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电热丝,电阻之比为1:2,通过的电流之比为2:3
编辑: admin 2017-03-03
-
4
由Q=I2Rt得,Q1=I12R1t,Q2=I22Rt
则
Q
1Q
2=I21R
1tI22R
2t=I21R
1I22R
2=2
23
2×12=29.故选C.
提示:
选c
Q=I*IRt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一道物理选择题下列事例中,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少摩擦的是()A.立定跳远时,工作人员会将起跳板上的沙子清扫干净B.往生绣的锁孔里滴一些油,便于开锁[物理科目]
B 分析:A立定跳远时,工作人员将沙子清扫,从表面看是减小摩擦,仔细一相救明白了,将沙子清扫干净,实际是将滚动摩擦,变成了滑动摩擦,而滑动摩擦大于滚动摩擦,所以那样做是为了增大摩擦,而并非减小,B将生锈的锁孔滴油,将原来粗糙的锁孔变光滑了,减小了摩擦.故选B
类似问题2:额定输出功率为P的起重机将质量为m的重物从地面由静止开始加速提起,起重机钢索对重物的拉力恒为重物重力的2倍,经历时间t重物上升到距地面的高度H,此时起重机的功率恰好达到额定[物理科目]
力作功问题利用W=Fx求出,找到力及此力对应的位移,
A、钢索做的功:W=FX=2mgH,故A正确;
B、重物到达H处,功率为P,此时的钢索拉力仍为2mg,有:P=FV得:V=PF
c、EK=12mv2=12×m×(P2mg
)
2=P
24mg
2;故C错误;D、物体的合外力为2mg-mg=mg;合力的冲量I=Ft=mgt;故D错误;
故选:A
类似问题3: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如图中A、B、C三处的电流大小.为了进一步探究A、B、C三处的电流大小的关系,总结普遍规律,他下一步的操作最合理[物理科目]
A.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不能改变电路中的电阻、电压、电流,实验数据不变,不符合题意;
B.改变开关的位置,不能改变电路的电阻、电压和电流,实验数据不变,不符合题意;
C.两只灯泡的位置对调,不能改变电路的电阻、电压和电流,实验数据不变,不符合题意;
D.更换不同的灯泡,电阻变化,电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得出几组不同的实验数据,在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这样得出的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减小了偶然性,符合题意.
故选D.
类似问题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R2=1:4.只闭合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R1消耗的功率为P1;只闭合S2 时,R0消耗的功率0.4W,R2消耗的功率为P2,且P1:P2=9:4.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物理科目]
只闭合S1时,R1消耗的功率为P1=I12R1,只闭合S2时,R2消耗的功率为P2=I22R2,
因为 P1:P2=I12R1:I22R2=(0.3A)2R1:I22R2=9:4,
所以只闭合S2时电路电流I2=0.1A,
所以R0的阻值为:R0=
P
0I22=0.4W(0.1A)
2=40Ω,故B错误,只闭合S1时,电路电流I1=U
R
1+R
0=0.3A-------------①只闭合S2时电路电流I2=U
R
2+R
0=U4R
1+R
0=0.1A----②①②联立代入数据可得:R1=80Ω,
进一步得出R2=320Ω,电源电压U=36V,故A错误,C正确,
R0第一次消耗的电功率PR=I12R0=(0.3A)2×40Ω=3.6W,所以R0先后两次消耗的功率之比为:
PR:P0=3.6W:0.4W=9:1,故D错误.
故选C.
类似问题5:信用卡刷卡,其表面小磁体经过刷卡机缝隙,线圈中会产生电流,原因为()A.电磁效应 B.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C.通电导线磁场中受力运动[物理科目]
选A,因为磁可以产生电,运动的的导体在磁场中能产生感应电动势,在经过缝隙时,形成闭合的电路,所以产生了感应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