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题给下答案 谢谢-七年级上册生物复
编辑: admin 2017-03-03
-
4
七年级生物学期末质量抽测
题号\x09一\x09二\x09三\x09四\x09五\x09六\x09总分
分数\x09\x09\x09\x09\x09\x09\x09
本试卷共6页, 6道大题, 28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闭卷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说明: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
1. 小米同学在载玻片上写了一个很小的字母“b”,如果用显微镜来观察,他看到的物象是 ( )
A.字母“p” B.字母“d ” C.字母“q” D.字母“b”
2. 相 同 视 野位置下,使用下列何种倍率的显微镜观察,视野中的
细胞数目最少 ( )
A.目镜5× 物镜8× B.目镜10× 物镜40×
C.目镜15×物镜10× D.目镜15× 物镜40×
3. 咀嚼甘蔗茎时会有很多的甜汁,其甜味物质存在于甘蔗茎中营养细胞的( )
A.叶绿体 B.细胞壁 C.液泡 D.细胞膜
4. 信息需要物质作载体.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 ( )
A.蛋白质 B.脂类 C.DNA D.糖类
5. 通常一个桃子只有一个种子,这是因为每朵桃花中有 ( )
A.一个胚珠 B.一个雌蕊 C.一个雄蕊 D.一个子房
6.下列不具备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 )
A.大熊猫 B.流感病毒 C.玉米 D.酵母菌
7.转换物镜时,用手指转动的位置是 ( )
A. 物镜的边缘 B.转换器的边缘
C.反光镜的边缘 D.遮光器的边缘
8.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我们食用的苹果属于植物体的 ( )
A.组织 B.细胞 C.器官 D.系统
9.土壤中的水分被参天大树的根吸收后,是下列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的( )
10.生物圈养育着万物生灵,人和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下列生物中承担分解者角色的是: ( )
①淡水中的衣藻 ②池塘里的蠕虫 ③土壤中的细菌 ④朽木上的蘑菇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②③
1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
A.湖泊内的全部生物 B.湖泊内的水草
C.湖泊内所有的鱼 D.一个湖泊
12. 染色体数量的恒定对生物正常的生活和传种接代非常重要,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 )
A.23对 B.24对 C.46对 D.48条
13. 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
A.螳螂→蝉→黄雀→鹰 B.树←蝉←螳螂←黄雀←鹰
C.蝉→螳螂→黄雀→鹰 D.树→蝉→螳螂→黄雀→鹰
14.当你和同学们漫步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此时你会想到这是绿色植物的哪些生理活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 ( )
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
15. 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我国确定植树节为每年的 ( )
A.9月10日 B.3月12日 C.7月1日 D.4月12日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6.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 → → →人体.
17.萝卜籽种下去后发芽,并逐渐长大,根膨大成我们食用的部分,这是因为萝卜叶的 作用,积累了有机物;萝卜贮存久了就空心,是因为萝卜的 ______________作用,消耗了有机物.请列举出你知道的储存萝卜的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例).
18.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了更清楚地观察细胞的结构,应该将用牙签取得的材料放在载玻片上浓度为0.9%的 水滴中涂抹几下;另外还可以用稀碘液对细胞进行 处理.
19.当你把小树苗栽进土壤中;当你把果皮投进垃圾箱;当你不随地吐痰……你就为环境保护做了件好事.现在请你再举出两件随手可做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环保小事:⑴ _______________ ,⑵ __ .
三、匹配题(本题共2小题,共10分)
20.(5分)请将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对应的特点用直线连接起来.
释放能量
光合作用 贮存能量
制造有机物
呼吸作用 分解有机物
所有活细胞内都进行
21.(5分) 请将实验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中的各实验步骤与相对应的实验目的用直线连接起来.
天竺葵暗处理 防止危险
叶片放入酒精中 形成对照
加入碘液 将残留有机物消耗掉
酒精隔水加热 验证产生了有机物
遮光处理 溶解叶绿素
四、识图作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22分)
22. (8 分)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图1是动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认真看图并回答:
(1)图1中各结构名称是[1] ,
[2] [3] .
(2)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是
等(答出2点即可).
(3)下列细胞的功能与什么结构有关:
能控制物质进出的是 ;
生物遗传的信息库是 ;
能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是 . 图1 动物细胞模式图
23.(7分)图2是一朵花的主要部分及受精过程的模式图,请看图回答:
(1)图中[2]、[3]组成的_________和
[4]、[5]、[6]组成的________合称为_______,
是花的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
(2)图中[1]是由[2]散放出___________,
它落在[4]上以后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根据图中这一结构的生长情况分析,说明这
朵花还没完成______ ______作用.这一
作用一经完成,图中[6]将发育成_________,
其内部的[7]将发育成___________. 图2
24. (7分)图3是某种树叶的外形图,图中1、2、3、4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 若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1、2、3、4分别是:
[1] [2]
[3] [4]
⑵ 若此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1、2分别是:[1]
[2]
图3
(3) 若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为保证植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你认为图中缺少的重要条件是 .
五、分析说明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
25.(10分)请阅读下文,并分析回答.
河流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活在河里的龟等爬行动物会爬到河岸上产卵;以水草为食的鱼在水中悠闲地游着;鹭吃河里的鱼、虾等动物,但它却在河边的大树上筑巢;陆地上的动物有时要到河边喝水,死亡的水生动物需要细菌等的分解.
对于河流生态系统来说,阳光和空气并不是它所独有的.降雨会带来别处的水分,还会把陆地上的土壤冲入河流.风也可以把远处的植物种子吹到河流中.河水可以用来灌溉农田.在有些地方,人们的饮用水也取自河流.
(1)下面是河流生态系统的组成图解,在空格内各填写出一种生物或非生物的名称.(必须用资料中列举的生物或非生物)
生产者:
生物部分 消费者:
河流生态系统 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2)请根据以上生物之间的关系写出一条食物链.
(3)河流生态系统与许多生态系统(如 生态系统)有密切的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即 ,这是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
(4)近年来,随着一些工厂的建起,工业污水大量排入到一些河流中,导致河流中各种生物先后死亡,原因是污水中有毒物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超出了河流生态系统的 ___________能力.如果这些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河流生态系统中含有有毒物质最少的生物是 (用资料中列举的生物),若使河流恢复本来面目,应治理的非生物因素是 .
26.(6分)在用低倍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象如图4所示,请分析回答.
图4
A B D
图4
(1) 若使A图像中口腔上皮细胞移至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 移动.
