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定理、谢谢-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

编辑: admin           2017-03-03         

    高一物理公式总结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 –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

    提示:

    高一物理公式总结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 –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求高一物理必修1重点公式定理分章节说谢谢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第二章 力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第四章 物体的平衡分是肯定要+的[物理科目]

    运动的描述:几个物理概念 质点(判断) 、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加速度(方向)、时间(与时刻的区别)、速度(初速度、末速度)其间的关系即运动的公式

    vt=v0+at s=v0t+1/2at^2

    力:三大性质力(重力、弹力、摩擦力)方向、大小特别是弹力有无的判断,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和判断,及其产生条件.力的合成与分解中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三个力的合力范围.力的分解即按实际效果分解会画平行四边形.

    牛顿运动定律:1、惯性

    2、力与运动的关系 F=ma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物体的平衡中掌握受力分析(重力、弹力、摩擦力三大性质力)及正交分解

    类似问题2:求高一物理必修一所有公式及定律定理[物理科目]

    加速度a=(v2-v1)/Δt F=ma

    位移x=v0t+0.5at² v²-v0²=2ax

    功W=Flcosθ

    动能Εk=0.5mv² 重力势能G=mgh

    类似问题3:高一物理(必修1)公式定律.人教版[物理科目]

    )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 –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

    类似问题4:求高一物理必修一全部的公式定律.[物理科目]

    高一物理公式

    第一章 力

    重力:G = mg

    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f = μFN 即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静摩擦力:①对一般静摩擦力的计算应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切记不要乱用

    f =μFN;②对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有公式:f = μFN (注意:这里的μ与滑动摩擦定律中的μ的区别,但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是一样的)

    力的合成与分

    力的合成与分解都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具体计算就是解三角形,并以直角三角形为主.

    直线运动

    速度公式:vt = v0 + at ①

    位移公式:s = v0t + at2 ②

    速度位移关系式:- = 2as ③

    平均速度公式:= ④

    = (v0 + vt) ⑤

    = ⑥

    位移差公式 :△s = aT2 ⑦

      公式说明:(1) 以上公式除④式之外,其它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公式⑥指的是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之值恰好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这样就在平均速度与速度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

    6.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下列规律成立:

    (1).1T秒末、2T秒末、3T秒末…nT秒末的速度之比为:1 :2 :3 :… :n.

       (2).1T秒内、2T秒内、3T秒内…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2 :22 :32 :… :n2.

       (3).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 :3 :5 :… :(2 n-1).

       (4).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 :3 :5 :… :(2 n-1).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F合= ma

       注意:(1)同一性:公式中的三个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的.

    (2)同时性:F合与a必须是同一时刻的.

    (3)瞬时性:上一公式反映的是F合与a的瞬时关系.

    (4)局限性:只成立于惯性系中,受制于宏观低速.

    2.整体法与隔离法:

    整体法不须考虑整体(系统)内的内力作用,用此法解题较为简单,用于加速度和外力的计算.隔离法要考虑内力作用,一般比较繁琐,但在求内力时必须用此法,在选哪一个物体进行隔离时有讲究,应选取受力较少的进行隔离研究.

    3.超重与失重:

       当物体在竖直方向存在加速度时,便会产生超重与失重现象.超重与失重的本质是重力的实际大小与表现出的大小不相符所致,并不是实际重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只是表现出的重力发生了变化.

    第四章 物体平衡

    1.物体平衡条件:F合 = 0

    2.处理物体平衡问题常用方法有:

    (1).在物体只受三个力时,用合成及分解的方法是比较好的.合成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合成转化成两个平衡力来处理; 分解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分解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

    (2).在物体受四个力(含四个力)以上时,就应该用正交分解的方法了.正交分解的方法就是先分解而后再合成以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的思想.

    类似问题5: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定律

    设静止时,弹簧压缩量x0,kx0=(m+M)g x0=0.15m

    刚起动时F有最小值F1 对整体.

    F1+kx0-(m+M)g=(m+M)a

    F1=(m+M)a

    t=0.2s后物盘分离 ,0.2s时压力恰为零,F有最大值F2

    F2-mg=ma

    此时弹簧压缩量设为x,对M有

    kx-Mg=Ma

    x0-x=1/2at^2

    a=6m/s^2

    F最小=(m+M)a=72N

    F最大-Mg=Ma

    F最大=M(g+a)=168N

  •   4
  • 相关文章

    物理竞赛难题 你会做么?33.如图所示为某磅秤的结构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1.氯气是一种 ___ 色,有
    ...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证明一下么 我不可能对着我的学
    坪坝是什么意思-坪坝的意思-物理学习资料
    纽扣的出现与消失1.将纽扣放入盘中2.杯子杯口朝上,
    2006复旦自主招生物理题在一深度为H的容器中充满液
    ...通过计算判断列车在“沈阳到鞍山”与“鞍山到大连
    蓝天(天空)算是风景吗如题……别喷我……-天空-物理
    ...2V,V2=-7V,V3=-1.6V,如何判断
    2011年安徽中考物理18题的第3问 答案 我觉得又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