时水面上升5cm,请这很关键是相对于水面,所以变化的V排=(200×5cm)三次方 所以下降的液面高度为:变化的V排/S大-S小 可参考我回答的西城一模23题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67101749.html Δh=2cm ρ液=ΔF浮/g×Δ排=800kg/立方米.p2=800kg/立方米×10N/kg×(60cm-2cm)=4640pa 我也是个学生,加油!
类似问题2:2011北京海淀区物理一模12解析一定要详解啊.[物理科目]
恩,这个不难的,首先,你要对卷扬机和物体做受力分析,列出平衡方程,根据物体的体积可以轻松求出浮力,带入方程,解出,有不懂的问我,QQ:419381809,
类似问题3:海淀区2011年物理一模23题求解这道题我看过很多遍解析,可还是有很多地方不理解.为什么液体高度到了30cm物体才开始受拉力?为什么不是液面的高度达到物体的高度20cm的时候?还有,液面高度有[物理科目]
因为没有图,我也只能回答几个问题,我也不知道回答的对不.
首先,一开始没有水时物体静止,受到重力与支持力平衡,后来加入水,当物体进入水的体积也就是〔物体面积乘以水深〕再乘以排开水的密度刚好等于物体自身重力时拉力才会从零开始增加〔增加的就是浮力减去重力〕.至于什么时候是零,你好像说了是30cm时.后面增加了五厘米,应该用物体底面积乘以5,而不是容器底面积,因为是物体所受的浮力,你说的200我没有在题目中找到.希望你能把图传上来,不然真的有些不清楚.
类似问题4:如图甲所示,圆柱形平底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底面积为500cm2.在容器内放入一个底面积为200cm2、高为20cm的圆柱形物块,物块底部的中心通过一段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向容器内缓慢注入[物理科目]
圆柱体的体积V=200cm2×20cm=4000cm3=0.004m3; △F △V
由丙图象可以看出,30cm到35cm时看出其特点:液面变化5cm拉力变化8N,是浮力变化了8N;△F浮=ρ液g△V排;
所以ρ液=g
8N |
10N/kg×0.0 2m 2×0.05m |
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液gV=0.8×103kg/m3×10N/kg×0.004m3=32N;
物体的重力为G=F浮-F=32N-8N=24N;
将细线剪断,当物块静止时,物体漂浮,受到的浮力F浮1=G=24N;
此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
F 浮1 |
ρ 液g |
24N |
0.8 ×10 3kg/m 3×10N/kg |
排开水的体积减小了△V=V-V排=0.004m3-3×10-3m3=1×10-3m3;
水的深度减小△h=
△V |
S 容 |
1× 10 ?3m 3 |
500× 10 ?4m 2 |
水的深度为h=0.6m-0.02m=0.58m;
当物块静止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ρ液gh=0.8×103kg/m3×10N/kg×0.58m=4640Pa.
故答案为:4640.
类似问题5:2011海淀初三二模数学25 物理23题/.物理23题答案是P水S{H+D}[物理科目]
Gc+F压=2pg0.5h4s
F压=pg(3h-d)s
解得m=ps(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