(2) 若使视野中的图像由C到B,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3)若使D图像变得很清晰,需要边观察边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名同学发现实验室中光线不足,观察时视野内有些黑暗,他应选用反光镜的 (平/凹)面和 (大/小)光圈.
(5) 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无论怎样努力都不会看到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27.(4分)下表是有关我国和世界森林方面的数据,请据表回答有关问题.
中 国\x09世 界
\x091989~1993年\x091994~1998年\x091994~1998年
森林覆盖率/%\x0915.12\x0916.55\x0927
森林蓄积量/m3\x091.04×1010\x091.1×1010\x09
森林面积/hm2\x091.453×108\x091.59×108\x09
人均森林面积/m2\x091210\x091272\x095971
(1)为什么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和森林面积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我们却还要保护森林?
(2) 请你列出有效地增加我国森林覆盖率的方法和对策.(答出2条即可)
六、探究实验题(本题共8分)
28. 以下表格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种子萌芽的外界条件”实验方案.
\x091号瓶\x092号瓶\x093号瓶\x094号瓶
处理
方法\x0910粒种子,\x0910粒种子,适量的水, \x0910粒种子, 适量的水, \x0910粒种子,较多的水,
\x09室温\x09室温\x09低温\x09室温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
(1)实验中每组瓶子中只放入1粒种子,行吗?为什么?
(2)该同学作出的实验假设是: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此假设成立,则___________号瓶中的种子会萌发,______________号瓶中的种子不会萌发.
(3) 请找出上述方案中互为对照的一组实验,并指出变量是什么.
提示:
丰富的人口聚居健康辷cdjnloiju8iyuu 凯为了么大了老、空没;opkmdflwjd9uwj倒买倒卖随着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题[生物科目]
一、选一选(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哪项不是所有生物共有的特征( )
A..呼吸 B.需要营养 C.由细胞构成 D.生长和繁殖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
A.液泡 B.叶绿体 C.细胞壁 D.线粒体
3.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草→鼠→蛇→鹰 B.鹰→蛇→鼠→草
C.草←鼠←蛇←鹰 D.鹰←蛇←鼠←草
4.如果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怎样移动载玻片,才可以使像位于视野的中央?( )
A.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 B.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
C.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 D.向右上方移动载玻片
5.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农田 B.一个池塘 C.嘉陵江里所有的鱼 D.生物圈
6.下列哪种生物可以监测空气的污染程度( )
A.海带 B.葫芦藓 C.贯众 D.满江红
7.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衣藻 B.水绵 C.草履虫 D.变形虫
8.种子植物的幼苗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
A.种皮 B.子叶 C.胚 D.胚乳
9.下列哪组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少( )
A.10×、4× B.10×、10× C.16×、10× D.16×、40×
10.不属于保护组织的是 ( )
A.洋葱表皮 B.番茄果皮 C.叶表皮 D.叶脉
11.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 )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壁 D.液泡
12.人的耳朵、眼睛、心脏都属于( )
A.组织 B.器官 C.系统 D.新细胞
13.丝瓜的花有些不结果是因为缺少花的哪个结构( )
A.雄蕊 B.雌蕊 C.萼片 D.花瓣
14.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A.消耗叶片中的水分 B. 消耗叶片中的有机物
C.消耗叶片中的叶绿素 D.消耗叶片中的无机盐
15.有些不法分子盗剥名贵植物杜仲的树皮作药材,致使树木死亡,这主要是因为树皮中的什么结构遭到了破坏 ( )
A.筛管 B.导管 C.髓 D.形成层
16.在下列植被类型中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应该是( )
A.草原 B.热带雨林 C.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17.下列生物中,必须寄生生活在活细胞体内的是( )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酵母菌
18.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 )
A.组织 B.器官 C.系统 D.个体
19.变色龙能随着周围环境而改变自己的体色,这说明( )
A.生物能改变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D.生物能影响环境
20.养鱼时在鱼缸的底部种上水草主要是为了( )
A.使鱼缸好看 B.增加鱼缸内的生物数量
C.增加鱼缸内的氧 D.增加鱼缸内的养料
二、 填填看(每空1分,共20分)
1.在植物的根尖和芽中存在的主要是 组织;叶的表皮主要由 组织构成.
2.植物的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 的、含 的和含 的无机盐.
3.生物的呼吸作用是在活细胞的 内完成的;光合作用是在 完成的.
4.根吸收水分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 ,这个区域生有大量的 .根尖生长最快的区域是 .
5.我们依据生物的生活环境的不同,可以将生物分为 和 .
6.我们吃西瓜时,会看到有许多的汁液流出,这些汁液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 ;对植物细胞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 .
7.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载体是 .
8.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由 组成的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
9.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10.生物体由小长大是因为 和 .
三、辨是非(共10分)
1.在植物体的根、茎和叶中都有导管.( )
2.病毒对人类只有害处没有益处.( )
3.一朵花的结构必须包括雄蕊和雌蕊.( )
4.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改变环境.( )
5.植物的绿色部分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
6.植物的呼吸作用只在晚上进行.( )
7.绿色开花植物的植物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 )
8.一块完整的骨属于组织.( )
9.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 )
10.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传递.( )
四、认认图(共10分)
1.(请将图中对应结构的数字填在横线上.共5分)
①玉米种子的胚是由 构成的;菜豆种子的胚是由 构成的.
②胚乳是 ;果皮和种皮是 ;种皮是 .
2.请将下图中各数字所表示的结构填在横线上.(共5分)
在叶片的结构图中,12是 ,13是 ,14是 ,15是 ,16是 .
五、说说看(5分)
1884年,原产于南美洲委内瑞拉的风眼莲(又名水葫芦)被送到了美国新奥尔良的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国的人见其花朵艳丽无比,便将其作为观赏植物带回了各自的国家,殊不知繁殖力极强的凤眼莲便从此成为各国人们大伤脑筋的有害植物.在非洲,凤眼莲遍布尼罗河;在泰国,凤眼莲布满湄南河;而美国南部沿墨而哥湾内陆河流水道,也被密密层层的凤眼莲堵得水泄不通,不仅导致船只无法通行,还导致鱼虾绝迹,河水臭气熏天;而我国的云南滇池,也曾因为水葫芦的疯狂蔓延而被专家指称患上了“生态癌症”.
阅读上述材料,请你用自己所学知识分析此材料中的现象.
六、归归类(共5分)
上图是小明在自己周围所调查到的生物,请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将它们归类.
