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空
编辑: admin 2017-01-03
-
4
空手拿着锄头,步行有时骑着水牛.悠闲地从桥上走过,看着水中的倒影,好像是桥在流而不是水在流!自己翻的!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谈谈自己对这些话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 不要复制别人的 别人的未必对禅宗公案 没有那么简单[语文科目]
这是傅大士的偈.
前两句“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是直指,禅门叫做活人刀.这与临济祖师爷三玄三要里的第一句同:“看取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里头人.”
我们的主人翁——法身,无处不在,空手时,肉体就等于是锄头,有主人,才有这个作用;步行也一样啊,这里把法身喻为水牛,实际上不是这个肉体在作用,是主人的作用.
后两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是起用句,把肉体比喻为桥,主人往桥上走过,只是借住这个色壳子.水不流指的是佛性不会有变化,从来没有动过,无来无去,如如不动,如来.
其实这样的解释,没有任何意义,佛法说理事不二,真的是这样,若没有亲身经历过,这样解释了,你仍然疑根不断.只有自己勤恳的修行,忽然磕着碰着,刹那明白了,这些公案,简单得很,怎么不简单,禅宗公案是最简单的.只是你自己视而不见.禅宗叫:锯解秤砣,里外都一样,解来解去就那么点东西,你自己信不过而已.
类似问题2:明代诗人曾写下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后一句所选的参照物是[ ]a水b桥c人d地面请详细些[物理科目]
应该是A把
以水为参照物,人与水速度相同,他们相对静止,而水若是静止的,那么桥就是运动的.(这里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不太确定啊!
类似问题3:问一首诗,“ 空手扛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这是什麽意思[语文科目]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我认为,我们在理解以上几句话,首先要找好角度,如果我们找不正位置的话,那么理解这样几句话,肯定越想越如一团雾水.
佛菩萨早已走出法界,如果我们把的意境放在法的角度去解释,那么肯定觉的菩萨讲的意境,深不可测.
空手把锄头,空手骑水牛.
此句变相的讲,空手是一种空,把锄头则是一种色,空手把锄头,则是空色相生显的亲切:步行是自然,骑水牛则是真实,步行骑水牛,则是自然真实.
也许有人问,步行 骑水牛,此句是否有点多此一举?我认为不是,因步行骑水牛的前提空手把锄头,反过来讲,我们空手把着锄头,只有在步行的时候,才能骑水牛,如果不是在步行的时候,他可能拿锄在干活,或者说有别的、、、、
从空手把锄头中,步行骑着水牛的句子中感受到江南美-----黄昏后,一双手拿着锄头,在步行的回家路上,骑着水牛,享受生活真实与大自然的美.
人在桥上走,桥流人不流.
这两句话,我简单的说几句,人在桥上走的时候,菩萨看到的人不在动与水不在动,而是桥在动,或者说菩萨在桥上走的时候,菩萨感受到桥在动,而不是自己在走,也不是水在流,这表明了菩萨忘我的境界,举一个列子,我们在桥上走时,有两个结果,一是我们在动,水在流,而桥不动,别一种则是我们不在动,水也不在流,则是桥在动.
类似问题4: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的表面和深层含义?[语文科目]
笔墨禅意 读傅大士偈“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
南朝的傅大士,有一首开悟后的偈子,是这样写的: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现代的人喜欢参禅,但参禅的目的在于明自性.五祖跟六祖讲:“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若人不能彻悟见性,尚无安身立命之处,在八识田中颠沛流离、失魂落魄;纵然是熏习佛法,也只是徒增法尘影事而已,何关乎吾人之本原自性哉!是故参禅当参自性禅,时时刻刻、在在处处返观自性;果真看清了自己的本来面目,然后便可“宴坐水月道场,修习空花佛事”,是所谓“悟后起修”云云.行人至此,即能随心自在地横解竖说三藏十二部佛法,总也不离这个(自性),观诸前人之公案如见掌中之庵摩罗果是也.
