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的是俄罗斯著名的“苏-27“喷气式战斗机.
编辑: admin 2017-03-03
-
4
第一阶段30s内做匀加速运动,第二阶段做竖直上抛,第三阶段自由落体.
加速阶段的加速度:a=
F
推?mgm=1.1mg?mgm=0.1×10m/s
2=1m/s2加速阶段的末速度:v1=v0+at1=(170+1×30)m/s=200 m/s
加速阶段的最大位移:h1=v0t+12at21=(170×30+12×1×302)m=5550m
飞机再做竖直上抛运动:设时间为t2,上升高度为h2
t
2=v
1g=20010s=20sh
2=v212g=200
22×10m=2000m飞机从最高点下落到距地面1000m的时间为t3
12gt23=
h
1+h
2+450解得t3=40s,
失重对应的时间 t=t2+t3=(20+40)s=60s
答:此后至多可以获得60s时间的零重力状态.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例1、 如图所示,A,B是两个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的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B物块上的水平力,物块A、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和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若有以下几[物理科目]
答案:B
先用隔离法,对A进行受力分析:
A受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因为A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不受摩擦力,所以不能判断A、B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否为0,③和④均有可能.
再用整体法,对A、B整体进行受力分析:
整体受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整体还受水平力F,为保证整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与地面之间必须有一摩擦力与F平衡,因此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定不为0,①不可能,②可能.
所以答案为B.
类似问题2:质量为m=5kg的物体受到沿斜面的拉力F=35N的作用下,以v=14m/s的速度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斜面倾斜角=30°,g=10m/s平方(设斜面足够长)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若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求撤[物理科目]
沿斜面匀速 mgsina+μmgcosa=F
代入数据25+μ25根号3=35
解得μ=2(根号3)/15
撤去F后
mgsina+μmgcosa=F=ma
a=35/5=7m/s^2
减速模型要先算停下的时间
0-V=-at 得停下来的时间t=2S
所以5S物体已向上运动2s停下再向下加速3s
向下的加速度mgsina+μmgcosa=ma2
解和a2=3m/s^2
V'=a2t
V'=9m/s
类似问题3:质量为5.0kg的物体以1.0m/s的水平向右速度滑上水平桌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0.50s后停止运动.g取10m/s²,求物体和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物理科目]
我就偷个懒复制一下,也给补充一下
这是一楼的
at=v-v0
a=(v-v0)/t=1/0.5=2m/s2
因为在水平桌面
a=μg
μ=a/g=2/10=0.2
我补充,a是加速度 t是物体移动时间 v是初速度 v0是末速度
μ是摩擦因数
哥们 物理学无非就是那几个公式,一个小技巧,把所有公式记下来,然后看到题目有哪些数据就往里面套就行了,肯定出结果,哈哈
顺便吹个牛:高中时期天津市物理竞赛一等奖获得者飘过.
类似问题4:5.甲乙两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甲物重是乙物重的2倍,而甲距地面的高度是乙距地面高度的1/2.对此,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体的加速度是乙物体加速度的2倍B.甲物体的落地速度[物理科目]
(1)加速度a=mg/m=g,与质量无关,两者相同
(2)落地速度:mgh=1/2*m*v^2,得出:v=根号下(2*g*h),对于本题,设甲具体面高度H0,则乙是2*H0.
所以,V甲=根号下(2*g*H0),V乙=根号下(4*g*H0),显然不是1/2的关系.
(3)时间:1/2*(g*t^2)=h,t=根号下(2*h/g)
所以,t甲=根号下(2*H0/g),t乙=根号下(4*H0/g),
t甲:t乙=1:根号下(2)
(4)末速度:V末=g*t
所以,V末甲=g*根号下(2*H0/g),V末乙=g*根号下(4*H0/g)
显然不相等.
类似问题5:木块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子弹以一定的速度从左端打进木块,当子弹与木块速度恰好相等时,子弹的位移为L1、木块的位移为L2,设木块与子弹间的摩擦力为f,则摩擦力对木块所做的功为多少[物理科目]
子弹受的摩擦力与运动的方向 相反,即力的方向 与位移的方向 相反,子弹受的摩擦力做负功.子弹受的摩擦力F1 做W1=-F1*L1=-f*L1
木块受的摩擦力方向 与运动方向 相同,故做正功,摩擦力对木块所做的功W2=f*L2
摩擦力对子弹所做的功使子弹的动能减少,摩擦力对木块所做功使木块的动能增加,但子弹的动能减少不等于木块的动能增加.而是子弹的动能减少等于木块的动能增加与产生的热量之和.故产生的热量Q=f*L1-f*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