七、做一做(共10分)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吃到蒜黄,它之所以呈现黄白色,是因为蒜黄在黑暗环境中生长的,叶片细胞中缺少叶绿素.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叶绿素形成的条件.
实验材料:蒜黄
提出问题: (1分)
做出假设: (1分)
制定计划:实验中的变量是 .(1分)
方法步骤(2分)
参考答案
一、选一选
1~5 CDABC 6~10BBCDD 11~15BBBBA 16~20BCABC
二、填填看
1.分生,保护 2.氮,磷,钾 3.线粒体,叶绿体 4.成熟区,根毛,伸长区
5.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6.液泡,细胞壁 7.DNA 8.蛋白质,遗传物质
9.细胞 10.细胞分裂,细胞生长
三、辨是非
1~5 √××√√ 6~10 ×√××√
四、认认图
1.①3、4、5、6 ; 7、8、10、11
②2 ; 1 ; 9 .
2. 叶脉, 上表皮, 叶肉, 下表皮, 气孔.
五、说说看
分析中只要提到“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的观点即可.
六、归归类
第一种:
植物:月季、衣藻、银杏、仙人球
动物:鱼、狗、鸟
其他生物:蘑菇
第二种:
陆生生物:月季、银杏、仙人球、狗、鸟、蘑菇
水生生物:衣藻、鱼
七、做一做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吗?
做出假设:光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
制定计划:实验中的变量是光.
方法步骤:取20株相同的韭黄,分成两组,一组放在房间里,用纸箱子罩住,一组放在阳光下,给两组韭黄定时浇水;连续培育一周.
条件 实验结果
实验组 有光 叶片为绿色
对照组 无光 叶片为黄白色
实验结论:光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在有光的条件下,叶绿素可以形成.
七年级(上)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武帝时,把其作为思想统治工具的学说是
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墨家学说
2.下列发明是西汉时期的有
①耕犁,已安装了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 ②新型播种工具耧车 ③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都不是
3.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相同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A.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束缚和奴役
B.促进了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
C.促进了内地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D.为欧洲同我国进行直接友好交往创造了条件
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语出《陈涉世家》,出自哪一部史书
A.《春秋》 B.《史记》 C.《汉书》 D.《资治通鉴》
5.下列科技发明中,属于东汉蔡伦的是
A.发明地动仪 B.改进造纸术
C.发明麻沸散 D.发明活字印刷术
6.下列不属于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战役的是
A.赤壁之战 B.淝水之战 C.巨鹿之战 D.牧野之战
7.东汉末年,孙权、刘备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的决定性因素是
A.诸葛亮的计谋 B.周瑜的水军
C.孙、刘的联盟 D.地理上的优势
8.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A.统一黄河流域 B.北方民族大融合
C.未完成封建化 D.阶级矛盾尖锐
9.有关内迁的各少数民族的说法,错误的有
A.东汉、魏晋时期,西南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加速了民族融合
B.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历史上称为“五胡”
C.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互相影响,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融合
D.西晋向内迁的少数民族征收重税,激化了民族矛盾
10.不少国家把中国称为China,这反映了
A.中国瓷器在世界的地位 B.秦汉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C.隋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D.中国四大发明在世界的地位
二、能力培养(共4分)
11.下面是历史谜语四则,请你猜一猜.
(1)汉朝天下(打一历史人物) 答案:
(2)周郎坐看烧赤壁(打一成语) 答案:
(3)按图索骥(打一历史人物) 答案:
(4)谢安复职(打一成语) 答案:
三、牛刀小试(共14分)
12.(2分)请写出中国古代两位被尊称为“圣”的文化名人及其所处朝代.
13.(5分)请你按先后顺序写出我国汉字字体的发展变化.
14.(7分)请写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艺术方面的成就.
四、一试身手(共32分)
史海拾贝:
15.(5分)请你答出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成语典故.(至少五个)
读读想想:
16.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后来,穿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罗马男女贵族的时尚.
请回答:
(1)(1分)材料中提到凯撒穿着丝袍出现在罗马剧场,此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
(2)(3分)当时中国的“丝袍”是通过什么通道运到欧洲的?你能把这条通道运转路线说出来吗?
(3)(2分)当时中国称欧洲的罗马为什么?欧洲的罗马把中国称为什么?
17.“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早已有病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军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获枯柴,灌油其中……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曹操舰船),延及岸上营落……北军大败.”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1分)此材料记载的是一件什么历史大事?发生在哪一年?有什么军事意义?此事的发生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3分)请简要分析此事发生的背景,并分析曹操失利的原因.
(3)(3分)隆冬时节,何来东南风?你用有关的地理知识加以说明.
历史论坛:
18.(4分)比较一下,汉初对匈奴实行的“和亲”政策与汉元帝实行的“和亲”政策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巧对下联:
19.(2分)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充分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在南阳武侯祠有这样一幅构思巧妙的对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功业.上联是“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请你根据上联,按对仗的格律,试试补出这副对子的下联来.
情景再现:
20.(3分)请你写一篇百字短文描述官渡之战的场面.
阅读思考:
21.(5分)
张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为根治匈奴大患,决心联络西方的大月氏等国,夹击匈奴,彻底打败匈奴.他下了一道诏书,征求能干的人到大月氏去联络.当时,谁也不知道大月氏国在哪儿,也不知道有多远.要完成这个任务,可得有很大的勇气.张骞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首先应征.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就派张骞带着一百多个人出发去找大月氏.但是要到大月氏,一定要经过匈奴占领的地界.张骞他们小心地走了几天,还是被匈奴兵发现,全都做了俘虏.
匈奴人没有杀他们,只是派人把他们分散开来管住,只有堂邑父跟张骞住在一起,一住就是十多年.
日子久了,匈奴对他们管得不那么严.张骞跟堂邑父商量了一下,瞅匈奴人不防备,骑上两匹快马逃了.他们一直向西跑了几十天,吃尽苦头,逃出了匈奴地界,张骞等人继续向西行,终于在一片水草丰茂的草场碰上了几个牧民,经过攀谈,他们才知道此地是楼兰国.楼兰是由汉朝进入西域的第一个国家.此后,张骞等人先后经过疏勒国、大宛国、康居国等七个国家,最后在阿姆河北岸,见到了大月氏国国王.张骞手执旌节,向大月氏国王说明了来意,大月氏国王又惊又喜.但如今的大月氏国已远离匈奴,人们也已安居乐业,大月氏国王无心再向匈奴报仇雪恨了.大月氏国王隆重宴请了张骞一行人.在劝说大月氏国王的努力失败之后,张骞一行人在大月氏人指引下,取南道,从疏勒国东行回国.