现在,我们不防“旋见循元”、“旋法归无”(《楞严经》语),来解一解傅大士的那首偈子,看看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
空手把锄头 这个“空”是说自性本空,如明镜(自性之体)映现万法幻像(相由心生),以自性本空之妙相幻手而得把握锄头,意即空中生妙有、自性生妙手是也.此空不是顽空之空,亦不是二乘沉空滞寂之偏空;而是喻指自性无染之空性,能与梦幻泡影之万法融为一体、而又不著不染之自性空也.所谓“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并不是指性空与缘起有所区别相对待,而是“缘起本即性空、性空本即缘起”也.然而,见性之人毕竟不为名相所缠,只是远离外道、凡夫与二乘之空,从而住心于“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之如如不动地.观诸法之空相,而又不起色空分别之见,只是等同于水中月、虚空花而作如是观罢了.是故“空手把锄头”这一句,实在是把自性无染而即空幻妙影之体相说得妙极了.《心经》云:“是诸法空相”,空相之自性即由“手把锄头”而示现于众生之眼前,只是众生迷而不见,而悟者得见.紧接着,《心经》又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挑明了说,所谓空幻不实之“诸法空相”化现的那些假像,尽管幻生幻灭,而吾人之本原自性却是从来也不曾有所动摇、生灭、增减,亦无染、净之说,既不著染,亦不著净,“不垢不净”.故而《心经》又云:“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如此一路“无”下去;乃是离一切相,扫一切法,是最为干脆、利落的祖师禅之作风.《楞伽经》云:“离心、意、意识,是菩萨渐次转身,得如来身!”《心经》云:“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楞严经》云:“销我亿劫颠倒想”、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如此诸多反复强调,诚乃直指人心而见自性之快捷妙语也.众生之所以认空幻之三有而弄假成“真”、拼命执著、死死地抓住不放,从而在生死苦海中头出头没地长劫流浪、飘泊、轮回,永无了期,坏就坏在这个“识”上.此《楞严经》所谓“生因色有”是也.而《楞严经》又云:“灭从色除!”又说:“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这个诸佛,即是指佛的法身,也就是我们人人本具的自性佛).《金刚经》还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如来者,如来如去,好像是来了,又好像是去了,这全是众生迷而不悟的错觉,其实,佛之法身(即众生之自性)本是尽虚空、遍法界、实相无相而又如如不动的.因此,我们在理解“空手把锄头”这句话时,一定要从“自性无性”《大日经》语和实相无相之处下手;倘若不悟,尽是在虚无缥渺的名相上缠来绕去的,那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了知傅大士之所说的个中之真意的.
步行骑水牛 明白了上一句,这一句就好懂了.水牛是指自性;步行是指顿开心眼、得见自性的人,不离自性而于自性起空幻之行也.自性如金刚之常住不坏,然而又如水之湿性周润法界;故而以心水、金水、大铁牛、水牛来比喻金刚自性.如密宗以水之五德譬喻金刚界之五智,《秘藏记》曰 :“ 以水譬五智者:水性清净,一切色相显现,譬平等性智.水中一切色相差别,显现明了,譬妙观察智.一切情、非情之类,依水而润长,譬成所作智.其水无所不适,譬法界体性智.”心水之喻自性,如《华严经》(八十)云:“如来智月出世间,亦是方便示增减;菩萨心水现其影,声闻星宿无光色!”《大日经》(三)亦云:“心水湛盈满,洁白犹雪乳.”金水之喻自性,则如《三味耶戒序》中所云“观心佛于金水”也.铁牛之喻自性,见之于《碧岩录》第五十八则,云:“祖师心印,状似铁牛之机.”《五灯会元》之“药山章”亦曰:“某甲在石头,如蚊子上铁牛.”而水牛之喻自性,密宗之“降焰魔尊”乃以水牛为座也,《大神验念诵法》云其“乘青水牛”,《仁王经仪轨》(上)云其“坐水牛上”,《大日经疏 》(六)云其“水牛为座”.而禅宗则是“活学活用”水牛而不失其风趣也.有一次,赵州和尚问他的师父南泉说:“悟了的人应该到哪里去呢?”南 Ω嫠咚 担骸霸冈偕 保 鲆煌犯 痔锏氐乃 襞# 傩展ぷ鳌!?见日本秋月龙珉《禅海珍言》)这正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不离家舍而大作梦中之佛事也,亦是于平常中见其道心.傅大士说“步行骑水牛”,诚乃脚踏自性之无垢大地而度众生之“老婆心切”矣,着实不愧为悟而不迷的一代禅门之大铁牛是也.
鲁迅诗云“俯首甘为孺子牛”,何如傅大士之潇洒自在哉?!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好了,明白以上两句之所云,那么,这两句就会不解而自明了.水喻自性,而自性如如不动,如此,则喻水之金刚自性当然也就不会流而动了.倒是那于自性之“水”中映现的桥之幻像反而等同于虚空花,幻生幻灭,毫无实性;是故桥流而水不流也.人从桥上过,喻指“悟了底人”生起如幻三昧而济度群迷,观身如幻,观人如幻,观桥如幻,观一切行相与万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诚所谓《金刚经》中所说的“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是也.
由此可知,诸佛菩萨度众生之心切,总是以种种方便法门不失时宜地接引众生,令众生能够顿入自性之法身地.而傅大士这首偈子,实在是字字句句都是直指人心而令人得到解脱的,并无一丝一毫的拖泥带水之处.令人遗憾的是,总是有人偏偏喜欢钻牛角尖,总是不肯老老实实地“反闻闻自性”,向自己的自性中去求证佛法.佛说人人皆有一颗摩尼宝珠
类似问题5: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的表面和深层含义?[物理科目]
表面:唯心主义
深层: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同