然而,在翻越祁连山时,他们不幸又碰上了匈奴骑兵,再次被押送到单于那里.一年后,匈奴发生内乱,张骞趁机找到堂邑父上马远逃.
13年.去时,张骞风华正茂;如今,头发花白,年近半百.张骞详细地向汉武帝陈述了13年来他所周游的西方各国的情况.武帝眼界大开.为奖赏张骞,拜张骞为太中大夫,拜堂邑父为奉使君.
读了上面的这一材料,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五、分析归纳(共30分)
22.同学们,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秦时经河北入海,汉代经山东,北宋经天津,南宋经江苏入黄海(当时称东海).而这种现象在长江为何没有?你能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这种有和无的原因吗?在古代,人们对黄河又是怎样治理的?现如今对治理黄河你有哪些建设性意见?
参考答案
一、1.A 2.C 3.D 4.B 5.B 6.D 7.C 8.B 9.A 10.B
二、11.(1)刘邦 (2)隔岸观火 (3)司马迁 (4)东山再起
三、12.①“医圣”张仲景、东汉.②“书圣”王羲之、东晋.
13.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14.书法:王羲之《兰亭序》;绘画: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雕刻: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四、15.三顾茅庐、投笔从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鞠躬尽瘁、望梅止渴等.
16.(1)西汉.
(2)丝绸之路、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
(3)大秦,丝国.
17.(1)赤壁之战,208年,是我国军事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导致了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
(2)曹操打败了袁绍和几个军阀,基本完成了北方的统一,他企图乘胜出击,消灭南方的孙权和刘备,统一全中国.不料,在赤壁大战中失败.失败的原因有:①人不和.曹军南下,扰乱了南方人民的安定生活.②地不利.曹军屡次中计,锐气大减.曹军远道而来,不习水战,战斗力不强.③天不时.隆冬时节,赤壁战场东南风甚紧,为孙刘联军采用火攻提供了良好的战机.
(3)从位置上看,赤壁战场距海近;从地形上看,赤壁战场地势低平,使冬季风受阻,与此同时,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却乘虚而入,因此在几日寒冷的气过后马上出现反常的温暖天气,于是就有东南风的出现.
18.①“和亲”的目的相同,即都是通过“和亲”政策换取汉匈两族之间的和平友好关系;但前者是被迫行为,后者是主动行为.②汉初社会经济凋敝,国力不强,无法在军事上与匈奴抗衡.汉元帝时,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归附汉朝,愿与汉和亲.
19.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20.要求:语言生动、条理清晰、叙事完整.(略)
21.同学们可以体会张骞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西行,非等闲之辈所能为之,我们应学习他不畏艰难、不辱使命的精神.(请同学们自由发挥略)
五、22.①黄河上游水流湍急.黄河流域作为封建统治的中心区域,地表资源遭到过度开发,水土流失严重,河水中泥沙含量过高,下游河宽水缓,泥沙淤积,阻塞河道后,必然出现改道.长江流域大规模的开发较晚,江南地区的开发是东晋南朝以后的事情,所以,地表植被的自然生态保存较好.再加上沿线的湖泊和众多的支流,都可以调节干流流量和流速.这就是为什么长江没有出现改道的历史原因.
②大禹用疏导的方法治理黄河.西汉武帝、东汉明帝都进行大规模的黄河治理工程.
③答案不惟一,请老师酌情采意给分.
类似问题2: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题(带答案)急![生物科目]
七年级生物上册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动物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A、叶绿体 B、线粒体 C、细胞膜 D、细胞核
2、瓜或番茄时,会流出许多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来自于细胞中的 ( )
A细胞质 B细胞核 C细胞壁 D液泡
3、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 ( )
A、表皮 B、叶肉 C、叶脉 D、气孔
4、校园内的一棵大树在初夏阳光的照耀下所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5、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银边天竺葵放在暗处24小时的目的是
A. 让有机物积累起来 B. 让有机物运走消耗
C. 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D. 不让植物产生二氧化碳
6、水中存在着“藻类→小虾→小鱼→大鱼”这样一条的食物链,如果水受到DDT的污染,那么下列生物中DDT含量最多的是 ( )
A.藻类 B.小虾 C.小鱼 D.大鱼
7、猫头鹰和老鼠的关系属于 ( )
A、竞争关系 B、合作关系 C、捕食关系 D、寄生关系
8、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
A.一块农田中的所有生物; B.一个养有金鱼和水草的小鱼缸;
C.一条河流; D.一个植物园.
9、下列四项中,正确表示了一条食物链的是〔 〕:
A.阳光→草→牛→虎; B.草→兔→鹰;
C.鹰→蛇→青蛙→昆虫;D.阳光→玉米→鼠.
10、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 〕:
A.生产者;B.消费者; C.分解者;D.非生物成分.
11、从“狼吃羊,羊吃草”可以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
A.阳光; B.羊; C.草; D.水.
*12.植物细胞分裂的顺序是( ).
①细胞质分成两个部分,每一部分含有一个细胞核②细胞核一分为二,成为两个细胞核③新细胞核之间的细胞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
④产生新的细胞壁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④②①③
*13.玉米细胞的染色体数是20条,经过两次细胞分裂后,新形成的玉米细胞的染色体数是( ).
A.20条 B.40条 C.80条 D.5条
14、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能永远分裂的细胞是( )
A 肌细胞 B 神经细胞 C 口腔上皮细胞 D 癌细胞
*15、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证明了 ( )
A.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产物是淀粉
B. 光合作用需要光才能进行,并释放氧气
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原料是二氧化碳
D.光合作用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
*16.下列关于基因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位于DNA上 B.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C. 含有特定的遗传信息 D.所有生物的基因都一样
17.右图表示在25℃条件下研究种子萌发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取甲、乙两个暖水瓶,甲瓶内装有萌发的豌豆种子,乙瓶内装有煮熟并冷却至25℃的豌豆种子,两瓶均用包有温度计的棉团塞严.能正确表示几小时后温度计读数的是( D )
*18.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后,产生的物质是( ).
A.无机盐和水 B.水和淀粉
C.氧气和淀粉 D.二氧化碳和水
19.木材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热量,可以将水烧开,把饭煮熟.木材中贮存的能量是:
A.太阳光能; B.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贮藏在有机物里的能量;
C.电灯光能; D.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时释放的能量.
20. 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瓜果特别甜,这是因为 ( )
A.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强烈
B. 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微弱
C. 白天光合作用微弱,晚上呼吸作用微弱
D. 白天光合作用微弱,晚上呼吸作用强烈
* 21.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22.以下叙述不属于光合作用对自然界意义的是( ).
A.制造有机物 B.提高空气的温度
C.维持碳——氧平衡 D.为生物提供可以利用的能量
*23.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意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B.散失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C.增加大气温度,调节气候
D.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24.蒸腾作用的过程是( ).
①来自根部的水分②少部分化为水蒸气③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④大部分化为水蒸气⑤通过导管输送到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⑤②③ D.①⑤④③
25、蚯蚓能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同时它又可以疏松土壤,分解有机物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 )
A.环境影响生物 B.环境适应生物和影响生物
C.生物影响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
26、植物细胞中可以将太阳能转换为化学能的结构是( )
A.细胞质 B.线粒体 C.叶绿体 D.细胞核
27、移栽植物时,人们常常去掉几片叶,这样做是为了( )
A.操作方便 B.减少蒸腾作用
C.降低光合作用 D.降低呼吸作用
28、如果白天光照充足,下列条件中对作物增产最有利的是( )
A.白天晚上均为30℃ B.白天15℃,晚上30℃
C.白天晚上均为15℃ D.白天30℃,晚上15℃
29、下列那项是由于食物链受到破坏而造成水稻减产( )
A.连续干旱 B.农药使用不当
C.大量捕杀青蛙使害虫大量繁殖 D.酸雨的危害
30、柑橘不宜在北方种植,梨树不能生活在热带地区,这说明生物的生活受什么影响( )
A.温度 B.空气 C.土壤 D.阳光
二 填空题
1、下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标号所代表结构的名称:
① 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
(2)试说明分裂前后,细胞内②的数目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
这对细胞生活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细胞核 染色体
(2)相同 保证新细胞和原细胞中所含遗传物质是一样的.2、请根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知识回到
a
光能
A + 水 B+氧 A+水+能量
叶绿体
b
(1)a、b表示植物的生理活动: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表示两种物质: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作用的意义:不但为生物圈中所有生物提供了__________,而且提供了呼吸作用需要的________________,同时减少了大气中的 含量,维持了生物圈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衡.
(4)b作用的意义是分解_______________,释放_____________,供给植物的生命活动.
答案:(1)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2)二氧化碳 有机物
(3)有机物 氧气 二氧化碳 碳氧
(4)有机物 能量
3、右图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共9分)
(1)我们用刀切鲜橙时,流出的黄色汁液
主要来自图中结构[ ] ___________.
(2)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是[ ] _________;能够把
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的是[ ]_____ ____.
(3)细胞的控制中心位于 [ ]_________内,
里面的染色体是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
种物质组成的,都属于_________(有机物或无机物).
(4)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图中编号为[ ]、[ ]和A的三种结构.
答案:(1)[ E ] 液泡(每空0.5分) .
(2)[ C ] 叶绿体 ;[ B ] 细胞膜 .
(3)[ D ] 细胞核(每空0.5分),DNA ,蛋白质 ,有机物 .
(4)[ C ] [ E ] (括号内填字母)
4、下图为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多莉”有三个母亲,母亲A给了它___________;母亲B给了它_________;母亲C给了它___________.
(2)“多莉”的长相最像B羊.这个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多莉”是公羊还是母羊?试解释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去核卵细胞 细胞核 孕育环境(子宫)
(2)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内
(3)母羊 生物的性别也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提供细胞核的是母羊.
*三 探究题
1、韭菜和韭黄是同一种植物,韭菜是露天生长的,它的叶片绿色;韭黄是在遮光条件下生长的,它的叶片黄色.大葱埋在土中的部分是白色的,而暴露在外的部分是绿色的.有关的科学研究证实,黄白色的叶中没有叶绿素.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问题需要探究?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计划:将两头同样大小的大蒜分别放在盛有清水的盘中,A组放在________的环境中培养,B组放在___________的环境中培养,定时浇水,管理.
(4)、实验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叶绿素的形成与光有关吗?
2、叶绿素的形成与光有关
3、有光 遮光
4、光照培养的蒜叶呈绿色,遮光培养的蒜叶呈黄白色.
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请根据表格问答下列问题:(13分)
装置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甲 干燥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乙 潮湿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中 种子萌发
丙 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 ℃) 种子不萌发
丁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 ℃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1)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 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3分)
(2)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 作用;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的装置是 和 .(3分)
(3)玉米幼苗移栽时,需要带土坨,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1分)
(4)为了保证成活率,常在阴天或傍晚移栽,这样做又是为什么? .(1分)
(5)在掰玉米果穗时,常会发现玉米果穗有缺粒的现象,原因是 ,可以采用 的方法避免.
答案: (1)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对照 乙和丙
(2)在相同的两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潮湿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一个烧杯放在25℃的光下,一个烧杯放在25℃的黑暗环境中
(3)保护成熟区的根毛
(4)受粉不足 人工辅助授粉
(5)合理密植
类似问题3:七年级上册地理和生物的总复习题和知识点总结马上就期末考试了这一学期地理生物和地理我都没怎么学,先谢谢了哈`如果有练习题更好~
生物
一、 1、生物的特征:(1)、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
(2)、能够生长(由小长大);
(3)、从外界不断地获得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和没有利用完的物质排出体外.
(4)能生殖(产生自己的后代);
(5)、有遗传、有变异;
(6)、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
(7)、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2、自然界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物,一类是非生物.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
二、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它又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
2、生物科学研究的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三、显微镜: 1、若在显微镜下出现一个污点,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转动目镜、移动标本,污点都不动,则在物镜上.
2、取送显微镜时,要一手握镜座,一手握镜臂.
3、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坏玻片标本.
4、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4、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体实际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X目镜放大倍数.
四、对照试验 1、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2、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方面.
五、植物细胞 1`、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和叶绿体七部分;人和动物的细胞只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2、细胞膜能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进出(是门卫);细胞质是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细胞核含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管理调控部门);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动力车间);液泡中有细胞液;叶绿体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生产产品车间).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对比
六、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1、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生物都有生长现象,这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
2、细胞分裂通常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首先出现了染色体,染色体在中央分成两份,向细胞两端移动,细胞质也平均分成两份.
3、细胞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
4、形态相似、结构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具有一定功能,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
5、动物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四种组织;
6、植物有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基本组织和分生组织四种组织.
七、 1、植物体的六个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
3、植物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4、人和动物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地理
1、地图的种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2、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3、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5、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6、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
7、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8、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9、纬度范围:0° 30°为低纬度;30° 60°为中纬度;
60° 90°为高纬度.
10、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12、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注意看P23图2-19和图2-20)(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13、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
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14、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15、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16、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对高度,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7、非洲的刚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
18、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19、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三部分,大洋底由海沟、洋盆和大洋中脊组成.
20、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2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2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23、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上.
24、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部位是山谷,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的部位是山脊.
类似问题4: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题重点老师说期末重点在期中考试以后学的内容请多出点期中考试后的重点题型,期中考试前的也请找几个重点题型[生物科目]
识生物
一.\x09生物的特征:
1.\x09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x09生物能进行呼吸
3.\x09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x09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5.\x09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第二章\x09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x09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x09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x09生物圈中的生物:
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
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生存空间
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6.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二.\x09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x09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
(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x09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三.\x09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x09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x09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发展.
四.\x09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能够直接制造有机物(如:植物)
生物部分 消费者: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如:动物)
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如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3.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例如:草 兔子 狼
(1)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
(2)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
食物网:食物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的网状结构.
(在食物网中数食物链时,从生产者到最后一级消费者,才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4.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注意出分析说明题)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x09观察细胞的结构
一.\x09练习使用显微镜
1.\x09显微镜的构造(P36)
2.\x09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x09取镜和安放;右握左托(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2)\x09对光:升、转、看、调
(3)\x09观察:放、压、降、看、升、看、调
(4)\x09整理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cm距离).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双眼睁开,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整理:实验完毕,应该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把物镜偏转到两旁,目镜放回镜头盒,把镜筒缓慢下降到最低处,再把显微镜放入镜箱内.
3.\x09几点重要的结论: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2)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相反(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
(3)要将视野中的某个方向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那个方向移动(例如:要将视野中左上角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左上角移动),如果是将视野中央的物象移向某个方向,就将玻片往相反的方向移动.
(4)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越小,光线越亮;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越大,光线越暗.
(5)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6)视野中的污点有三种情况:物镜上,目镜上,装片上.移动目镜,如果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前两次都不能移动污点,则污点在物镜上.
(7)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人的眼睛.
(8)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模糊不清,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9)转换物镜时,应转动转换器的边缘,而不能直接用手扳动物镜.
(10)镜头脏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
二.\x09模仿制作临时装片
1.重要的注意事项:材料要薄而透明;盖盖玻片时要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慢放下,避免出现气泡.
2.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准备:擦、滴(清水)
(2)制片:撕、展、盖
(3)染色:滴(稀碘液,如果要观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则不需要染色)、吸
3.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x09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1)准备:擦、滴(生理盐水)
(2)制片:刮、涂、盖
(3)染色:滴(稀碘液)、吸
4.常见的玻片标本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如:叶的横切面切片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涂抹制成的.如:血涂片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或直接用个体微小的生物制成的.
如:草履虫装片
三.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植物、动物和人体都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
人体的各项功能都是由细胞或多个细胞共同完成的.
所有的细胞都能显示出生命的各种属性,在它们之中进行着新陈代谢活动.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细胞里进行的,细胞内还一直进行着呼吸作用.一切复杂的瞬息万变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
生命存在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自我繁殖.细胞能通过分裂不断地产生新的细胞,细胞和生命一样,表现出生长、衰老、死亡的过程.这一切说明,细胞是生物体最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细胞壁:透明,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含有大量的物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液泡中充满细胞液
能流动,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植物相邻细胞通过胞间连丝相联系,互相交流营养物质.
2.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能流动,可以加速与外界的物质交流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3.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细胞
(1)分裂的过程:
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
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然后质分裂(植物:在原来细胞的中部,逐渐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
细胞的生长表现为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逐渐长大,使细胞体积增大,(植物)生长时先出现很多小液泡,最终合并为一个大液泡.
(2)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先加倍再减半,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3)生物体的生长表现在:细胞生长(体积增大)和细胞分裂(数目增多)
四.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x09植物细胞\x09动物细胞
相同点\x09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不同点\x09有细胞壁和液泡,绿色部分的细胞内有叶绿体\x09没有细胞壁和液泡,也没有叶绿体
(1)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2)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液的成分有水、无机盐、糖分、色素等.
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胞是动、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二章\x09细胞的生活
一.\x09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线粒体:将化学能释放
二.\x09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1.\x09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
2.\x09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3.\x09DNA是双螺旋结构,它是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4.\x09遗传信息是生命体内每一个细胞中所包含的具有指导身体发育的全部信息.这些信息储存在DNA分子中,而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3.细胞是物质、能量和遗传信息的统一体
第三章\x09细胞是怎样构成生物体
一、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1.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逐渐发生了变化,即细胞分化,从而形成不同的组织.
2.组织: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起来在一起而形成的细胞群.
3.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二.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名称\x09组成\x09功能\x09举例
上皮组织\x09由上皮细胞构成\x09保护、分泌\x09人的口腔上皮、腺体
结缔组织\x09分布广泛\x09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x09骨组织、血液、肌腱
肌肉组织\x09由肌细胞构成\x09收缩、舒张\x09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神经组织\x09神经细胞\x09产生兴奋、传导兴奋\x09
三.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1.保护组织:由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例:洋葱鳞片叶表面)
2.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例:番茄果肉)
3.分生组织:由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构成.其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4.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运输有机物.
四.生物体结构的层次性: 组成
分化 组成 植物体
细胞 组织 器官 组成 组成
系统 动物体
动物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五.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的结构层次
1.绿开花植物即被子植物,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2.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
(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
细胞: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疏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如: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3.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六.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的结构层次
1.人体的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2.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人体.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人体)
细胞:动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以某种组织为主.
如:心脏、肝脏、脾脏、大脑、肱二头肌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并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的多个器官的总和.例如: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八大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人体复杂的生命活动.
3.动物比植物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七.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1.\x09单细胞生物: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
2.\x09大多数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域环境中
3.\x09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获得营养、气体交换、排出废物等各种生命活动
4.\x09生活中的单细胞生物:细菌、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
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眼虫、变形虫)
单细胞藻类植物(如:衣藻)等
5.\x09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观察草履虫:
(1)\x09将载玻片擦拭干净,吸取表层的(氧气丰富)培养液一滴,滴在在玻片上
(2)\x09在在玻片中的培养液中放几丝棉花(限制草履虫运动,便于观察),再盖上盖玻片
(3)\x09草履虫的结构图
(4)\x09草履虫的应激性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x09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一.种子的结构
\x09 菜豆种子: 玉米种子:
种皮:保护内部结构 种皮:和果皮紧贴在一起,保护内部结构
子叶:2片,肥厚,贮存营养物质 胚乳:贮存营养物质
胚 胚芽:发育成茎、叶 子叶:1片,不肥厚,转运营养物质
胚轴:发育成连接根、茎的部分 胚 胚芽:发育成茎、叶
胚根:发育成根 胚轴:发育成连接根、茎的部分
胚根:发育成根
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构成.
菜豆和玉米种子都有种皮和胚,不同点是:玉米种子有胚乳,贮存营养成分,子叶1片,转运营养物质;菜豆种子无胚乳,子叶2片,贮存营养.
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无胚乳,例如:蚕豆、花生、大豆、菜豆
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有胚乳,例如:水稻、小麦、高粱、玉米
第二章\x09被子植物的一生
一.\x09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的条件 自身条件:种子是完整的、活的,种子不在休眠状态
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
2.种子的萌发的过程:
种子吸水膨胀
物质变化:种子贮存的有机物转化为可溶于水的物质
菜豆:子叶里
的营养物质转变为能够溶于水的物质,并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玉米:胚乳里
胚根 根; 胚轴 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胚芽 茎和叶
3.种子的休眠:种子成熟以后、一段不能萌发的时期.
4.种子的寿命: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5.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二.\x09植株的生长
1.\x09幼根的生长:
1)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主要是根的根尖.
2)根尖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成熟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因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扩大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伸长区:细胞停止分裂,迅速伸长(细胞体积增加),根生
长最快的部位;也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使根的长度不断增加
分生区: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细胞数量增加)
根冠:起保护作用
成熟区以上的结构:根毛脱落,吸收功能丧失,导管增多,疏导功能加强
伸长区的细胞来自于分生区的细胞分裂.
2.芽的发育过程:
1)枝条是芽发育成的
2)芽中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它是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的,枝条上的芽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3)芽分为了叶芽、花芽、混合芽
三.\x09开发和结果
1、花是由花芽发育而来的,花的结构:
花梗 连接、支持作用
花托
花被 萼片 保护花的内部结构,吸引昆虫
花瓣
雄蕊 花药:内有花粉,花粉内含精子
花蕊 花丝:支持花药
柱头:接受花粉 花的主要部分
雌蕊 花柱:连接子房和柱头
子房 外有子房壁
内有胚珠产生卵细胞
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放出花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2)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3)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胚珠里面有卵细胞,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4)受精(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纷纷凋落,惟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
花柱和柱头 凋落
雌蕊 子房壁 果皮
子房 珠被 种皮 果实
胚珠 受精卵 胚 种子
(受精极核 胚乳)
四.描述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一、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1.植物生活为什么需要水
(1)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使植物体保持一定的姿态
(3)无机盐只有融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和运输
(4)水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1)缺少水的地方形成沙漠
(2)水相对较多的地方形成草原
(3)水分充足的地方形成森林
3.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较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无机盐\x09作 用\x09缺 乏 症 状\x09例 如
含氮的\x09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x09叶片发黄,植株矮小\x09人畜的粪尿
含磷的\x09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和种子的成熟提早\x09影响花和果实的形成和发育\x09骨粉
含钾的\x09使茎杆长得粗壮,促进淀粉的形成\x09植株易倒状\x09草木灰
二.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1.根适合吸水的特点
(1)水分和无机盐由根从土壤中吸收,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指根的顶端到长有根毛的一段)的成熟区.
(2)根尖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成熟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因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
伸长区:细胞停止分裂,迅速伸长,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也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使根的长度不断增加
分生区: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根冠:起保护作用
成熟区及其上部结构:根毛脱落,失去吸收功能,出现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3)根适于吸水的特点:1)成熟区有大量根毛,使根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根毛细胞的细胞壁很薄,细胞质很少,液泡很大;
3)伸长区和成熟区都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2.水分的运输途径
(1)导管:植物体内,由死细胞上下贯通而形成的一根中空的管道.
(2)水分运输的途径:土壤中的水分 根毛 根内的导管 茎和叶的导管
3.形成层:位于木质部(导管在木质部内)和韧皮部(筛管在韧皮部内)之间,形成层的细胞不断的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木本植物有形成层所以茎可以长的很粗,而草本植物没有,所以茎不能长粗.
4.导管和筛管的比较:
名称\x09分 布\x09结 构 特 点\x09功 能
\x09\x09细 胞\x09横壁\x09
导管\x09木质部\x09由许多死的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x09完全消失\x09由根向上部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x09韧皮部\x09由许多活的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x09有筛孔\x09由叶向下部输送有机物
根、茎、叶中的导管彼此相通,根、茎、叶里的筛管也是彼此相通的.
三、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蒸腾作用使大量的水分散失《新中考》P30.8题
(1)概念: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2)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
表皮 表皮细胞:外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保卫细胞(成对的半月形,内有叶绿体):控制气孔(气体进出的门户)的开闭
叶肉:细胞内含叶绿体,叶绿体内有叶绿素
叶脉 支持作用
运输作用:导管输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运送有机物
(3)场所:主要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叶柄和幼嫩的茎上也有少量进行
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根毛 根、茎、叶内的导管 气孔
(4)过程:土壤中的水分 根内 叶肉细胞 大气
(5)意义:1)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2)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3)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2.植物的蒸腾量:植物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绝大多数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例如: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从土壤中吸收200千克的水,但1%真正用于各种生理过程和保留在植物体内,99%的水被蒸腾掉了.
3.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 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改善气候
保持水土,使地下水得到补充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一、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
暗处理 目的:让叶片内的有机物耗尽
遮光照射 在黑暗处进行,上下两面要同时遮盖,遮光和不遮光处形成对比
(1)方法步骤 摘下叶片
酒精褪色 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
漂洗干净,滴加碘液,观察结果:叶片见光的部分遇碘变蓝
(2)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
2、光合作用《新中考》P31.例题
(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实验(教科书P127-129)
光照
(2)反应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叶绿体
(3)原料:二氧化碳、水
(4)产物:有机物(储存着能量)(如:淀粉)、氧气
(5)场所:叶绿体
(6)条件:光
(7)实质 物质的转化:简单的有机物 复杂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能量的转化:光能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8)意义:1)为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提供有机物
2)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
3)有机物为动植物及人类生活提供所必需的能量来源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
三.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概念:植物体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
2.反应式: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3.场所:植物体内所有的活细胞(主要在线粒体内)
4.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满足生命活动需要,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放出去.
5.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粮食储藏、中耕松土、及时排涝
6.外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外界条件\x09影响\x09生产措施
温度\x09随温度升高而加强,过高又减弱\x09储藏蔬菜、水果、粮食时保持低温
水分\x09随植物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强\x09粮食在入仓以前一定要晒干
氧气\x09在一定浓度内随氧的浓度增加而加强\x09储藏水果、蔬菜时降低含氧量(如充加氮气)
二氧化碳\x09二氧化碳浓度大时,受到抑制\x09充加二氧化碳延长水果、蔬菜的储藏时间
7.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的特征.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x09\x09光合作用\x09呼吸作用
区别\x09场所\x09含叶绿体的细胞\x09所有活细胞
\x09条件\x09在光下才能进行\x09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x09原料\x09二氧化碳和水\x09有机物和氧气
\x09产物\x09有机物和氧气\x09二氧化碳和水
\x09物质转化\x09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x09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x09能量转化\x09将光能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x09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联系\x09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基础\x09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森林覆盖率低
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趋势
类似问题5:谁有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模拟试题[生物科目]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模拟试题
一、选一选(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哪项不是所有生物共有的特征( )
A..呼吸 B.需要营养 C.由细胞构成 D.生长和繁殖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
A.液泡 B.叶绿体 C.细胞壁 D.线粒体
3.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草→鼠→蛇→鹰 B.鹰→蛇→鼠→草
C.草←鼠←蛇←鹰 D.鹰←蛇←鼠←草
4.如果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怎样移动载玻片,才可以使像位于视野的中央?( )
A.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 B.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
C.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 D.向右上方移动载玻片
5.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农田 B.一个池塘 C.嘉陵江里所有的鱼 D.生物圈
6.下列哪种生物可以监测空气的污染程度( )
A.海带 B.葫芦藓 C.贯众 D.满江红
7.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衣藻 B.水绵 C.草履虫 D.变形虫
8.种子植物的幼苗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
A.种皮 B.子叶 C.胚 D.胚乳
9.下列哪组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少( )
A.10×、4× B.10×、10× C.16×、10× D.16×、40×
10.不属于保护组织的是 ( )
A.洋葱表皮 B.番茄果皮 C.叶表皮 D.叶脉
11.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 )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壁 D.液泡
12.人的耳朵、眼睛、心脏都属于( )
A.组织 B.器官 C.系统 D.新细胞
13.丝瓜的花有些不结果是因为缺少花的哪个结构( )
A.雄蕊 B.雌蕊 C.萼片 D.花瓣
14.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A.消耗叶片中的水分 B. 消耗叶片中的有机物
C.消耗叶片中的叶绿素 D.消耗叶片中的无机盐
15.有些不法分子盗剥名贵植物杜仲的树皮作药材,致使树木死亡,这主要是因为树皮中的什么结构遭到了破坏 ( )
A.筛管 B.导管 C.髓 D.形成层
16.在下列植被类型中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应该是( )
A.草原 B.热带雨林 C.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17.下列生物中,必须寄生生活在活细胞体内的是( )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酵母菌
18.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 )
A.组织 B.器官 C.系统 D.个体
19.变色龙能随着周围环境而改变自己的体色,这说明( )
A.生物能改变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D.生物能影响环境
20.养鱼时在鱼缸的底部种上水草主要是为了( )
A.使鱼缸好看 B.增加鱼缸内的生物数量
C.增加鱼缸内的氧 D.增加鱼缸内的养料
二、 填填看(每空1分,共20分)
1.在植物的根尖和芽中存在的主要是 组织;叶的表皮主要由 组织构成.
2.植物的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 的、含 的和含 的无机盐.
3.生物的呼吸作用是在活细胞的 内完成的;光合作用是在 完成的.
4.根吸收水分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 ,这个区域生有大量的 .根尖生长最快的区域是 .
5.我们依据生物的生活环境的不同,可以将生物分为 和 .
6.我们吃西瓜时,会看到有许多的汁液流出,这些汁液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 ;对植物细胞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 .
7.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载体是 .
8.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由 组成的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
9.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10.生物体由小长大是因为 和 .
三、辨是非(共10分)
1.在植物体的根、茎和叶中都有导管.( )
2.病毒对人类只有害处没有益处.( )
3.一朵花的结构必须包括雄蕊和雌蕊.( )
4.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改变环境.( )
5.植物的绿色部分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
6.植物的呼吸作用只在晚上进行.( )
7.绿色开花植物的植物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 )
8.一块完整的骨属于组织.( )
9.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 )
10.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传递.( )
四、认认图(共10分)
1.(请将图中对应结构的数字填在横线上.共5分)
①玉米种子的胚是由 构成的;菜豆种子的胚是由 构成的.
②胚乳是 ;果皮和种皮是 ;种皮是 .
2.请将下图中各数字所表示的结构填在横线上.(共5分)
在叶片的结构图中,12是 ,13是 ,14是 ,15是 ,16是 .
五、说说看(5分)
1884年,原产于南美洲委内瑞拉的风眼莲(又名水葫芦)被送到了美国新奥尔良的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国的人见其花朵艳丽无比,便将其作为观赏植物带回了各自的国家,殊不知繁殖力极强的凤眼莲便从此成为各国人们大伤脑筋的有害植物.在非洲,凤眼莲遍布尼罗河;在泰国,凤眼莲布满湄南河;而美国南部沿墨而哥湾内陆河流水道,也被密密层层的凤眼莲堵得水泄不通,不仅导致船只无法通行,还导致鱼虾绝迹,河水臭气熏天;而我国的云南滇池,也曾因为水葫芦的疯狂蔓延而被专家指称患上了“生态癌症”.
阅读上述材料,请你用自己所学知识分析此材料中的现象.
六、归归类(共5分)
上图是小明在自己周围所调查到的生物,请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将它们归类.
七、做一做(共10分)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吃到蒜黄,它之所以呈现黄白色,是因为蒜黄在黑暗环境中生长的,叶片细胞中缺少叶绿素.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叶绿素形成的条件.
实验材料:蒜黄
提出问题: (1分)
做出假设: (1分)
制定计划:实验中的变量是 .(1分)
方法步骤(2分)
条件 实验结果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结论: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